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吗?我是李蕾。我们今天要讲的书,叫作《陶庵梦忆》。这本书名气很大,但是要理解它,我们需要先了解一点时代背景。我们先来讲一段故事。
如果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到公元1629年,发生了什么呢?这一年崇祯皇帝朱由检十八岁,这位少年天子雄心勃勃,想要重振大明。
这一年最让朱由检高兴的事,是他做了父亲。周皇后生下了尊贵的皇长子朱慈烺。这个小孩子非常漂亮,有很富贵的面貌。朱由检非常开心,后来就正式册封这个孩子为皇太子。但是大明帝国已经没有机会再传位给这个孩子了。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朱由检自杀。李自成抓到了皇太子,但没有杀掉这个孩子。后来李自成败退,离开北京,这位皇太子在乱军之中竟然失踪了,下落不明。
还是在1629年,朱由检逐步就把工作重点从内政转向最为棘手的辽东问题。皇帝把最大的希望寄托给了袁崇焕。这一年的十月,在完成秋收之后,皇太极聚集了十万大军,绕道蒙古进军北京。双方在北京城下展开了一场殊死决战。这一年是农历己巳年,所以这一战被称为己巳之变。
在北京城下双方都退无可退。明军的主力分为两块,一块由满桂率领,在德胜门外;一路由袁崇焕率领,在广渠门外。皇太极也兵分两路,分别攻击满桂和袁崇焕。这一战(广渠门之战)从早到晚,没有什么谋略,也谈不上心机,就是血流成河,刺刀相见。最后明军惨胜。袁崇焕身中数箭像刺猬一样,幸亏他穿了重甲,那个箭并没有射透他。胜利之后的袁崇焕坐在一个箩筐里面,城里面的人用绳子把他吊起来,拉进了北京城。崇祯皇帝召见了袁崇焕,然后把他下狱。
己巳之变是明清之间极为惨烈的一战。结果就是明朝守住了北京,但是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失去了满桂和赵率教等将领,特别能打的这一批人都在这一战中丧失了性命。皇太极从此以后就打开了“新大门”,每过两三年就派军进入明朝的腹地进行大规模的抢掠。而明朝事实上已经失去了抵抗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后金军队为所欲为,每一次都是满载而归。所以即便没有后来的李自成,明朝也已经离灭亡不远了。
听到这儿我们就会发现,公元1629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叫作山河变色。时代的巨轮将从很多人身上轰隆隆地碾过。这一年的农历八月十六,江南月色皎洁,江景绝美。一艘游船朝着镇江金山寺驶来。对,就是法海的那个寺庙。
寺里的僧人正在沉睡,结果突然被一阵喧天的锣鼓声吵醒。然后迷迷糊糊地起来一看,就看到一群青面獠牙的“鬼怪”在寺内的大殿里面打鼓、掌灯、舞蹈、唱戏。僧人们一时间惊得目瞪口呆。
直到东方既白,这些“鬼怪”们把面具揭下来扬长而去。僧人们追着这群人跑到山下,就看到远处有一个游船,一位衣着华贵的年轻公子立在船头,朝着大家哈哈大笑。这位贵公子,就是导演了这出夜半鬼戏的人,也是《陶庵梦忆》的作者张岱。这大半夜扮鬼唱戏的即兴表演,就写在这本书里面,叫作《金山夜戏》。
张岱,1597年10月5号,出生于(今)绍兴。他们家世代官宦,日子非常地好。他的高祖是嘉靖年间的进士,他的曾祖是隆庆年间的状元,他的祖父是万历年间的进士。张岱从小容貌俊美,小的时候读书三万卷,被称为神童。他在三岁那年,被诊断患有痰疾,说这个孩子活不长了。结果在两广做官的太外祖父陶大顺,替他去收了几大筐牛黄丸来续命。这些牛黄丸一直吃到张岱十六岁才吃完,那个痰疾也在这泼天宠溺下得以痊愈。所以你看,这是一个没有受过苦的人。
在明朝后期,朝政弊病丛生,士人阶层就纵情声色,因为政治上面的抱负实现不了了,就放弃,“躺平”。张岱父亲这一代开始,转而崇尚享乐。到了张岱这里,更是把活得有趣玩出了艺术高度。所以张岱被称为晚明第一痴相公,就这个痴情的痴。
我在讲《红楼梦·缘起》课程的时候,提到过张岱。有一些红学家考据,就认为张岱是贾宝玉的原型。他生于钟鸣鼎食之家,年少的时候是纨绔子弟,极爱繁华。那爱什么呢?他自己曾经总结过,十二种癖好,叫作好精舍,漂亮的房子;好美婢,美人;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你看,这些所有的爱好,都是精致和无用的。他就是过着贾宝玉式的人生。而且张岱的字叫石公,就是《石头记》。张岱的人生也就像贾宝玉一样,他是在时代的夹缝中生生地被截成了两段,前半生跟后半生落差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