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友您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徐俐。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叫《杨绛传》。《杨绛传》目前市面上有多个版本,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本,是罗银胜写的。根据罗银胜自己的表达,他说他这本《杨绛传》,是杨绛先生生前唯一过目过的。
有人提醒我说,你在讲杨绛之前,最好还是要跟大家介绍一下,杨绛到底是谁。我说还有这个必要吗,难道现在还有人不知道杨绛了吗?因为确实在互联网上,特别是一些短视频平台,我发现只要有人去表达、去转发、去呈现杨绛先生的文字,那一定就会得到网友热烈地点赞、收藏、转发,而且这个数据量是相当惊人的。这个现象本身说明什么呢?说明大家熟悉杨绛、热爱杨绛、推崇杨绛,不仅推崇她漂亮的文字,更推崇她这个文字所承载的,那些非常难得的人生智慧。
杨绛先生是一个斜杠才女,她是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翻译家,还有文艺评论家。这样一位女性,她在退休以前,她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同时她还有一位作为大学问家的一位先生——钱锺书。
那么钱锺书先生嘴里的杨绛,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她的先生用了八个字,是这样说的,他说杨绛是“最才的女,最贤的妻”。这是我到目前为止,我听到的对于女性,还有包括对妻子的最高评价之一。
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八个字其实彼此之间是不相兼容的。怎么说呢?“最才的女,最贤的妻”,如果说才女,通常我们印象中的才女是,比较有个性,注重个人才华的呈现,注重个人生命的一种表达。而“最贤的妻”,既然是贤妻,贤妻有一个最基本的性格特质,就是付出型人格,她要付出自己去成全他人,所以在一个最才的女,注重个人表达,和一个最贤的妻,注重个人付出,这两个完全不相兼容的层面上,兼容到一个人身上的概率,是相当少的,但是杨绛就是这样一个人。
杨绛给人的印象是什么呢?我们通常会想到这样一些词,比如说她是端庄的、柔美的、沉静的、内敛的、隽秀的等等,因为她是江南女子,所以人们大多会想到这样一些,非常柔性的表述。但是当我在书中,看到了另外一个情节之后,我的印象完全为之而改变。
书中提到了一个情节,这个情节就是在20世纪30年代,也就是日本占领上海期间,当时杨绛先生和钱锺书一块儿,从欧洲留学回到上海,在法租界里住了下来,和钱家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当时她为了谋生,去一个小学要代课,她去这个学校,是要坐公交车过去,当时日本人对公交车,是要随时停车检查的,而日本人来到车上,全体的中国乘客必须立刻起立。
有一天,日本人上车了,杨绛当时起身稍微晚了那么一丁点,日本人直接走过来,用手指抵住她的下巴颏。您想一下,一个男人,尤其是一个侵略者,用手指对一个女性的下巴,往上顶一下,这个动作是极具侮辱和挑衅性的。当时杨绛先生非常愤怒,脱口而出,“岂有此理!”当时全车安静,大家都吓坏了,一个手无寸铁的弱女子,面对的是荷枪实弹的侵略者。大家也都知道,挑衅日本人,她的后果是什么,所以当时全车非常安静。显然杨绛的反应,也出乎这个日本兵的意料之外,他当时也震住了,他就这么直直地盯着杨绛,杨绛的目光毫不回避地直视前方,就这么双方对峙,最后日本兵转身,下车走了。这时候全车的中国人,才松了一口气。
我当时读到这个情节的时候,我立刻想到了另外的词,刚强、风骨、士可杀不可辱。而这样的一个刚性词汇,风骨的、刚强的、不可辱的,和之前我们说到的,端庄的、沉静的、秀美的、内敛的,柔性词汇组合在一起,这又是两组完全不相兼容的词汇,但是又如此相容地组合在了一个人身上。这就是杨绛。
那么这样一个杨绛,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