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本文约需6分钟
以下为《阅读蒙田,是为了生活》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徐英瑾。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这本书叫《阅读蒙田,是为了生活》,作者是英国女作家萨拉·贝克韦尔。
不是所有的朋友都非常熟悉蒙田。蒙田是法国十六世纪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作家及怀疑论者。最重要的是,他开创了一个叫随笔的文体,他写的《随笔集》有百万字左右,被称为“十六世纪知识的总汇”。
实际上,蒙田所生活的时代是文艺复兴时期,“如何生活”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一个很重要的议题。而蒙田又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思潮的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这个阶段,欧洲知识分子关心的问题就不是怎么样让自己的文学作品为宗教题材作注释,他们关注的要点就是人,追求一切和人相关的事物,追求现实的幸福,倡导个性的解放。
“为了生活”这四个字很简单,但是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要生活,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人要生活,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人也要生活。那么蒙田整体的哲学思想就是在怀疑论的框架里面,主张一种慢生活,让我们品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该放弃的时候做一些适当的放弃和减法,追求生命的长远和隽永。我觉得,这对于当下忙碌、紧张的都市人来说,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思想调味剂。
三把哲学宝剑:怀疑论、斯多葛主义、伊壁鸠鲁主义
那么我们首先就来谈谈第一个版块的内容,就是蒙田所信奉的核心的人生哲学是什么。
他有三把宝剑:一把哲学宝剑当然是怀疑论,第二把实际上是叫斯多葛主义,第三把是伊壁鸠鲁主义。这三个流派的思想,其共通之处是很明显的,都追求一种幸福或者是快乐的状态。但怎么追求幸福,它们有不同的答案。
伊壁鸠鲁主义的观点,就是我们在喧嚣的城市之外,组织一个派对,组织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生活分开来,追求主观上的精神幸福。
和伊壁鸠鲁的这种态度不同,斯多葛主义的态度要稍微积极一点。它并不要求人们离开这个世界,离开现代的生活方式,跑到山间做陶渊明。
身处钢筋水泥的森林当中,怎么做陶渊明呢?它并不要求你的身体真的离开都市,但是它要让你生活在都市的时候,自己做一个“戏精”。“戏精”就是自己在心里面演不同的戏,今天演《哈姆雷特》,明天演《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每部戏都演了以后,人间的悲喜剧都在胸中了。如此一来,人生一切的状况,我都准备好了。这种态度不失为某种暂时性的心灵治疗手段,但是如果长久地沉浸在这种心理状态之中,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事。
怀疑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就和斯多葛主义不同。讲到这个流派,还有另外一个名词可以和它互换,就是皮浪主义。皮浪哲学的核心思想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就是“悬搁”或者说“悬置”,即存而不论。
皮浪主义这种存而不论,将万事万物加以悬搁起来的态度,按照作者的观感,就有点像东方的禅宗。皮浪主义的核心思想,如果用佛教的术语进行转译的话,就是要破除执着,对于很多既定观点的执着。禅宗也是要通过很多公案,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向我们展现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让大家来放弃执着。
举一个例子,一个小和尚和一个老和尚出去化缘,和很多世俗人士一起参加了晚宴,结果老和尚和旁边几个歌女吹拉弹唱,显得特别和谐。小和尚看得脸通通地红。等到两个人回到山上的时候,小和尚鼓起了勇气问师父:“师父,你刚才怎么好像有点不太自制,你为什么抱着歌女不放?”这个老和尚听了以后就哈哈大笑:“我已经放下那事了,你怎么到现在还没有放下?”
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严守戒律本身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执着,而真正的态度是去执,这样才能够得到一种真正自由和洒脱的心态,这个心态和皮浪主义的心态是有应和之处的。
学术史上有一个例子,也就是弗雷格的故事。弗雷格有一个学术理想,他要把所有的数学命题还原成逻辑学命题。后来有人指出,这个还原可能是错的。如果他是一个皮浪主义者的话,他会说:“错了?那我就再试条道路,反正学术的道路很多,我为什么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但是弗雷格当时的反应非常可怕,他差点自杀,因为他觉得学术信仰全部崩溃了。
其实站在我们外人的角度上来讲,数学能不能还原为逻辑,和我们日常的饮食男女有关系吗?一点关系都没有,这都是茶杯里面的风波。但是对于这种很轴的人来说,他就不能够原谅自己。所以,这些人特别需要皮浪主义这种心灵上的诊疗。
而皮浪主义另外一个好处是什么?它能够治疗网络上的戾气。现在互联网上有很多戾气,为什么呢?很多人在辩论的时候,他并不是面向真理,他辩论的最终目的是证明自己聪明,所以他不肯认错。
但如果你是个皮浪主义者,认输是件很简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