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传
荐语
你将获得
作者简介
精彩选段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崇祯传》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讲书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皇帝是历史的奴隶。”我们今天就来了解这么一位不太自由的皇帝,他就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这本书的作者是我非常喜欢的明史专家樊树志先生。樊树志先生是复旦大学历史系的教授。
读《崇祯传》让人感慨万千。你会觉得崇祯明明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并不昏庸,而且能力很强。在明朝的历史上,崇祯绝对不是一个糟糕的皇帝,因为明朝很多皇帝根本就不上朝,二十年不上朝的都有,而他每天都在努力地工作。崇祯特别励精图治,想要做一番大事,反而使得明朝最后走上了灭亡的道路,这究竟是为什么?到底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我们通过解读这么厚的一本书,来慢慢探索答案。
崇祯皇帝说过一句最有名话:“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这句话也得到了很多历史学家的认同。很多历史家认为明朝的衰败不是始自崇祯,而是始自万历。万历那个时候才是明朝的转折点,而崇祯如果生在万历年间,说不定是一个好皇帝。
万历和崇祯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万历和崇祯之间还隔着两代皇帝。崇祯的名字叫朱由检,是泰昌帝朱常洛的第五个儿子。泰昌帝接了万历皇帝的位,但是继位不到一个月就驾崩了。朱常洛的驾崩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野史相传是万历皇帝的郑贵妃在搞鬼,所以他寿命很短。
朱常洛把位子传给了他的儿子朱由校(即天启帝)。朱由校是崇祯的长兄,他没有孩子,他是一个木工高手,整天在后宫做各种木工的研究。他不是简单地打造家具,而是造出来一些有机关、有机巧的东西,很多太监、宫女围着一块儿拍手叫好,是一个发明的爱好者。
朱由校最常说的话就是“朕与厂臣”,“厂臣”指的是谁?咱们看那个武打片经常说“厂公”,下边的人叫此人“厂公”,上面的人叫此人“厂臣”,指的就是东厂太监魏忠贤。朱由校等于把掌管整个天下的权力赋予了魏忠贤,而自己基本上不问政事。
魏忠贤和朱由校的乳母客氏(这个客氏的名字叫客巴巴),这两个人一内一外,互相勾结,到什么程度呢?朱由校没有一个孩子成年,所有的孩子都早早地夭折了,甚至有的孩子刚怀上,就被他们害死了。所以朱由校没有一个孩子,到最后只能传位给自己的弟弟,崇祯就是朱由校唯一的弟弟。
朱由校在别的事情上很糊涂,但是唯一一件事做得很对,就是他始终对自己的弟弟特别好。他经常把朱由检(那时候崇祯还叫朱由检)拉在身边,还曾经讲过一句话叫作:“吾弟当为尧舜。”最后,天启帝在驾崩之前把皇位传给了朱由检,朱由检于1627年继位。
在崇祯继位的时候,魏忠贤其实是动过叛乱的念头,他曾经设想过,还和客巴巴商量:我们谎称皇宫内有一位皇妃怀孕了,或者我们从宫外偷一个孩子进宫,就说这是天启帝的骨肉。这样的话,魏忠贤就可以继续听政。
但张皇后是坚决反对的,她执意要把皇位传给朱由检。魏忠贤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去联系自己的走狗兵部尚书崔呈秀,说咱们能不能现在就起兵,直接造反,把皇权夺下来。崔呈秀有点紧张,当时说:“恐外有义兵。”意思是我们在宫内做了这样的事,如果外头有兵来勤王,如果打起仗来,这个可能不好应付。所以魏忠贤只好无奈地接受了崇祯皇帝上位。关于这段故事,大家可以看一个电影——《绣春刀2》,讲的就是这一段交班的事。
你知道崇祯皇帝进宫的时候多紧张吗?张皇后作为崇祯皇帝的嫂子,跟他交代了一句话:“勿食宫中饮食。”张皇后告诫他进宫当皇帝,宫里的水不能喝,饭不能吃,所以崇祯帝是自己带着干粮进的皇宫。第一天晚上,崇祯皇帝一个人坐那儿不睡觉,旁边有侍卫,然后他把那侍卫叫过来说,来来来,把你那剑给我看看。然后侍卫把剑拔出来给崇祯皇帝看。他借口把玩这把剑,就没还给侍卫,等于崇祯皇帝自己拿着剑坐了一宿。这是他第一天晚上进宫的状况。
他刚一进宫,魏忠贤就给他送进了四个美女,而且那些美女的衣带头上都会有一颗香丸,那是一颗迷魂香。当朱由检看到了这些女子身上所带的迷魂香的时候,眼泪都下来了,感慨地说了一句:“皇考皇兄皆为此误!”意思就是我的爸爸短命,我的哥哥短命,都是被这件事害的。
就是魏忠贤把皇帝的夜间生活安排得过于丰富,用这样的方法掏空了皇帝的身体,还长期地给皇帝吃大黄,等于是慢性的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