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





荐语
你将获得



作者简介

精彩选段



你好吗?我是李蕾。今天我们来讲一部备受争议的小说——《朗读者》,它的作者是本哈德·施林克。提到这个作者名字,你可能觉得不太熟悉,但是说起《朗读者》,你一定会忽然想到,这个名字我知道的,我看过那部同名电影。看过电影的人,在评论区可以留个言。
这部电影是在2008年上映的,它的主演是凯特·温斯莱特。那个时候,凯特·温斯莱特三十三岁,正值芳华,在荧幕上美得不可方物。凭借这部电影,她获得了第八十一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女主角。但这部电影,也改变了我对温斯莱特的印象。在此之前,她在我心目中,就是《泰坦尼克号》里面的露丝,那个玫瑰花。可是她竟然能够如此地复杂、别扭、充满魅力,我被她深深地打动。
但是今天我要为大家讲这本书,却并不轻松,因为《朗读者》的确不好讲,它很复杂。故事是由一位名叫米夏的男子,用第一视角来叙述的。
米夏在十五岁那年,因为患病,身体十分虚弱。有一次意外地晕倒,幸好遇到一位电车售票员汉娜,这个女子把他送回家。那么康复后,米夏登门道谢,汉娜的成熟妩媚,撩拨起了少年的冲动。
这是一段禁忌之恋,因为他们两个年龄相差二十一岁,但是却萌发出了一段热烈的恋情。汉娜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听米夏为自己朗读各种文学名著。然而,忽然有一天,汉娜神秘地失踪了,好像这个人从来没有存在过,这让米夏无比痛苦和失落。
八年过去,米夏一直把对汉娜的爱深藏心底。他长大了,已经成为一名法学院的学生。在即将毕业的时候,他作为实习生,参加了一场关于纳粹的审判。非常意外,他发现坐在被告席上的,居然就是自己念念不忘的汉娜。
如果你看过电影,那么一定知道,电影的尺度非常之大。除了少年和成熟女性之间的不伦恋情之外,更加令人争议的,还有这个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它是在描写二战后的德国,里面涉及了纳粹不可饶恕的罪行。
所以《朗读者》,并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我很同意评论家徐贲先生的一个观点,说它还是一个关于纳粹统治下德国之罪的读本。对无数年轻一代的读者来说,它更像是一个关于如何记忆他们未曾亲自经历过的历史灾难的读本。这就显得有点沉重了,对吗?
故事要从少年米夏十五岁那年的夏天说起。他正值青春期,一场突如其来的黄疸病,突然击垮了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米夏虚弱不堪,他无法抑制地在路边开始呕吐。这个时候,一位陌生女人出现在他面前。
女子并不温柔,干起事来简直很粗暴。她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道,把米夏带进了一栋老房子的院子里。那栋老房子,从米夏孩提时代就让他印象深刻,它在一排房屋中显得与众不同,高耸而独特。院门旁边有一只水龙头,女人哗啦啦拧开了水龙头,先给少年洗手,然后用手拢起水泼在少年脸上。
这个女子又让米夏拿着水桶,一起冲洗了路上的污秽。冲完水之后,女人直起身,看到米夏在哭。小伙子,她惊奇地说,小伙子。她抱住了米夏。米夏只觉得,自己身上散发出的恶臭和女人新鲜的汗味混合在了一起。他非常局促,简直不知道把胳膊放在哪儿。然后女人把生病的小米夏送回了家。
病好之后,母亲觉得米夏应该去登门道谢,拿出自己的零花钱,买束鲜花去送给那个女人。所以米夏又去拜访了那位女子,他知道了她的名字:施密茨女士。米夏回忆说,估计我曾经想好了,要用两三句话说说我的疾病、她对我的帮助以及我的感激之情,然后我就把这些话背给她听了一遍。她把我带进了厨房里。
那天他们在家里谈了些什么,米夏都忘了。施密茨女士在熨烫东西,边熨边和他说话。这位施密茨女士有着高高的额头、高高的颧骨、淡蓝色的眼睛,嘴唇的弧线非常丰满,还有一副有力的下巴。她的脸扁平而严肃。
两人聊到最后,米夏站起来准备离开。施密茨忽然说,你稍等,我也得出去,可以和你一起走一段路。米夏就在过道里等。施密茨在厨房里换衣服,门开了一道缝。透过门缝,米夏能看见厨房里的女人怎么样脱下罩裙,又怎么样穿起长筒袜。他就目不转睛地看着。
女人感受到了他窥视的眼光,于是手拿着另一只长筒袜,没有接着穿,转身对着门口,盯着男孩的眼睛看。米夏脸红了,他站了一会儿工夫,再也受不了了,就冲出屋子,奔下楼梯,奔跑着离开了大楼。
很显然,施密茨对这个少年来说,有着别样的吸引力。米夏只是一个十五岁的男孩,他出生在家教良好的书香门第,施密茨显然是他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人。一周之后,怀着一种满溢出来的欲望,米夏再次来到了那栋房子门前。他按了门铃,反复地按。
施密茨女士不在家,米夏就坐在门口等待。终于,脚步声传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