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本文需5分钟
以下为《弃长安》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讲书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各位好,今天讲一本非常过瘾的书,这本书叫《弃长安》。有中国古诗词基础的人,大多会知道“汉皇重色思倾国”这句诗。安史之乱的故事就是发生在李隆基统治的年代。根据相关统计,安史之乱之前,唐朝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六千万人左右,但安史之乱之后只剩下了不到两千万人。当然,统计数值可能有误差,但是安史之乱确实是一场在盛世突然发生的变故,自此之后整个唐朝由盛转衰,从盛唐过渡到中唐。那么,这一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
开篇我们先讲“李林甫的盛世”一章,了解一下安史之乱是如何开始的。这一切应该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十一月张九龄被罢相开始谈起。张九龄当时是右相,右相就是职位最高的宰相。张九龄被罢相以后,唐朝进入了李林甫时代。他当了十六年的右相,加上之前当宰相的三年,他总共当了十九年宰相,所以他在位的时间比其他的宰相都要长得多。李林甫和张九龄之间有非常深刻的矛盾,这个矛盾其实就是文学派和吏治派之间的矛盾。
大家都知道,张九龄是大诗人。我曾经还在一个地方见过张九龄亲手种的一棵大树。张九龄的口碑很好,学问也很高。他曾经在见到安禄山时铁口直断,说:“乱幽州者,必此胡也。”安禄山后来何止是乱幽州,是乱全国。
唐朝皇室的家风不太好。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夺下了天下,他杀死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从李渊手里抢来了天下。李隆基也是通过发动宫廷政变获得了皇位,所以他觉得最需要防备的是自己的儿子。也正是因此,当时的太子李瑛被很多人所构陷。最后李隆基决定要废掉他,但是张九龄不同意,张九龄说:“太子在这么多年里,没有犯过什么大错,为什么要废他呢?”李隆基听了很不高兴。
而李林甫的办法是什么?李林甫当着大家的面什么都不说,等到别人都退了,他假装腿疼走得慢,然后扭回头通过宦官跟皇帝讲:“这是你们家的家事,你怎么让别人议论呢?你想怎么做就应该怎么做。”听到这种话,李隆基就觉得很舒服,觉得这个人很懂自己。有一个成语叫“口蜜腹剑”,就与李林甫的做派完美契合,他就擅长干这种事,以此获得皇帝的信任。那个时候的李隆基,已经不复当年的英明神武了,他已年过半百、体力不济,而且很容易依赖那些对自己百依百顺的人,因此犯下了很多的错误。开元二十五年,李瑛被废。开元二十六年,后来的肃宗李亨被立为太子。
开元二十八年十月,五十六岁的李隆基遇到了二十二岁的杨玉环(杨玉环当时是寿王妃)。安排他们在华清宫见面的,很可能就是高力士。两个人坠入了爱河。当时唐玄宗让杨玉环当道士以掩人耳目,所以在大明宫里出现了一个太真道士。到开元二十九年,杨玉环入兴庆宫(就在现在的西安交大对面),然后被封为娘子。天宝四载,杨玉环被册立为贵妃。
皇帝觉得自己特别累,总想把政事委托给李林甫。所以针对这个想法,他曾跟高力士进行了一次谈话。天宝三载,李隆基对高力士说:“朕不出长安近十年,天下无事,朕欲高居无为,悉以政事委林甫,何如?”翻译过来大致就是说:“我这十年没离开过长安,天下平安无事,干脆就把治国理政之事都交给李林甫,让我好好地谈恋爱,这样也挺好。”但高力士表示反对,说:“天下大柄,不可假人;彼威势既成,谁敢复议之者!”李隆基当即面露不悦,高力士见状,赶紧顿首请罪:“臣狂疾,发妄言,罪当死!”他在这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使得皇帝不悦,这也让他有点后怕。但实际上,李隆基对于高力士还是相当信任的。
李林甫是一个什么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