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本文约需6分钟
以下为《梁思成与林徽因》(上)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各位书友,大家好。这里是非凡精读馆,我是夏磊,非常高兴在非凡精读馆再次跟大家相遇,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这本书,是《梁思成与林徽因》。
我相信对于很多的书友来说,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事都耳熟能详了,他们是民国时期的一对学者伉俪。因为这本书,是梁思成的女儿梁再冰女士口述历史的一本书,所以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就是“我的父亲母亲”。
我和这一本梁再冰所口述的《梁思成与林徽因》,已经待了一个月的时间了,到此时此刻,真的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因为这本书是一段民国往事,通过梁再冰的口述,我们能够真正地走近这一对学者伉俪,他们被称作“梁林”。当然,我们也能够从这些丰富的史料,从家书当中,从一个女儿的转述当中,更深切地感受到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身上的那种寒士之风,和他们的赤诚人生。
让我们开卷吧。
一、家世背景:名门之后
要说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事,我们就不能不提两个人的家世背景和家学传承。他们都是名门之后,而且不是一般的名门,他们都有着一位不同凡响的父亲。
01 梁思成:梁启超长子
梁思成是梁启超的长子,而林徽因是林长民的长女,这两位梁先生和林先生,在中国的近代史上也是响当当的人物。梁启超是中国的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他最出名的就是戊戌变法,他是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可以这么说,梁启超是清末民初中国首批开眼看世界的学者之一。
但是当时政治风云变幻,晚年的梁启超也远离了政治的核心圈,住在天津饮冰室,把自己称作是饮冰室主人。梁思成的女儿梁再冰出生的时候,梁启超先生刚刚去世,就是为了纪念自己的父亲,梁启超梁任公是饮冰室主人,所以梁思成先生就把自己的女儿取名为再冰。
梁启超不光是一位在公共言论界可以说是呼风唤雨、一言九鼎的启蒙思想家,在自己的家庭里,他还是一位言传身教的慈父。
梁家每晚六点半的饭桌上,都保留着一个传统,就是梁家的“夜校食堂”。当时很多孩子围坐在饭桌前,当然有梁思成了,会听梁启超先生天南地北、古今中外地聊天,跟孩子们倾谈,这就是一种家学的传承。
根据梁再冰女士的口述,在1920年到1923年这三年的时间里头,每年爹爹梁思成暑假的时候,梁启超都会在家里头开办家庭国学讲堂,由他来亲自讲授国学源流、儒家经典,亲自为梁家的孩子们解读《孟子》《墨子》。我想,梁思成有这样的父亲,应该是非常幸运的。而梁启超先生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为梁家的年轻一代注入文化的新的元气。
而梁思成也真的是深受父亲的影响,特别是在传统文化的底蕴,以及“梁启超方法论”上,可以说是影响了梁思成成长的每一个转折点。待会儿我们通过梁启超梁任公给梁思成和林徽因写的家书当中,可以深切地体会到这位父亲的言传身教。
我们再说说梁思成。梁思成深受家学的影响,因为父亲参与了戊戌变法,他在年幼的时候随着爸爸,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是在日本过着流亡生活的。当时梁启超先生住在一个日侨的家里头,这个地方叫双涛园。
在双涛园里,不光有梁思成在,还有梁再冰的大姑梁思顺、三叔梁思永、四叔梁思忠、三姑思庄。还有一堆的堂兄弟姐妹,这些孩子就被称作是“双涛园群童”。在这段时间,梁启超一方面在进行着他的报人的事业,关注着国内的政局的发展,另一方面他也会给孩子们讲故事,天南地北、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爸爸给孩子们讲的这些故事,其实潜移默化地激发了梁家孩子们最初的那种民族意识、忧患意识。
梁思成先生因为受到家庭的影响,从小读书很优秀。15岁随父亲回国之后,他就进入了清华学堂,读中等科,相当于中学。他性格非常直爽,少年时期的梁思成,没有晚年的那种持重甚至是沉郁,他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年轻人,风趣幽默,善于钢笔画。梁再冰是这么说自己的爸爸的钢笔画的:“构思很简洁,用笔或劲练或潇洒。”
而且梁再冰说,爹爹不是一个书呆子,兴趣特别广泛 ,拉小提琴,弹钢琴,是学校里合唱团的第二男低音,是足球健将,是体操高手,更是攀爬能手。这个和人们印象当中梁思成先生这个学者的形象好像有一点点反差,没想到梁思成先生在治学之外,年轻时候这么丰富和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