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龙与狮的对话》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书友你好,我是于赓哲,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本书,就是王宏志先生所写的《龙与狮的对话》。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这是中外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当时的中国和英国,一个是古老的东方巨龙王朝,一个是迅速崛起的海上雄狮帝国。然而中英官方的第一次正式接触,结局却不欢而散。
清政府在整个外交过程当中展现出的自大态度,以及这个事件给清帝国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有目共睹的。可以说,中国失去了一次与近代工业文明接触交流的机会,也失去了改变自身封闭状态,进而融入时代潮流的机会。所以很多人认为,这一外交事件的失败,一定程度上造就了1840年鸦片战争的惨痛结局。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过程中,双方在外交礼节上的冲突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例如英使团成员在觐见乾隆时究竟跪还是不跪,是要双膝跪下去还是单膝跪?这一关于叩拜礼仪的冲突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
而这本书的角度非常有意思。关于礼节冲突的问题它当然也会提及,但是本书是从翻译的视角来看待的。也就是说,这里边有个问题:中英官方第一次正式接触,一定会面临语言交流的障碍。其中,翻译问题要怎么解决?在解决过程中,又会爆发出哪些新的冲突?
所以说,这本书的翻译视角给我们一种豁然开朗、焕然一新的感觉。因为它可以进一步剖析中英双方的思想差异,也能够展现皇帝在交往过程中态度的转变,并解释外交最后宣告失败的原因。因此,这是一个新的观察历史的视角。
自古以来,只要是两国外交,语言都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译员翻译的水平和立场也会对外交产生重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场外交当中展现出来的东西方文化冲突呢?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一、翻译何处寻
01 英使团译员的寻觅
对于马戛尔尼使团来说,决定访华前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当然就是翻译何处寻?我们到哪儿去找翻译?
对于有着丰富外交经验的英国人来说,寻找合适的译员当然是首先要做的基础工作。但是问题就在于,此次访华和英国以往的外交活动不同,以往的外交活动主要打交道的对象是印欧语系的国家,但是现在却要和东方王朝打交道。使团在英国国内一搜罗发现,英国国内懂中文的人十分罕见。即便在当时英国的属地,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我在这里强调一下,这是十八世纪后期的英帝国,不是后来殖民地遍及全球的英帝国。此时的英国虽然也有海外殖民地,但是在那里也找不到合适人选。所以使团成员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是到了中国之后,把我们的外交使命完全交托于中国的通事(指翻译外国语言的人员或官吏)之手,还是干脆扩大范围去寻找更合适的译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