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书
清嘉录

清嘉录

主讲人:李晓愚
4.9
2024.06.06上新

荐语

古人每天都在过节?春来踏青,夏日晒书,深秋登高,冬去过年,过去的生活真是清新又美好! 《清嘉录》带你一起走进一年四季十二月,通过节日记录日常的美好瞬间,通过仪式表达细腻丰富的情感,帮助我们活出生命的优雅本质。

你将获得

了解古时江南地区的节日时令
节日习俗的来源与意义
丰富有趣的民间生活

主讲人

李晓愚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精彩选段

优雅是对自己日常生活细节的选择,也是对自己生命状态的选择。
..........
欢乐从来都不是别人给的,要自得,就要自己去创造、去获得、去体味、去享受。
..........
好的仪式是发挥创造力的契机,是为了对生活发生兴趣而付出的真切努力。
..........
身处困境时该怎么办?不如一边数着日子唱着歌,一边踏踏实实地度过。
..........
注:上述页码为句子在实体书中所在的页码。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6个环节624小时精心打磨
崔慧新
策划
王增夏
责编
常博硕
初审
吴彤
复审
徐如梦
审读
欧明超
设计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思维导图

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清嘉录》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李晓愚。大概从去年这个时候开始,有一本书一直摆在我的床头。一年多以来,我几乎每隔两三天就会把它拿起来读上几页,这本书就是《清嘉录》。它按照十二个月份的顺序记录了明清时期江南的节令习俗,非常有意思。

我们今天常常说,要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点小小的仪式感,让平凡的日子有一点不平凡。其实古人也特别重视这种生活中的仪式感。比如过冬天,有的人家会在宣纸上画一枝清瘦的梅花,一共九九八十一片花瓣,都不染色。然后从冬至那天起,每过去一天,就用朱砂点红一片花瓣。等所有的花瓣全都染红之后,寒冬就过去了,春天翩然而至。用这样优雅的方法度过漫长冬季,是不是很浪漫呢?

像这样用心思的小仪式,《清嘉录》里记载了许多。这本书的作者,是清代苏州的一个文人,叫作顾禄。他之所以给这本书起名《清嘉录》,是因为化用了西晋文学家陆机的一句诗“土风清且嘉”。用咱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既清新又美好的风土人情。你可以把这本书看成中国古人的生活仪式感大全,通过书里记载的那些有趣的节令风俗,我们一方面可以了解到古人的生活智慧,另一方面也能够对今天的许多节日习俗有更深刻的理解

比方说,我们都知道重阳节是老人节,但重阳为什么会和老人联系在一起呢?再比如除夕夜,不管多困,我们都要撑过十二点,这叫守岁。那我们守的究竟是什么呢?还有很多朋友喜欢吃糯叽叽的青团、甜蜜蜜的糖藕,可你也许没有想到,这些美食最初不是给活人吃的,而是给去世的祖先们品尝的,这又是为什么呢?要回答这些问题,咱们不妨一起翻开这本《清嘉录》,按照春夏秋冬的时光次序,去感受古人的那些既清新又美好的小日子。

一、春

01 立春:春日的开始

我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我来考考大家,咱们中国人的春天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对,就是从立春这个节气开始的,立春的这个“立”字就标志着万物复苏的起点。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立春是个非常重要的日子,从官方到民间都会举行一系列活动庆祝这个日子的到来。

比如行春,行就是游行,这个有点像迪士尼乐园的花车大巡游。只不过这些花车不是什么米老鼠、唐老鸭、冰雪奇缘,而是昭君出塞、西施采莲、观音菩萨等造型。一路上有唱有演,非常热闹。不管有几部花车,最后的那部是有固定主题的,一定是一头春牛。不过这不是真的牛,而是用泥土做的,并且围观的男男女女都会争先恐后地去摸这头牛的脚。

还有一句谚语叫“摸摸春牛脚,赚钱赚得着”,这是不是有点像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口摆着的那头铜牛所蕴含的意义?这头铜牛寓意着牛市永远在,但是土牛不一样,它是春耕的象征,预兆着五谷丰登。等这部花车巡游到官府衙门前,这头牛还要被鞭打。当官的先打,老百姓接着打,直到把牛打成碎片为止。这有点暴力,不过这项活动的名称倒是非常浪漫,叫作打春,意思是鞭策春牛好好干活。

打春

除了行春、打春之外,还有拜春,意思是大家互相庆贺祝福,和拜年差不多。再有就是咬春,你可能会好奇,春天还能用牙齿咬吗?春天当然不能咬,但春天的美味就可以咬了。人们会把春季的蔬菜切成一缕一缕的细丝,包裹进半透明的薄饼里,这便叫作春盘。最初这些菜必须是生的,蕴含万物生长的意思。你看,我们中国人过节不管搞多少花头,最后总归离不开吃。

咬春这个习俗今天很多地方还保留着。不同地方饼里包的蔬菜可能不一样,但一定是当地最时兴的。比如,北京人咬春咬的是脆嫩多汁的萝卜;还有的地方咬韭菜、荠菜。我是南京人,南京人相信“春芽赛黄金”,所以南京餐馆的饼里面裹的是香椿头,也就是香椿树的嫩芽。这种味道浓烈霸道,一口下去,春天那种特别生猛的气息就在嘴边延宕。

你看,从行春、打春、拜春到咬春,春天是和一系列的动词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古代立春是一个活力满满的节日,老百姓甚至会把这一天叫作立春节或者春节。你可能会说,不对,春节不是农历正月初一吗?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小知识:把正月初一称作春节的说法其实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民国。

1913年7月,民国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呈上了一份报告,提出要把中国传统四大节日命名为春、夏、秋、冬四节:正月初一,春节;端午,夏节;中秋,秋节;冬至,就是冬节。也就是说,从1914年起,正月初一才有了春节这个称呼,这可不就是一百多年吗?

02 正月初一:拜大年

那在此之前,农历正月初一叫什么呢?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解读文稿
喜欢这本书的人也在听
清明上河图:宋朝的一天400100459

清明上河图:宋朝的一天

春和景明,宋代人如何过春天?
播放量90.10万
中国人眼中的美400095401

中国人眼中的美

血脉觉醒!中国人的日常原来这样风雅。
播放量55.36万
闲情偶寄400067359

闲情偶寄

从国学经典中看古代人的真实生活,和斜杠玩家李渔一起寻找快乐秘方
播放量87.61万
人间词话400037200

人间词话

神仙词句大盘点!国学大师的诗词榜单上都有谁?
播放量77.12万
中国文化中的饮食400119102

中国文化中的饮食

金铂x李晓愚:怎么吃更健康?老祖宗有答案!
播放量73.63万
选择帆书的理由
关于帆书
帆书是一个提供书籍精华解读的平台。
优势
实力
10年讲书历史,6500万书友信赖
省时
45分钟听懂一本好书
专业
各领域权威人士担任讲书人
丰富
超800本好书,覆盖心灵成长、亲子家庭、人文历史、职场生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