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繁花》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梁永安。今天我们来讲一讲中国作家金宇澄的《繁花》。
《繁花》这部长篇小说,它在2012年获得茅盾文学奖。王家卫导演把《繁花》改成了电视剧,这个电视剧《繁花》和小说《繁花》,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两个作品。这也符合电视和电影的规律,因为电视电影它是以导演为中心,那个小说只是个材料,我愿意把它怎么改,那都是我的事情。这里边王家卫导演他是把自己理解和风格,以及自己要表达的东西,借助《繁花》的这么一个框架,然后取其一部分,来改编的。电视剧《繁花》和小说,我们最好把它们当作两个作品来看。这一次我们还是回到小说《繁花》。
一、上海的六层空间
我们要仔细地读这个小说,它不同的人代表上海的不同层面,而且这些层面历史的维度是不一样的,历史的阶段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这么一个背景纵深,不理解上海这个城市,不理解上海的历史构成、文化构成,你很难好好地去读《繁花》。你可能只是把它读成一个风花雪月、人物的爱恨情仇等等故事,那就把它读小了,那就可惜了。
在金宇澄这个小说里面,它出现的人物,其实指向了上海这个城市在历史中形成的六个层面,这六个层面就形成了上海城市的六个空间。所有人物在六个空间里面穿梭,在这个叠层里边它出现了复杂关系、生活追求、欲望、激情、游戏规则、价值观、情感等等。所以我们要去看看这本小说背后历史的深处。
第一层空间:老城厢
上海的第一个层面就是老城厢。如果我们今天跑到豫园、人民路转一圈,那就是上海老城厢,就是上海的县城,上海如果没有这个东西,那它的这个城市的气质那就大大不一样了。
上海老城厢的一个象征是什么呢?中国百姓。我们在《繁花》里边看到小毛,他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很辛苦,他的文化其实就是上海百姓的文化,是上海的一个基础的部分。所以这个人物的出现,我们一定要放在上海的传统百姓生活的这么一个角度去看他的命运。
第二层空间:租界
第二个层面就是租界来了,扩张得非常快。大量的产业、大量的洋人、大量的居住需要、大量的金融需求,哗啦哗啦都出来了,所以江南这一带的丝绸、茶叶、纺织、机器制造等等形形色色的行业都不得不扩张以满足新要求。上海城市里边,跟当时传统中国社会完全不同的东西飞速地蔓延,一下子带来了大量的西方元素,南京路到淮海路,再到虹口区那边,甚至我们北外滩,上海一下子出现了华洋杂陈的状况。
第三层空间:里弄
上海的第三个层面是什么呢?里弄。今天我们讲石库门,怎么来的?其实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一八五零年之后,江浙大动荡。很多乡下土财主是有点钱的,往哪儿跑呢?上海。因为上海有什么呢?租界。租界在洋人的特权下,变成了一个畸形的“太平之地”,外面尽管你炮火连天,没事,租界里面风平浪静的,大家爱怎么过就怎么过。所以四面八方来的人都往租界跑。但荒唐的是,在中国的地盘上,中国人却不能在租界拥有地产或房屋,所以租界就出现新的一个商机了,就是洋人出租房子给华人,然后收费很高。后来有些洋人就开始干什么事呢?建房子。租界刚开始不准华人进去买房,也不准建房子,但是租界也很需要钱,后来就开放了,所以华人在里面最后也建房,老弄堂就来了。
所以民国时期你看上海的这种所谓的“上只角”,就是中产阶级——白领、金领,大部分是住在老弄堂里面。所以我们现在回顾上海的历史的时候,民国时期就用老弄堂来做代表,所以就会出现什么呢?上海中产阶级的一种空间。里边很讲究,喝牛奶、吃面包,各种所谓上海绅士、上海淑女的这样一种流行风就产生了,然后有各种消费,这个规模也很大。这是第三个层面,里弄。
第四层空间:棚户区
第四个层面,上海有广大的下层,从哪儿来的?随着上海工业的大规模发展,尤其是纺织业,出现了第四个空间了,第四个层面就是棚户区,很多集中在苏州河沿岸。以前棚户区很多,因为靠河。当时没有自来水,人必须靠水,要做饭、洗衣服,所以形形色色大量的人在此聚集。很多人来自苏北、安徽,来到上海没钱了,只有劳动力,就建了很多拿席片搭的棚子,所以叫棚户区。俗语上把它叫作“滚地龙”。那么这些滚地龙的人被看作上海的“下只角”,形成了这么一个层面。这个层面里边的人朴实、勤劳,没有钱去搞什么人文艺术,女孩子很小就做童工,十六七岁就嫁人去了,进入到底层复制这样的一种艰苦的生活。这是第四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