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书
为爱成婚
为爱成婚
主讲人:沈奕斐
4.8
2024.02.13上新
荐语
不要高估对没有爱情的婚姻的容忍度,没有爱情的调味,两个人在一起会比一个人更孤独。 婚姻问题一直是现代人关注的重点,从过年回家的“催婚”“相亲”热潮,到年轻人“单身贵族”“不婚不育”的宣言,我们可以发现两种观念的张力: 对于一方而言,他们不愿将就,没有爱情、找不到靠谱合适的对象,还不如一个人过得舒坦。 对于另一方而言,他们担心不结婚,以后没人照顾,感情可以慢慢培养,先结成互相支持的体系更重要。 这些分歧的产生源于什么?《为爱成婚》这本书告诉你,不同的婚恋观并非出于个人选择,而是与整个社会发展的背景息息相关。 回顾婚姻和爱情观念变迁的历史,助你更好地理解爱情,理解婚姻。
你将获得
认识婚姻爱情观念的变迁过程
了解当下婚恋问题产生的原因
启发自己的爱情观和婚姻实践
主讲人
沈奕斐
复旦大学社会学副教授、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精彩选段
被爱情征服之前的婚姻,更多是一项政治经济制度,与个人幸福无关。
..........
过去的婚姻是为了找“工作搭子”,美貌和魅力不重要,重要的是勤劳能干。
..........
“与其过糟糕的婚姻生活,不如一个人过。”现在年轻人的观念,早在19世纪就有了。
..........
为爱成婚,最终也会因不爱离婚。当爱情成为婚姻的必需品,不婚和离婚率也上升了。
..........
注:上述页码为句子在实体书中所在的页码。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6个环节共耗时322个小时精心打磨
王甸宇
策划、责编
王天仪
初审
杨巧燕
复审
徐如梦
审读
徐凯
设计
欧明超
设计指导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思维导图

读完本文约需6分钟

以下为《为爱成婚》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沈奕斐。

今天跟大家讲的这本书叫《为爱成婚》。大家看到这个书名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为爱成婚”,婚姻真的是爱情的结果吗?更何况,我们也经常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其实这本书英文原名的含义是“爱情如何征服了婚姻”,我很喜欢它的原名。为了爱情而结婚,其实这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一个婚姻观念变迁的过程。

爱情对婚姻来说意味着什么,在每个年代都是不同的。我以前讲过这样一个例子:10年前我跟一位美国教授合开家庭社会学的课程,有一天我们在课上讨论《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我和教授本来想讨论的是杰克和露丝冲破“门当户对”这种阶层隔离的浪漫爱情,结果学生们在集中讨论的时候却说:如果杰克和露丝结婚了,他们婚后也很难幸福,因为阶层差异太大了。

美国教授对这种观念感到非常吃惊,因为人们为了爱情而冲破阶层的隔离、走入婚姻才短短百年的历史,而今天的年轻人却又开始重新重视阶层对婚姻的影响。

如果这位美国教授这几年再来上课,可能还会有感到吃惊的新发现,因为年轻人的婚姻和爱情的观念变化得真的很快。比如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为“不婚不育”是一种理想选择,还有一些年轻人认为,除非是为了生孩子,否则结婚没什么意义。

爱情和婚姻将走向何处,我们还不太清楚,但这本书能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我们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有哪些观念被淘汰了,又有哪些新的选项出现在我们面前?对历史的回顾,能更好地让我们想象未来。年轻人选择什么样的婚姻观,看似是个人选择占了上风,但其实都离不开整个社会的时代变迁、经济兴衰和文化发展的影响。

所以让我们重新回顾一下,爱情是如何征服婚姻的。这一历史过程,也许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爱情、理解婚姻。

一、早期的婚姻:一项政治经济制度

这本书一开始就直接提出:“为爱成婚”是一个非常激进的观念。

在大多数历史时期,假如人们根据像“爱情”这样脆弱又不理智的事物来选择他们的伴侣,将所有的性欲、亲密欲和成全他人的欲望,都寄托在随之产生的“婚姻”之中,这种行为会被看成不可思议的。

在历史上,爱情很少被视为步入婚姻的主要原因。在爱情还没有征服婚姻之前,我们人类社会的婚姻最开始是作为一项经济和政治的制度存在的。

在原始时代,婚姻更多是作为家族和族群拓展外部关系的手段而被发明的。因为婚姻有一个很特殊的功能,就是它能诞下两个家族共同的后代,能非常强有力地维系姻亲关系。这就能保障族群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有更多可信赖的帮手和同盟,让族群能有更大的概率繁衍和存活下来。所以那时候的婚姻,就是为了族群的生存而发明的手段。

但当人类社会渐渐发展,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和富余的土地之后,人口数量逐渐增加,私有制就开始产生了。社会有了阶层的区分,婚姻也就出现了阶层的分化。

对于上流阶层而言,婚姻对于他们稳固和扩张政治势力至关重要,是建立外交、军事和商业关系的手段。婚姻的政治性非常强,他们非常看重血统的纯正性,不会随便与非自己阶层的人结亲交往。

女性的性行为更是会受到严格的监控。在贵族阶层中,还发展出了复杂的贞操观念,女性的身体被认为是她们父亲和丈夫的财产,不能随意使用。父母在安排婚姻的时候,很少会顾及子女的愿望,更多是出于家族利益的考量。

而对于平民阶层而言,婚姻其实就是一种找“工作搭子”的方法。通过婚姻结合的夫妻双方,是可以一起干农活、经营家庭作坊的伙伴,目的是多一份劳动力,并且通过生育诞下更多的年轻劳动力,来一起分担家庭繁重的劳动。

夫妻间需要进行劳动分工、维系生活,所以找伴侣更多是出于经济实用性的考量,美貌和魅力不重要,重要的是勤劳能干。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爱情被视为是与婚姻相矛盾的因素。夫妻更看重的是政治、经济上的角色职能,人们普遍排斥感情用事,要求夫妻严格控制情感的表达。

那时候,丈夫和妻子当众示爱被认为是不得体的。一个罗马人就因为当着女儿的面亲吻了妻子,被逐出了元老院。他们认为,在别人面前亲吻妻子是可耻的。可能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会特别奇怪。

神学家也会斥责那些给丈夫起比较亲昵小名的妻子,因为这会有损丈夫的尊严,让妻子丧失对丈夫的敬畏心,并且夫妻太过亲密,也会削弱他们对神的忠诚。

女性如果违抗父母的意愿和自己选中的人结婚,会被亲属孤立,在群体中身败名裂,严重的甚至还会遭到父母的威胁、囚禁,甚至殴打,直到她“痛改前非”,接受父母的婚事安排。

而男性如果不听父母之命,则有可能失去家族的财产继承权。在封建领主制、没有自由雇佣劳动的时期,这就意味着他会丧失在社会生存所必需的经济来源,所以很少有人会为了爱情而结婚。

在欧洲的12世纪和13世纪,婚外情反而被上流社会认为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爱情形式,因为人们认为“真爱是无法在两个已经成婚的人之间发挥力量的”。这在我们今天视“小三”为一种耻辱的时代,是不太能想象的。

中世纪欧洲农民中流行的歌谣和故事,很多都是嘲笑婚姻之爱的。近代早期欧洲有一句俗语:“谁为爱结婚,谁就是晚上享福,白天受苦。”

因此在早期的婚姻中,年轻人根本没有选择权,是做不了任何主的。正如作者所说:“几千年来,在婚姻议题上,来自家族、统治当局和社会精英的操纵,盖过了年轻人的个人意愿。”

而且在西方社会早期的婚姻中,夫妻的权利也存在很多的不平等。法律允许丈夫控制妻子带到婚姻中的所有收入或财产,将她扣留在家中,还允许丈夫因为妻子不听话而打她,只要不伤及她的性命。妻子则被大众文化和当时的法律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听从、顺从自己的丈夫。

那时候,如果一个男人是“妻管严”,可能会被捆在一辆马车上,或者倒骑着骡子游街,饱受奚落和嘲笑。16世纪的时候,伦敦的一项法律禁止男人在晚上9点以后打老婆,原因只是因为打老婆的噪音会影响其他人的睡眠。很离谱吧,但这就是爱情没有征服婚姻前,早期婚姻的样子,并且这种婚姻模式稳定地维持了几千年。

那么大家可能就疑惑了,既然传统基于政治经济利益的婚姻很稳固,并且维持了千年,那到底是什么因素和契机让爱情登上了婚姻的历史舞台?这个转折点发生在什么时候呢?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解读文稿
喜欢这本书的人也在听
爱,为什么痛?
爱,为什么痛?
从社会学角度剖析爱情痛苦之源
播放量63.15万
亲密关系的变革
亲密关系的变革
揭秘两性亲密关系的底层逻辑
播放量269.82万
生育制度
生育制度
为你揭秘父母催婚催育的思想逻辑
播放量32.47万
好书请回答:没有爱情的人生就不完整吗
好书请回答:没有爱情的人生就不完整吗
愿你敢爱,也敢不爱!
播放量40.48万
好书请回答:没有爱情的人生就不完整吗 下
好书请回答:没有爱情的人生就不完整吗 下
愿你敢爱,也敢不爱!
播放量11.61万
选择帆书的理由
关于帆书
帆书是一个提供书籍精华解读的平台。
优势
实力
10年讲书历史,6500万书友信赖
省时
45分钟听懂一本好书
专业
各领域权威人士担任讲书人
丰富
超800本好书,覆盖心灵成长、亲子家庭、人文历史、职场生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