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本文约需8分钟
以下为《万历十五年》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雷颐。
《万历十五年》是美籍华人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大作,1979年由美国的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1982年就由中华书局出了中文版,才三年时间就引进了,当时是很快的速度了。
从1982年到现在差不多四十年了,四十年来中国社会飞速变化,信息量暴增,获取知识的手段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然而这本书却不断再版,读者是一茬又一茬,依然非常多,这恐怕是当时的作者、译者、出版社都没有想到的事。这本书能够这样,一定有它的过人之处,一定有它的奥秘。
黄仁宇先生在这本书的自序,也就是他自己说,这本书所研究的、所表述的,不妨称为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其中谈到的、研究的主要人物有万历皇帝、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著名的清官海瑞、著名的将领戚继光,还有著名的思想家李贽。而这些人他们或者身败或者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这本书里还提到了不少的人物,比如说冯宝、高拱、张京、郑贵妃,包括福王常洵,还有很多很多,这些人物也统统没有好的结果。这种情形完全不是个人的原因可以解释的,而是因为当时的制度已经到了山穷水尽。
这本书更精彩的地方,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以小见大,从平常中见到不平常,套用俗话一句,从现象中看到了本质。历史研究从来就有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分别,按说两者不应该互相对立,应该是相辅相成,或者说相反相成也可以。但在实际研究中,宏观的研究往往大而无当,甚至成为无本之木,没有根基,而微观研究往往是坐井观天,只注意细枝末节,流于琐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结果这两种研究方法就被对立起来了。而这本书确实是以小见大的一种典范。
在《万历十五年》中,黄仁宇先生摄取了这个明代王朝中看似无关紧要的一年——万历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587年。以这个年份为切入点,他勾勒分析出这些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剖析了晚明帝国衰落的原因。
再进一步说,黄仁宇先生由此推及了中国整个的社会文化传统、政治传统和制度传统,同时又把中国与世界的情况进行了比较,这样他就从单一的一个小视角变为一种国际的大视角,所谓的“大历史”,也就是一种带有国际性的历史观。
那么为什么他要选择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再强调一下是公元1587年:24岁的万历皇帝登基的第十五个年头;元辅张居正逝世的五周年;首辅申时行上任的第四年;南京督察院右都御使海瑞已经罢官在家;一代名将戚继光离世的前一年。这一年看了好像没有什么重大的事件发生,更没有什么动荡,因为这个平凡的年代、平常的年代,历来不被历史学家所重视。
但黄仁宇却认为这一年实际上可能是明朝发展到尽头,而步向灭亡那一年,标志性事件是从这一年开始的。标志性的事件就是万历皇帝从这一年开始不上朝了,而且连续20多年不上朝,一直延续到万历四十八年驾崩,也就是他去世。
一个皇帝20多年不上朝,为什么?不仅说来话长,而且意义重大。
一、明朝内阁权力的部分演变过程
我们知道明朝的时候,中国传统皇权专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朱元璋建立明朝,为了集权他把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的宰相制度给废了,从来没有没有宰相的朝代。他为了集权,因为他觉得宰相可能分权,那么废了宰相,一切大权都归皇帝独裁。这是明朝政治的关键点,也是明朝以后清朝政治的关键点,掌握这一点非常重要。
本来秦始皇创立的,由宰相统领各部官员的这种中央集权制,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君主和宰相的分工十分明确,国务处理的权力有所分离,对具体的事情也有所牵制和调节。但是朱元璋怕宰相的权力大,所以他废了宰相,但事实上由皇帝兼宰相了,把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和监察大权,统统收归皇帝一个人,那么皇帝就不能不日理万机。
然而公文总要有人起草,那么明成祖朱棣就设立了一个内阁。他设立内阁只是一个秘书班子,并没有实权,不是一级行政机构,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传统职能的六部),并没有统属关系。由于内阁设在宫廷之内,所以称为内阁。
明代的内阁最开始只是翰林院的别称,进入内阁的绝大多数都是翰林,没有多少实权。主持阁务的就是首辅,阁臣不是史官就是文士。首辅与历史上的行政长官和宰相不同,只是一种首席文人,只是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文稿,用今天话说就是皇帝的“笔杆子”。从道理上说这点权力是非常有限的,不能独立行使权力,还要秉笔太监在内阁写好的文件上用朱笔“批红”,有了朱批才能交付文书房抄写、传递、生效。
但是当皇帝的个人素质出现波动时,以内阁为代表的文官官僚的权力,也就一点一点地逐渐变大了。如果皇帝昏庸无能、不理朝政,那么大权自然就会落在首辅的手中。首辅本来就是一个“笔杆子”,结果现在权力巨大,首辅就会成为事实上的宰相。虽然你没有宰相这个名称,没有这个制度,他事实上就是宰相了。
可以说等到嘉靖皇帝的时候,他本来是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后来痴迷于道教,越迷越深,他就长期不上朝了。他沉迷于道教的进修,不想受到政务的打扰,必然要找其他人代他来行使权力,内阁自然而然地就成为最好的一个选择了。这样从嘉靖皇帝开始,内阁的权力就空前强大。
到隆庆皇帝,也就继嘉靖皇帝之后,隆庆皇帝开始也是有所作为,后来他沉迷于春药,那么内阁的权力继续扩大。
那这样经过这两个皇帝,本来没有实权的内阁,在张居正时代就大权在握,以至于张居正死后被清算的时候,内阁仍有非常大的权力。
二、大权在握的张居正
01 两代帝王之师
讲到张居正,就不能不从张居正与万历皇帝的关系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