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寅与康熙





荐语
你将获得



作者简介

精彩选段



你好吗?我是李蕾。比较熟悉“李蕾讲经典”的书友们都知道,今年我发大愿做小事,一回一回地直播讲《红楼梦》。很多人说没有听够,最好能够精讲。那么我们做这个系列,还推出了一个课程。可是对《红楼梦》越了解,我相信大家会和我一样,越发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它绝对不仅仅是一个“言情”故事,而是中国人生命中必然会遇到的一部伟大经典。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本书,也与《红楼梦》有着密切的关系,那就是《曹寅与康熙》。书名中出现的这个人曹寅,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康熙皇帝的发小,两个人一起长大,情同手足。十六岁时,曹寅做过康熙的御前侍卫,所以《红楼梦》中的很多描写都映射出宫廷秘闻和世事变迁,这也促使了红学的出现。
既然康熙皇帝对曹寅极度信任,曹家后来为什么会被抄家了呢?在有关《红楼梦》的学术研究中,有一个分支叫曹学,专门通过对作者曹雪芹的身世、家庭来推测《红楼梦》的故事发展。其中学者们比较公认的元妃省亲显然是有原型的,就是历史上的康熙南巡。康熙南巡四次都是住在江宁织造曹寅家里的。那为什么曹家可以有这样的地位,能够得到这样的特殊对待,最终他又做错了什么,导致整个家族的没落,忽喇喇似大厦倾呢?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都可以从《曹寅与康熙》这本书中得到一些解答。
这本书的作者是史景迁,很多人可能对这个名字有点陌生,但这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学者、汉学家。史景迁是一个酷爱讲中国故事的外国人,他是英国裔美籍的历史学家。他的本名叫作乔纳森·德莫特·斯彭斯,是耶鲁大学历史系斯特林讲席荣休教授,这是一个很高待遇。他的师祖是著名的史学家、哈佛东亚研究中心的创始人费正清教授。
在学术界有一个北美汉学三杰的专属称谓,这三杰指的是谁呢?就是史景迁、孔飞力和魏斐德三位学者。我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三个人。孔飞力1933年出生于伦敦,是哈佛大学的教授。我很喜欢他的一本书,也推荐给大家,这本书的名字叫《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非常有意思。
魏斐德,1937年出生于美国,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教授,他的研究方向是中国近现代史。我一直很想讲他的一本书,书名是《间谍王:戴笠与中国特工》,你们如果想听的话,在评论区告诉我。
史景迁,1936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他毕业于剑桥大学和耶鲁大学。他的代表作品,除了我们今天讲的这本《曹寅与康熙》,还有《王氏之死》《追寻现代中国》等。史景迁的文笔非常好,他擅长讲故事,叙事角度又很独特,能把专业的史学著作写成畅销书,让读者身临其境。他的研究也深刻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知识在英语世界的传播。
《曹寅与康熙》是史景迁在耶鲁大学的博士论文,当时他的导师是汉学家、史学家房兆楹。史景迁这个中文名就是房老师给他起的,意思是学历史就要景仰司马迁,以司马迁作为楷模,显然对史景迁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在这本《曹寅与康熙》中,史景迁的叙事与文体果然都遵循着司马迁《史记》的精神。他结合档案史料和曹雪芹研究中的各种资料,甚至研究了康熙皇帝的一生,尽可能地还原出一个真实的康熙王朝。
这本书融合了传记、社会、经济和制度,以曹寅的生平为线索,勾勒出康熙王朝下的中国政府和社会文化,能够让读者了解中国历史上这个富有成就的时代究竟是什么样。
在小说《红楼梦》的第十一回,写了宁国府太爷贾敬过寿,可是这一天寿星并没有出现,大家聚在一起“开派对”,凤姐点了两出戏,一出叫作《还魂》,一出叫《弹词》。这两段戏都非常好听,但是很悲凉。凤姐点完戏以后就说了一句,现在唱的是《双官诰》,唱完了再唱这两出也就是时候了。这随口说出的话,其实是关于家族未来的谶语。
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们要了解一下背景。《双官诰》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说一家子人里面,父亲和儿子同时建功立业,得了两份官封诰命,富贵到了巅峰,那就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高光时刻。可是在这种光明之下,各种隐患疯狂地滋长,罪恶和败坏无法遏制。贾府迅速地滑落,接下来元春封妃,好像能让贾府还魂,但是终究是一场虚假的繁荣,很快转头成空,直到抄检大观园,子孙们流离失所。所以曹雪芹埋伏下的关于人物的判词就在这之后慢慢地水落石出了。
这个结局,实际上在《红楼梦》中有过多次的暗示。比如说第十三回,宁国府的当家奶奶秦可卿早亡,然后她去世前就给王熙凤托了一个梦,因为她们俩是好闺蜜,虽然辈分不一样。然后秦可卿就在梦里说,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