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传
荐语
你将获得
作者简介
精彩选段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读完本文约需4分钟
以下为《万历传》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讲书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樊登:各位好,今天为大家讲一本特别有意思的书,叫作《万历传》。我们为大家请到了这本书的作者,复旦大学历史系的樊树志教授。欢迎您,樊教授。
樊树志:谢谢。
樊登:咱们俩是本家。您是研究明清史的专家,万历皇帝在明朝历史上为什么这么重要?
樊树志:我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个人做了四十八年皇帝。
樊登:这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樊树志:1573年到1620年,在位四十八年,享年五十八岁,他十岁开始做皇帝。
樊登:十岁登基。
樊树志:十岁登基,享年五十八岁。这个人功过参半,他的前半生缔造了明朝最富庶、最强盛的万历王朝,当然有一半功劳是张居正的。张居正是内阁的首辅(又叫作元辅)。明朝开国的时候是有丞相的,后来在洪武十三年发生了胡惟庸案件,朱元璋把左丞相胡惟庸处死,杀掉了几万人,决定取消丞相这个职务,丞相所在的机构——中书省也取消了,从此以后,明朝的历史上是没有丞相的。所以朱元璋是明朝历史上最辛苦的皇帝,他直接领导六部,他中间没有一层这个……
樊登:叫作高管,没有高管团队。
樊树志:对,没有高管,所以他忙得很。等他的儿子明成祖朱棣即位,朱棣很聪明,搞了一个秘书班子,就是内阁。
樊登:就有首辅、次辅了。
樊树志:内阁有首辅、次辅。大家以为内阁是西方的,其实中国早就有内阁了。这一制度就一直延续下去。一开始内阁的权力不大,相当于皇帝的秘书班子。到了后来,严嵩做了内阁首辅,他的权力就变大了,因为嘉靖皇帝相信道教,专门在宫里玄修,不理政务。
樊登:不上朝?
樊树志:也上朝,但是很少。他去修炼,想长生不老,就把大权让给了严嵩。严嵩专擅朝政二十年。张居正做内阁首辅,他的权力和严嵩的权力是不相上下的,有的地方还超过严嵩。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万历皇帝登基的时候虚岁十岁,是一个小孩子,他的生母(后来的慈圣皇太后)把所有的权力全部交给张居正,给他两个任务:第一,你是内阁首辅,第一把手;第二,你是皇帝的老师(帝师),一身而二任。而且她特别嘱咐张居正,要好好地看管、教导这个小孩。张居正是这样的身份。所以张居正对外说“我非相,乃摄也”,意思就是“我不是丞相,我是摄政王,我是代皇帝摄政的”。
樊登:那这口气够大的。
樊树志:口气够大的,事实上他的权力确实很大。内阁首辅到了张居正的时代,权力就空前了,也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权力背景,所以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的改革非常成功。
樊登:能够贯彻执行。
樊树志:皇帝给他充分的权力,也很支持他。
樊登:您这本书开篇是写传位,就是从隆庆帝托孤开始,隆庆帝当时是托孤给了高拱。为什么一上来要写高拱和冯保的斗争呢?冯保是大太监,高拱是首辅,我觉得这场斗争给整本书定下了一个基调——整个明朝是在斗争中推进的。您给大家讲讲这段故事。
樊树志:这个事件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晚明时期,不仅内阁内部有斗争,内朝和外朝也有斗争,大臣和太监也有斗争,这是错综复杂的。首先,当时的内阁首辅是高拱,高拱这个人非常有才华,也很有魄力。高拱想建立一个强大的内阁,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太监。
樊登:冯保。
樊树志:冯保,太监的头子。他认为冯保的势力太大。而且当时张居正是第二把手,就是高拱是首辅,他下面第二把手是张居正。张居正跟冯保在暗中密切地来往,他们交往很密切,所以高拱准备首先把冯保拉下台,接下来就把张居正拉下台,那么他这个内阁首辅的权力就没有任何的挑战了。
樊登:没人能干扰他。
樊树志:因为第三把手高仪是一个老实人,无法干扰他,他就说了算数。高拱抓住冯保什么把柄呢?就是隆庆皇帝为什么很短命?因为冯保给他送春药导致的。高拱就利用这一点弹劾他。冯保很紧张,就跟张居正商量怎么办。张居正说放心,有办法,于是将计就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