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樊登解读李白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讲书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各位书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跟大家聊的主人公,是在中国历史上熠熠生辉的重要人物——李白。可以说我们讲的不是一本书,而是李白这个人。李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符号性质的人物,所以解读李白的书和文章非常多,今天我们就综合这些内容来了解一下李白这个人。
读完李白的整个人生以后,你会掩卷感叹,这个人真是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他一直没能够与自己的内心达成和解。虽然他总是说:“我是一个随遇而安的学道的人。”但其实他从来没有放弃过想要做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的雄心。这两件事情不断地纠扯着他,才酿成了李白整个人生的悲剧色彩。但实际上他的人生过得相当精彩。接下来,就让我们走入李白的人生。
关于李白,我们至少要知道三个维度的李白,即现实中的李白,李白在诗歌中自我创造的李白,还有我们依据历史文化资料所想象出来的李白。那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更接近现实的李白呢?我们只能够通过他的年表,还有他留下来的千余篇的诗词来判断。李白的诗歌“十丧其九”,我们今天能够看到一千多篇李白的诗词,但是他百分之九十的作品其实都已经看不到了,他一辈子写了上万首诗歌。
今天我们能够在故宫博物院看到李白的书法作品《上阳台帖》,这幅字是镇馆之宝,是张伯驹先生捐赠给故宫博物院的。帖中李白的字写得非常漂亮。如果有人研究笔迹学的话,根据李白所写的这幅字,应该能够判断出这个人长得不差,风采卓绝。李白的《上阳台帖》写道:“山高水长,物象万千,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帖上没有前后文,就只有这么一小段。
李白于公元701年出生,所以他的年龄很好算。他出生在哪儿呢?大概是西域那个地方。他在西域长大,有兄妹,出生的地方叫碎叶城,这个地方今天你也可以去,就是吉尔吉斯斯坦一个叫托克马克的地方。
四岁左右,李白移居到了(今)四川江油,所以我们现在一说到李白故里,一般就认为在四川江油这个地方。李白的爸爸叫李客,李客是一方富户,相当有钱。但是他们的身份属于贱民。在那个时候如果你是商人,你的社会地位是非常低的,低到什么程度呢?李白不能够参加科举考试。农民和官宦子弟都可以参加科举,但是商人的孩子不行,所以李白这一辈子都没机会参加科考,他只能够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制举。制举是什么呢?就是你得找到有头有脸的、厉害的地方大员推荐。所以李白前半生花了很大的力气去做干谒这样的事。干谒就是主动推荐自己,把自己写的文章、名牌递进去,让人家看一看愿不愿意见你,见你以后面试如果觉得好,就给你推荐一个位置。
李白十岁的时候读了诸子的文章,他的诸子文章基本上都是他爸爸教的,他尤其喜欢《庄子》。李白还很喜欢《昭明文选》。诗歌是当时传播最快的艺术形式,所以李白虽然这一辈子都不得志,但他几乎没有受过穷,因为他很快就成名了,到处都有人在传唱他写的诗歌。李白总能遇到粉丝,所以他走到哪儿都有饭吃,这是很有意思的一点。
十多岁的时候,李白曾经在匡山大明寺里学习剑术,甚至住了一年多。718年,李白十七岁离家。那时候离家的场景就跟一幅山水画似的,李白在前面走,后边跟着一个童子叫丹砂。丹砂牵着马,跟着李白云游四方。他们来到梓州,到长平山去拜见一个高人,这个高人叫赵蕤。赵蕤是什么人呢?到今天,市面上还能够买到一套书叫《长短经》,也叫作《反经》,这本书就是赵蕤写的。赵蕤是世外高人,跟他妻子两个人住在山里。李白为什么对他特别向往呢?因为赵蕤有一种能力,手一伸,鸟就飞过来了。他胳膊上可以停很多鸟,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这个人已经练到没有杀气了,整个人一团祥和,鸟才会愿意停在他的身上。所以李白觉得一定要去向这样的高人学习。他也在这儿获得了赵蕤夫妻的喜爱。
在这个地方,李白接受得最多的是纵横家的梦想和道家的训练。李白的偶像其实是苏秦、张仪这样的人,就是身负六国相印、口若悬河、到处去平定大事的人。同时他也进行了很多道家的修炼,比如炼丹、打坐、呼吸。李白从赵蕤这儿离开的时候,他也可以像赵蕤一样,一伸手鸟就飞到身上来了。这个招是能够学得会的。
经过了道家的基础训练以后,李白下山,开始了他的干谒之路。他首先到了他们家附近最大的城市成都(那时候叫益州),然后他又去见了益州长史苏颋。苏颋是益州的地方官,他就有举荐别人的权力和能力。李白见了苏颋以后,苏颋对他印象不错,说这孩子挺会写诗的。但是他们不能随便举荐人,因为你举荐一个人,如果这个人出了问题,你就会受牵连。所以李白出了门以后,苏颋就派人暗中观察李白的行为,结果一看,李白一天到晚跟人喝酒、唱歌,还容易喝醉,一喝就多,喝多了以后话又多,还大声唱歌,人品不稳重,所以苏颋就不愿意举荐他了。李白这一辈子没有被谁认真地举荐过,虽然他干谒了很多次,但是大家只要一看他的行径,就觉得他行事太飘,特别容易惹祸。越是有才的人越容易惹祸,他有才还爱喝酒,这就太危险了,所以苏颋决定不举荐他。
后来李白在成都待不下去了,没办法,他便说:“去渝州(今重庆)吧,渝州离得近。”于是他又到了渝州,在渝州见了刺史李邕,李邕是唐朝很著名的文人。李白给李邕写诗,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你看,多有名的诗句!这句诗的大意是:你要是给我一个机会,我就能够扶摇直上九万里。但是李邕同样没有举荐李白,因为李白的态度和状态实在不像是一个能够安安稳稳当官的人。
720年,李白回到了江油。他走了一圈,见了几个大人物,获得了一些表扬和名声,写了一些诗送人,但是没有得到任何的机会,于是回家了。回家以后,李白做了一个县衙的小吏。很奇怪,有些李白的传记不记这一段,李白的诗选里也从来没选过李白在这个县衙的这段时间写的诗。最后他也没法在这儿继续当小吏。李白确实不适合干这样的事。
后来李白又上山了,到大明寺待了两年。在大明寺的时候,他得到了一个礼物,他的师父赵蕤派人给他送来了陈子昂的诗集。这本诗集对于李白帮助很大,因为陈子昂的诗在当时是开风气之先的,比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白特别喜欢陈子昂的风格,这帮助李白建立了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观。什么叫诗歌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