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书
透过佛法看世界
透过佛法看世界
主讲人:樊登
4.9
2015.04.03上新
荐语
在这个技术和生活形态巨变的时代,人们的烦恼也更剧烈,甚至由于困惑和矛盾,陷入抑郁症的阴影。希阿荣博堪布以这些烦恼、迷惘为契入点,从佛法的视角,引领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与更好的自己相遇。
你将获得
用佛学帮我们了解自己,了解世界
明白慈悲的程度取决于你内心开放的能力
保持对生命的最基本尊重和关怀
作者简介
希阿荣博堪布
佛学家
希阿荣博堪布,1963年生于四川甘孜州德格县,幼年即开始跟随家乡寺院的高僧大德修学佛法。
精彩选段
注:上述页码为句子在实体书中所在的页码。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思维导图


读完本文约需7分钟

以下为《透过佛法看世界》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读书APP的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中信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一本叫作《透过佛法看世界》的书,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叫希阿荣博堪布,堪布是一个相当于博士学位这样的一个职称。这个希阿荣博堪布最触动我的一本书是《次第花开》。这本书我们将来有机会在樊登读书当中也可以跟大家解读。

这位堪布虽然是一位出家人,但是他的文笔特别优美。他在写任何东西的时候,还充满着这种现代生活的幽默感。他对现在的世界很了解,而且东西方的文化都很熟悉,所以他可以用我们都特别能够接受的语言来讲述佛法这个东西对人心灵的影响。

那为什么要解读这本书?是因为我们之前有过一本书叫《正念的奇迹》,大家还记得,是一行禅师的一本书。前两天我在上海碰到一位会员,他告诉我说,他听我讲这个《正念的奇迹》,听了整整35遍。那个录音听了35遍,听到他现在走到哪都觉得自己还挺淡定的,这就是对他的这种改变。也有人说抑郁症,有轻度的抑郁症。然后晚上睡觉就听我那个《正念的奇迹》的录音,就发现抑郁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所以这个让我觉得心灵方面的东西可能大家还是蛮需要的,所以我就选择了这本叫《透过佛法看世界》,来跟大家解读。

这本书帮我们解释了特别多人们对于佛教的疑问,当然佛教是没有传教的这个概念的。我们不需要去传教,包括我也并没有皈依。但是你会发现佛教对人的帮助是特别特别明显,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一下佛教。

那么这本书是用问答题的方式来进行的,就是里边有很多很多的问题,甚至有很多问题问得都相当不敬。就是你作为对一个上师,对一个大和尚来讲,问那样的问题都显得有点不敬。但是这个堪布也非常慈悲地跟大家做了一一的解读。而且你会发现,他其实一点都不生气,而且他能够给你解释得特别的好玩、有趣。我在这里边筛选的问题都是大部分人有可能会提出来的疑问。

第一个问题,这个有人问,说如果请您用几句话向大家介绍佛教的话,你会如何介绍?就假如让您用最简单的几句话向大家介绍佛教的话,你会怎么介绍?这个问题我也经常被问到过,所以我觉得这个特别好。这个回答是这样的,堪布说在我看来佛教的一大特点是有教无类、有求必应。这个有教无类是孔子的说法,就是孔子,人们说他是有教无类。你只要愿意学我都会教给你,我不会先把你们分类,说这个人好,那个人不好。

古人讲为什么要学天地?说天地这个德性为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因为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无私覆不是因为说你是一个好人我喜欢你,我就把你罩着。你是一个坏人我就不罩着你。没有好人、坏人,我都罩着你。地无私载,这个大地说,无论你是好人还是坏人,你在我身上种树还是你在我身上抛脏东西,没关系,我都承载你。这种容量叫有教无类的概念。

众生,佛教说有84,000种烦恼,所以佛陀就给了我们84,000个法门,这个84,000实际上是延期多的意思。如果说佛法的教义,堪布说我可以把它归结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个听起来很简单。就是白居易过去就讲过,这个3岁小儿都晓得,80老翁做不得。听起来是特别简单的一个事,但是你要把它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真的是特别难的一件事。诸恶莫作是什么?是小乘的一切戒律的基础。大家知道佛教分成大乘、小乘,我们经常说大乘佛法、小乘佛法。什么叫乘?乘就是船,一艘船。小乘就是你只要有一个小船,你把自己拉走就OK了,你就自己就渡了。然后大乘的时候大船,我不光是渡自己,我还要把别人的渡走,这是大乘和小乘的最根本的区别。

小乘的一切戒律的基础就是诸恶莫作。它的精髓在于不伤害,你只要不伤害别人,不光是人,不伤害外物,不伤害这个环境,这个叫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大乘的所有修行的核心。就是大乘你要想修行,你不能光自己不作恶就行,你还要众善奉行。关键的是饶益众生,你要让众生都能够得到好处。

自净其意是指拥有三轮体空的见解和证悟。这话说起来有点专业,什么叫三轮体空?就是无论你作恶、行善都是依缘而起的,有缘分这样来,是各种条件具足后显现的象。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定的善或者一定的恶,这些东西都是象,因为因缘和合,所以产生的这种东西。如果产生了伤害,那么就变成了作恶,如果产生了帮助,那么就是行善。而这个东西不能刻意地去做,如果你刻意地做,你就做不到三轮体空。而如果你觉得这一切东西都是因缘发生,因缘和合,我要多结善缘,我慢慢做它,这叫自净其意。

然后把这三件事结合在一起,自净其意,你就能够不浊有毒。你就不用说这事到底是有还是没有,我做这个事到底有没有功德等等。就比如说你们都知道梁武帝当年斋僧无数,建庙无数,梁朝四百八十寺。达摩东渡来到中国以后,梁武帝就接见了他,第一句话就问,我干了这么多好事有何功德?达摩说,无功德。达摩也特别直说,无功德,为什么呢?你所做的事叫“人天小果,有漏之因”。你所做的所有这些事,因为你的发心当中就存在着大量的这些因果。你的发心当中就存在着说,我做这个事是想干什么,你并没有做到自净其意,所以你最多是获得一个人天小果。你来世可以投胎做人,或者你来世可以投胎成为天人等等。但这都只是有漏之因,跟这个渡跟悟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这个导致梁武帝特别的生气,所以达摩才一苇渡江,去了河南嵩山少林寺。

所以希阿荣博堪布最后总结说,自净其意,不酌有悟。然后以此清净心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佛教最为根本的教义和修行的方法。你看他讲得特别清楚,如果你想知道佛教最根本的是什么,把这三件事记住:自净其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第二个问题说,有一个学佛的朋友就问,我们究竟是从佛那里找寻到内心的力量还是在寻求一种庇佑,诉求各自的欲望?我们拜佛到底要的是什么?不明白。堪布就回答说,你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关键是你自己想从佛法中得到什么?你得先搞清楚自己是为什么学佛?人们的出发点大致有三类,第一类出发点是希望生活安乐,希望家人幸福,希望身体健康,希望自己能够快快乐乐的,没有特别多的烦恼事,这种叫作人天乘。

人天乘就是佛教给大家的一个特别方便的一个法门,就是你不愿意离开这个城市,你不愿意说我想去修行,我就想要生活得更好。没关系,你可以修人天乘,人天乘就是梁武帝那种叫人天小果,有漏之因。修这个的好处是你依然在六道当中轮回,你依然可以在六道当中不断地打转,但是你可以经常地去到天人,天和人这样的境界,会过得比较舒服,这是人天乘。所以要做到这一类,你需要诚心正义,然后断恶行善。佛教的人天乘就是教大家如何在世俗社会当中安身立命。这是你的第一个出发点,你想生活得更美好。

也有人说我的出发点不是为了生活得更美好,我的出发点是为了断除一切烦恼。我的出发点是为了修行,我不想再在这个六道轮回当中受苦了,我觉得再怎么做这都是苦的,我看透了这个世间的苦。很好,你要想修这个的话,这个叫作小乘。这种小乘也叫作声缘乘。声闻缘觉,在声缘乘当中的人,他的方法是放弃了世俗社会的这个财富和享受,专注于对自身烦恼的对治,然后寻求个人的解脱。所以我们过去看到说这人是一个罗汉,单板汉,什么自了汉,这些东西都是指这种小乘的结果。

然后第三种发心是说我学佛是为了让世间的人都能够获得圆满的智慧,是为了帮助众生都能够解脱。就好像我们听说过,地藏王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个观音菩萨说千处祈求,千处应。什么地方有事,我都赶过来帮忙。这个就叫作大乘,大乘也被叫作菩萨乘。所以在这种里边我们需要学习的就更多了。他需要努力断除自身的烦恼和执着之外,还要具备深广的智慧和善巧,才能够真正如愿地去帮助他人。所以这堪布就说,你想得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当你知道了自己想得到什么的时候,你才知道你在学佛的时候到底是要追求什么东西。

所以从佛法中能够得到什么关键是取决于你自己的发心,就能看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把佛法落实到自己身上。这是第二个问题,我们到底学佛是要什么。

第三个问题特别有意思,这我听着像是一个小伙子的口气。他说佛祖为什么能放下,老讲放下?是因为佛祖他拥有过很多东西,他做过王子,还有妻子。他家里边又有钱,什么都有,他有这个东西,他才能放下。那我现在什么都没有,所以你让我怎么放下?我觉得最好是让我先拥有,我拥有了以后我再慢慢放下。

这个特别好玩,这个堪布也觉得挺乐的。他说放下不是说你有了你才能放下,放下是指对已有的东西不贪恋同时对没有的东西不希求。我有这本书,我对它不贪恋,谁想要,拿走。这个是放下的一种。还有一种是我没有这本书,别人有,我心里边不会觉得说为啥我没有,你应该给我。这种叫作放下。这两种都是放下,所以未必得等你有了很多东西才能够放下,拥有并不是放下的前提。

比如说同样是拥有不多的,大家拥有的东西都不多,但是有的人他能够安贫乐道。他觉得没关系,我的日子过得其实挺好的,我很满足,我觉得很开心,只要我内心平和就好。有的人拥有不多,但是他连一根针也放不下。不是说你有很多东西才要学会放下,你能学会放下一根针。你手中有一根针,有的人丢了,最后觉得特别难过,然后被别人拿走了生气。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因为几块钱杀人的事?这新闻里边都有。因此真正的放下与你有多少东西没有关系。放下需要智慧,拥有需要福报。一个人拥有一个东西是需要福报来记载,但是你放下东西需要智慧。而智慧是更大的福报,要想能够学会放下这种智慧,这需要更大的福报。

因此佛陀的事迹告诉我们,即使拥有世人所追求的一切,也并不能解决生命最根本的问题,这就是佛陀的最大的启发。因此不要光看到佛陀有的东西,你要看到说,当时有那么多人跟佛陀一样是王子,甚至有很多人比佛陀那国家大得多。他拥有的东西更多,但是他依然放不下,因为他缺乏智慧。所以希望大家无论拥有东西多少,放下的心态是特别重要的。这是第三个问题。

第四个问题说,我已经生活无忧了,我现在已经挺有钱的,要房有房,要车有车,还有存款,但是我为什么常常觉得不安全。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会有共鸣。其实日子过得还不错,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大家会觉得说,樊老师你现在日子挺好的,你为什么还那么辛苦?当然我的辛苦一方面是觉得有些社会责任感,有一些希望大家能够跟我一块读书的这种想法。但是也不能不承认,其中会有一些不安全感存在。就是觉得总得要不断地努力,总得担心什么事发生。

然后堪布就跟我们解释说,不安全感的来源在哪呢?对,不安全感的来源不在于你拥有多少钱,多或者少,而是来源于你对无常的抗拒和对自我的执着。什么叫作对无常的抗拒?我就希望活得好好,但事实上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活得好好的,生老病死是一定。到最终的结局是你一定会跟这个世界撒手,然后你最亲的人一定会离开你。那种痛苦是你自己现在可能不愿意去想象,不愿意去接受,但事实上就是它一定在,这就是无常。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解读文稿
喜欢这本书的人也在听
宽恕
宽恕
当你把悲痛和怨恨留在身后时,你就能卸下重担迈向真正的自由
播放量906.22万
少即是多
少即是多
来自北欧的自由生活意见:真正幸福的人都会做减法
播放量1755.13万
瓦尔登湖 | 上
瓦尔登湖 | 上
聪明的人生是只过1%的好生活
播放量1664.96万
瓦尔登湖 | 下
瓦尔登湖 | 下
智慧的活法:物质至简,内心丰盈
播放量820.00万
哲学的慰藉
哲学的慰藉
人生的诸多困惑,可以从这里找答案
播放量1469.27万
选择帆书的理由
关于帆书
帆书是一个提供书籍精华解读的平台。
优势
实力
10年讲书历史,6500万书友信赖
省时
45分钟听懂一本好书
专业
各领域权威人士担任讲书人
丰富
超800本好书,覆盖心灵成长、亲子家庭、人文历史、职场生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