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书
红高粱

红高粱

主讲人:李蕾
4.9
2023.04.12上新

荐语

高密东北乡望不到头的红高粱,是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不屈的灵魂和挺直的脊梁,是野性与血性的生命礼赞。这是一个发生在高粱地里的故事,但是发展到最后,却不仅仅是高粱,而是血性,是生命。  

你将获得

品读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经典小说,感受他华丽奇诡的魔幻现实主义写作风格
走进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们立体的一生,看他们如何活出生命最野性、最热烈、最豪迈的维度
捕获小说和电影创作背后的隐藏彩蛋,进一步发掘生命最张扬蓬勃的力量

精彩选段

后来他才明白,原来一切等待都会有结果的,这结果出现时,是那么普通平常,随便自然。
..........
在某种意义上,英雄是天生的,英雄气质是一股潜在的暗流,遇到外界的诱因,便转化为英雄的行为。
..........
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
..........
注:上述页码为句子在实体书中所在的页码。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思维导图

解读时间轴

05:32 莫言创作《红高粱》的原因

12:32 “我”奶奶和“我”爷爷的相遇

17:50 一个“吃拤饼的”改变了“我”奶奶的命运

23:26 “我”奶奶绝不向命运屈服,抓住一切机会逃出牢笼

32:08 《红高粱》中的土匪,也有亦正亦邪的可爱之处

37:51 “我”奶奶欲擒故纵,“我”爷爷抓住机会表现自己

46:10 奶奶在高粱地里死去,鲜血染红了整片天

 

你好吗?我们今天来讲莫言的作品《红高粱》。

 

我在想,这个讲书,应该放在山东高密——莫言的家乡,来二两高粱酒 ,一口气喝干,把酒碗“啪”一声摔在地上,然后唱那首歌:“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往前走,莫回呀头!”

 

过瘾吧,那为什么过瘾?我一直在想,这歌好听吗?它好在铺天盖地的生命力,这就是《红高粱》的核心。高粱地明明是绿的,为什么说红高粱呢?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的感受,就是因为他的感情。

 

我们之前讲过《诗经》:赋、比、兴。兴是文学中最迷人的手法,“黛玉葬花”,花就有了灵魂,好像一朵花,会哭、会老、会说话。我当年好奇地说,莫言的高粱怎么就是红的?其实想想那首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红得好像燃烧的火,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这就是《红高粱》里面铺天盖地的画面感。

 

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红高粱》里,巩俐穿着一身红袄,坐在毛驴上。那个齐人高的高粱地在风中沙沙地作响,她的身影忽隐忽现,然后姜文粗犷的、沙哑的歌声就追着她,海浪一般地摇曳,那个就是刺目饱满的生命。

 

影片开头就是一段热热闹闹、黄土飞扬的颠轿戏,新娘咬着嘴唇,穿着红绣鞋的小脚,死死地踩住一把剪刀,那是从她怀里,滑落的一把剪刀。然后,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那种不一样的感觉就是黄土地带给人沉重的、深厚的、浓烈的气息一下子扑面而来。

 

《红高粱》的创作背景

如果去看原著的小说,它的开头当然不是这个颠轿戏。那是一场大雾,弥漫着紧张、怪异和不祥的气氛,一支队伍,就在大雾中沉默的行军。天地混沌,影影绰绰,队伍的杂沓脚步声已经响出很远。

 

里面有一句话:“奶奶像岸愈离愈远,雾像海水愈近愈汹涌,父亲抓住余司令,就像抓住一条船舷,父亲就这样奔向了耸立在故乡通红的高粱地里属于他的那块无字的青石墓碑。”

 

这是莫言小说中的开头,这里面的余司令就是“我”爷爷余占鳌,奶奶的名字叫戴凤莲,大家都叫她九儿。我父亲那时候十四岁多一点,大家叫他豆官。而“我”,打引号的我,就是这个故事的叙述者。我讲述的是祖辈的传奇,那这个传奇发生在哪里呢?

 

当作为全书精神图腾的高粱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是有一支队伍在这里唰唰唰地往前走的。莫言是这样描述的:

“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汪洋的血海,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爱情激荡。秋风苍凉,阳光很旺,瓦蓝的天空上游荡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高粱上滑动着一朵朵丰满白云的紫红色影子。一队队暗红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网,几十年如一日。他们杀人越货,精忠报国,他们演出过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

 

这一段描述非常有莫言的风格,宏大、华丽而且很张扬,它可以看作是《红高粱》全书的总结。里面这个讲述者,“我”,用一种俯瞰历史的角度,没心没肺地讲述在我的家乡土地上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那是1939年,土匪司令余占鳌(也就是我爷爷)率领民间游击队,在高密东北乡墨水河边的胶平公路伏击日本车队,这是一场惨烈的战役。期间穿插了余占鳌和九儿(也就是我奶奶)的爱情传奇,荡气回肠;以及高密东北乡原始野蛮、强悍血性的民风。

 

应该怎么理解我的祖辈们呢?莫言的那句话“他们杀人越货,他们精忠报国”,这就是《红高粱》里典型的人物形象,我把他叫作草莽硬汉。

 

讲一点背景,青年时代的莫言放过牛羊,当过农民合同工,也曾经参军入伍。1978年,他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984年,他考进了原来的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那《红高粱》是哪一年发表的呢?1986年,在《人民文学》上刊登的,这个作品让莫言一举轰动文坛。

 

《红高粱》的创作是怎么被激发的呢?这要从1985年秋天的一次会议说起,这个会叫作“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 ,是军事题材小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当时就有一批老一辈的军旅作家对军事文学创作表示很担忧,说新一代的军旅作家没有经历过战争,没有体验,这就会大大限制了军旅文学的发展。

 

当时莫言就在会上,他是年轻人,他就表示不服,说:我们虽然没有打过仗,但是可以查资料,没有直接经验,那间接经验总也是有的。毕竟我们当过兵,也搞过军事演习。老作家们就表示这太天真了,嗤之以鼻。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解读文稿
喜欢这本书的人也在听
额尔古纳河右岸400088993

额尔古纳河右岸

茅盾文学奖作品 鄂温克族的百年孤独
播放量341.91万
白鹿原400095402

白鹿原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陈忠实笔下的壮烈史诗
播放量142.84万
雪国400040774

雪国

“穿过界县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这个发生在冬天的故事凄美婉转,透露着淡淡的哀伤和忧愁。
播放量55.88万
妻妾成群400113795

妻妾成群

《大红灯笼高高挂》原著 茅奖得主苏童代表作 一曲女性命运的悲歌 权力对鲜活女性的绞杀 依附在权力的身上 人就无法主宰命运
播放量88.07万
边城400053107

边城

一个远离动荡的宁静小镇,一个纯洁如黄麂的女孩,一段阴差阳错的爱情故事,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
播放量135.50万
选择帆书的理由
关于帆书
帆书是一个提供书籍精华解读的平台。
优势
实力
10年讲书历史,6500万书友信赖
省时
45分钟听懂一本好书
专业
各领域权威人士担任讲书人
丰富
超800本好书,覆盖心灵成长、亲子家庭、人文历史、职场生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