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书
设计的修养

设计的修养

主讲人:殷智贤
4.7
2021.08.01上新

荐语

在生活中,你是否发现,有的产品实用、好用又耐用,大大提高了生活品质?你是否也发现有些设计看似简单,却非常受业内人士推崇?你是否也有时和懂设计的朋友聊起某个设计作品,才发现设计师的好多心血自己竟然完全没发现?设计师在设计时都有哪些考量?如何“品”出设计师想要传递的核心思想和精神气质?如何准确深入地把握设计的精华?在选择产品的时候又该注意些什么?……《设计的修养》会给你答案。这本访谈录围绕12位享誉国际、聚焦不同领域的中国设计师,介绍了他们的设计理念,阐明了“好设计”究竟“好”在哪里,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选择更符合自身和社会利益的设计作品。

你将获得

设计师在设计时都在想什么?
如何挑选可以长久使用的家具?
打造个人形象时,怎样避免成为“时尚受害者”?
建筑设计如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标准?

主讲人

殷智贤
原《时尚家居》主编

精彩选段

有的时候我们可能把套路误认为标准,尤其它奏效了之后,我们会认为这个就叫标准。但其实可能只是套路。
..........
评判一个设计的好坏,要将其放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中审视。设计的使用不是瞬间的事。
..........
孙甘露说过一句话:作品有其自身命运。所以作为一个设计师,我们必须放下这包袱。
..........
审美标准的平等,就意味着以雅为巅,以俗为基,给雅与俗不同的、适合它们的位置。俗与雅都有其合理性。
..........
“形”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是会变的,“形”中蕴含的“意境”才是我们要沿袭的。
..........
注:上述页码为句子在实体书中所在的页码。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4个环节共耗时360个小时的精心打磨
马遥
策划、责编
杨文文
初审
崔慧新
复审
王琳媛
设计指导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思维导图

读完本文约需6分钟

 

以下为《设计的修养》音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3. 个人形象篇

 

这本书的第三篇是个人形象篇,也是这本书最后一个部分。在这之前,我们解决了设计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也解决了设计和公共生活之间的关系,而我们始终要面对的是设计和我们自身的关系。选择一个好的设计,其实也是人完成自我的一种努力。

 

在这个部分,我会和受访的设计师们探讨什么是支持人完成自我的设计。我采访了梁子老师、上官喆老师、刘斐老师和滕菲老师,梁子老师和上官喆老师都是时装设计师,刘斐老师是珠宝设计师,滕菲老师是首饰设计师。

 

梁子:穿衣方式背后是文化在用功

 

在梁子老师的认识里,所有的个人形象背后,其实都是有文化在用功的。你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态度和文化认知,你就会给自己塑造成什么样的形象。她想做的时装设计,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别人有一个美丽的外观,她更希望让人借由穿衣方式来呈现时装背后的文化。

 

我们来看一下梁子用莨绸设计的时装。莨绸也叫香云纱,这个面料非常独特,它在夏天是不沾皮肤的,非常凉爽。大部分颜色是莨绸本身的颜色,可能能染成黑色,但染成浅色的难度非常高。所以,怎么样发挥莨绸面料的优势,又避免它的劣势,是梁子老师一直在设计中探索的问题。

 

(图片来源于《设计的修养》)

 

图中的裙子是梁子老师在2012年金顶奖设计师联合秀演出中的一件作品,就是用莨绸制作的。这条裙子采用了水墨晕染的图案,当穿着裙子的女模特展开双臂的时候,我们其实看到的是一幅水墨画,很有东方韵味。同时,整个裙子的造型简洁时尚,很符合现代人的穿着需要和现代人的气质。

 

因为我们都是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像水墨画这种图案出现在人们的时装中,能不能和环境很好地融合,能不能使衣服很好地支撑人完成对个人形象的塑造,就是我们来评价这件设计作品好与不好的很重要的一个标准。

 

莨绸可以说是中国非常经典的一种高档面料。现在,制作莨绸的工艺被纳入了非遗。梁子对这种面料的痴迷,二十多年坚持用这种面料做当代设计的探索,很能体现她对于中国文化和传统的一种尊敬。

 

梁子的努力使莨绸至今还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在一部分人群里面,莨绸很受青睐。传统能够存活下来不是靠保护,而是靠它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但是,如果没有好的设计挖掘这些工艺和材料的潜力,它们可能就会随着古老服饰的退出,消失在我们的视野。

 

上官喆:未来的时装是一种个人观念的表达

 

对上官喆来说,设计承载的身份识别不是以国家或者民族为界,而是以价值观为界。在他的认识里,时装是一种个人观念的表达。

 

喜欢时装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他的名字。作为一位深具时尚感,并且获得国际时装界认可的中国本土设计师,上官喆一直有一种先锋的姿态。在和上官喆的沟通中,我看到了年轻一代设计师的锐气。他们没有任何历史包袱,没有想要做很中国的设计,他们也不害怕自己的设计不中国,他们只是在做自己想做的设计。像所有欧美的时装设计师一样,他关注的是我们这一代人,更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图片中的这件时装是上官喆向已逝的美国艺术家塞Ÿ托姆布雷致敬的作品。从线条上来讲,上官喆认为,一件时装要有独立于人的身体的结构,而不是纯粹为了衬托人的身体线条。这和传统男装设计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男装会更多地考量剪裁是否能更好地修饰身材,比如是不是让人看起来更苗条,是不是让肩膀看起来更强壮,等等。从色彩上来讲,上官喆很喜欢使用明度比较高的颜色,比如说荧光色,这让他的作品看起来非常现代,也让穿着他的作品的人看起来非常自信。

 

SANKUANZ春夏系列

(图片来源于《设计的修养》)

 

当我采访上官喆的时候,他说,他不是特别在意是不是一定要显示他的中国身份。他关心的是在被称为“全球化”的趋势里,西方已经有他们的位置了,而东方并没有同等的地位。

 

很长一段时间,东方人是一种谦卑的姿态,甚至是自卑的心理,去服从和追随西方确立的标准。这个时候,东方人找不到自我,或者无法确立自我。那么,我们该用什么来确立自我?用符号,就是非要标识“你看这就是中国的”,他认为是没有力量的。

 

他认为真正有力量的是观念上的表达。他也认为,这是未来时装的一个趋势——最终谁的观念更符合人类共同利益,谁的表达更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谁就会成为主流。这其实并不是说要去和人竞争,而是说,这就是我们价值打造的意义所在。

 

作为消费者,我们在为自己打造个人形象的时候,要知道我们选择的是时装还是服装。时装除了拥有服装的属性外,它背后的观念是很重要的,也是时装设计的价值。如果完全不了解时装背后的理念,那就是把一件时装穿成了一件衣服,而设计师也只起到了裁缝的作用,这是很可惜的。

 

刘斐:先了解自己,再选择设计

 

刘斐老师是做高端珠宝设计的,他是一位在国内外得了很多大奖的年轻的珠宝设计师。刘斐老师强调,选择一个好设计的过程,也是找到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过程,过与不及都是因为没有了解好自己。

 

“泉”

(图片来源于《设计的修养》)

 

现在我们来看看刘斐老师的珠宝作品“泉”。我们看到中间有一个圆环状的翡翠,质地通透,像一汪泉水。一串珍珠如泉水般涌出这个翡翠圆环,旁边的钻石水花,好像是泉水碰到岩石溅起的。整个项链非常优美、灵动,呈现出诗意、唯美的东方意境。

 

在刘斐的理解中,珠宝的具象的“形”,其实只是帮助受众理解设计的审美。而一个真正有深度的珠宝设计师,他要知道给佩戴者打造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这才是最重要的。

 

刘斐老师说,宝石是死的,而设计可以赋予它生命,让它成为生机勃勃的珠宝。在设计这件作品的时候,刘斐老师就在想,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很多美好的情感,但是碍于种种原因不能表达。他希望他的设计作品,能让人们优美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作为消费者,我们该如何选择一个好的珠宝设计呢?刘斐老师给了我们一些具体建议。他说,选对珠宝,需要一个人先了解自己,认出自己内在丰富的需求。在佩戴珠宝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让珠宝和自己保持协调。刘斐老师也鼓励我们多尝试,更多地发现新的自我。

 

滕菲:设计要帮助人抒发内在情感

 

滕菲老师推崇用设计来传递人们的情感,捕捉人内在的诉求。她认为选择首饰,本质上是为了配人,为了让人表达自己的内心。

 

“寸 光阴系列”之“过程”

(图片来源于《设计的修养》)

 

滕菲老师是中央美院首饰专业的创建人,她的很多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和私人藏家收藏,她的“梅”系列作品作为国礼被赠给巴西、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总统及夫人。

 

接下来我们要分享的是她设计的一款项链。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解读文稿
喜欢这本书的人也在听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17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

如何用设计思维,创造充实且快乐的人生
播放量123.25万
格调400001513

格调

衣食住行,手把手教你提升生活品味
播放量85.60万
演员自我修养400017573

演员自我修养

《喜剧之王》中周星驰坦诚致敬的巨著
播放量42.42万
美学是什么2

美学是什么

给你一双美学透视眼,带你变身鉴美达人!
播放量100.35万
销售巨人400057239

销售巨人

颠覆传统销售的4个黄金问话法则
播放量62.58万
选择帆书的理由
关于帆书
帆书是一个提供书籍精华解读的平台。
优势
实力
10年讲书历史,6500万书友信赖
省时
45分钟听懂一本好书
专业
各领域权威人士担任讲书人
丰富
超800本好书,覆盖心灵成长、亲子家庭、人文历史、职场生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