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平凡的世界》(下集)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书友您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路一鸣,我为大家继续分享《平凡的世界》下集。
一、少平对苦难的新认知
田晓霞和孙少平已经中断了两年的通信了,为什么?因为孙少平以为此生不会再跟田晓霞相见了。他们的生活没有交集,一个在上大学,一个在村里边当老师,后来又继续当农民。现在他们在黄原城电影院的门口偶遇了。再见面,两个人都成了大人,一个是大学生,亭亭玉立,一个是农民工,蓬头垢面。田晓霞就问孙少平:“你为什么不给我回信?”孙少平无言以对。田晓霞又追问了一句:“你怎么不回答我的问话?是因为我上了大学,你仍然是个农民?看来你还是世俗的。”
你看,这就是田晓霞的思维方式。还记得吗?田晓霞上学的时候喜欢把这个外套不穿着,就披在身上,所以任何世俗的已有的规则在她眼里都不成立。所以你看,如果有人,尤其是孙少平,仍然按世俗的标准来处理事务,田晓霞就觉得不满意。可是她的这句评价孙少平心里边并不同意,他没觉得自己低贱,就是觉得他们两个人处境差异太大了,但是他没有再解释。这个没有再解释的动作细节,也恰恰显示出两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孙少平就没有再继续争辩的必要或者说资格了。
田晓霞就约孙少平回他们家,这么多年没见了,当年关系多好还是上中学的时候,现在我们都是大人了,心里边都有一团火,但是又不能一次都喷发出来,因为毕竟两年不见了,还多少有点陌生感。田晓霞知道孙少平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孙少平不希望田晓霞老去他住的地方去找他,那不是什么好地方,也不是田晓霞这种人该去的地方。她就约定说:“那这样吧,你每两周来找我一次,每两周的周六来找我一次,那每次来,你到我这儿来借两本书。我这儿书多,我们学校图书馆书也多,你拿书回去看。”这也是孙少平常年以来保持的习惯,你想他即便在打短工都在继续读书。晓霞就是因为知道了他继续读书才提出这么一个建议,这样咱们每两周就能见一面了,我能给你找到更多的好书。
各位,在这里我们想一下孙少平现在是干什么的,他是个在工地上卖苦力的小工。对他而言,他有上升的通道吗?好像有,以后当个大工。那就算上升通道了吗?可是他仍然在坚持读书,他读书对他现在的生活有帮助吗?没有帮助,没有直接的物质上的帮助,并不能让他摇身一变变成一个包工头,他还得是做苦工,顶多从小工变成大工,那也是学习了工作技能而不是因为读了那么多的书。但是孙少平读书是一种习惯或者是一种执着的始终如一的追求,他要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再问一句,读书只能带来精神上的自由这种变化吗?就是为了对抗现实的苦难吗?
我们这本小说读到后面你就会发现,一个人精神上如果发生了变化会对他的现实生活有什么作用。少平在这段时间里看到的书,包括狄更斯的《艰难时世》、勃朗特的《简·爱》、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和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另外田晓霞还从他爸的书架上偷出来内部发行的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非常惭愧,我读到这段的时候,我发现孙少平读的这些书我很多都没读过。
同时,作者在这里借着田晓霞的心理活动对孙少平这类人做了一番评价,又一次解释了小说的名字《平凡的世界》是什么意思。田晓霞觉得孙少平是个什么人呢?她认为,“孙少平有文化但没有幸运地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因此似乎没有充分的条件直接参与到目前社会发展的主潮之中。而另一方面,他们又不甘心把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生活天地里,因此他们往往带着一种悲壮的激情在一条最为艰难的道路上进行人生的搏斗。他们顾不得高谈阔论或愤世嫉俗地忧患人类的命运,他们首先得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同时也不放弃最主要的精神追求。他们既不鄙视普通人的世俗生活,但又竭力使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达到更深的层次。尽管生活逼迫他走了这样一条艰苦的道路,但这却是很不平凡的。”(引自路遥.平凡的世界.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1.以下凡出现引用,如无特殊说明,均引自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