苏东坡传
荐语
你将获得
作者简介
精彩选段
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苏东坡传》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读书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今天我们要讲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为什么要讲苏东坡呢?中国人有人不太了解苏东坡,但是没有人不喜欢苏东坡。比如说我们夏天吃荔枝,就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我们一到西湖我们就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到庐山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便是遇到最不会念诗的人,你问他苏东坡有什么影响?东坡肉还是不错。
所以,所有的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苏东坡文化的影响。而且大家说起苏东坡的时候,没有人感受到沉重,没有人感受到特别痛苦,都是面带着微笑去体会他带给我们的那种快乐和欣喜。
林语堂先生说,他为什么要写苏东坡 ,没有别的目的,就是为了娱乐。他去美国带了好几箱子的书,全是关于苏东坡的史料,因为他觉得写《苏东坡传》,简直是一种享受。这是一个美好的生活,不是一个学术的活动。
【苏东坡的生平】
苏东坡生于1036年,那个时候是宋仁宗景祐三年,他经历了几朝皇帝,林语堂先生有一个简单的概括,宋仁宗叫作宋朝最好的皇帝,这个人励精图治,能力也很强,明君。接下来,宋神宗是一个心地善良,野心勃勃的年轻皇帝。在宋神宗的时候,就是王安石变法的那个时期。王安石在宋仁宗手里边不被重用,宋仁宗不喜欢王安石,但是王安石说动了宋神宗一起进行了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实际上是整个北宋国运的一个转折。
接下来到宋哲宗,林语堂先生的原话叫“18岁的呆子”。这时候是这个章惇他们当道,后来苏东坡他们这些人都被打击了,你知道在苏东坡刚刚去当官的时候,就是宋仁宗的那个年代,群星璀璨。
那个时候政坛上活跃的都是什么人呢?范仲淹、司马光、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都是那个时期的人。
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苏东坡去世,享年65岁。
【《水调歌头》的创作背景】
他写了很多批评当时时政的这些诗,因为他当时这个人就这个习惯,他不写诗不舒服,遇到什么东西——他跟他的弟弟讲好像嘴里边有了一个脏东西,有个苍蝇蹦到嘴里,不吐不快。你必须得把它写出来,才能够让自己的心里平衡。
后来,苏东坡被调到山东密州的时候,在那儿写下了《水调歌头》,就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是在山东密州写的。其实那个时候他的弟弟跟他离得也不远,也在山东做官。没多久,他又调到徐州,做徐州太守。如果去过徐州的话,你会知道徐州有一个黄楼,这个黄楼就是苏东坡修的。
【“东坡居士”的来源】
宋朝虽然很少对文人判死刑,但是当时的那个敌人已经下了杀心了,最后判下来是什么呢?皇帝高高地举起了棒子轻轻地落下来,在11月29号判说贬到黄州。我一说黄州,很多人就会觉得很开心,因为这时候苏东坡才会诞生,他之前都不叫苏东坡,他之前叫苏轼 ,到了黄州他才叫苏东坡的。
黄州就是我们今天的黄冈,出高考状元的地,任团练副使。团练副使就是你不能签字,你没有签字权,但是你也是个当官的。你不能出黄州地界,这是给他的一个小小的要求。
苏东坡到了黄州,成为了东坡居士。他有一块地,那个地方叫东坡,东坡居士。他真的成了一个农民,每天开荒种地,没什么钱。没钱怎么办?苏东坡把他一个月所能够花的所有的钱,分成30份,每份150个钱。150个钱也没多少,就刚好够今天吃饭,大概拿绳子一穿,吊在房梁上,就是房梁上吊30天的钱。每天出门拿个杆子取一串,他说,如果不这样做,迟早花光了,一定是每天就150个钱。他就这么出去过日子,特别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