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书
孟子(下)
孟子(下)
主讲人:何善蒙
4.9
2024.02.27上新
荐语
孟子是公认的善辩之人,如果依照当今流行的MBTI人格测试来划分,他的性格类型或许可以被归为ENTP,即辩论家型人格。 孟子与学生辩,谆谆教诲,传递思想;与诸子辩,用词犀利,锋芒毕露;与君王辩,谨慎周旋,让君王“顾左右而言它”。每一次的辩论,都是孟子伟大思想火花四射的时刻,这些思想最终凝聚成了传世之作《孟子》。 本次的解读将回归原著,从孟子与学生、诸子、君王的对话中走进亚圣孟子强大的精神世界,感受其思想的丰富与深邃。
你将获得
深入经典文本,追溯孟子思想本源
更新国学知识,理解儒家通达心灵
汲取精神养分,学孟子养浩然之气
主讲人
何善蒙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精彩选段
《论语》如饭,最宜滋养;《孟子》如药,最宜祓除及兴奋。——梁启超
..........
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孟子
..........
孟子讲人性善,必然是本善,它不是向善,也不是可善。
..........
注:上述页码为句子在实体书中所在的页码。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5个环节405小时精心打磨
范小玉
策划、责编
王天仪
初审
杨巧燕
复审
徐如梦
审读
欧明超
设计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思维导图

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孟子》(下)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一、孟子为什么会讲性善论?

前面我们从正面和反面两个维度谈了性善论,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孟子为什么会讲性善论?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在先秦时期,很多思想家都在关注人性的问题。有人可能会想,人性问题无非是善还是恶,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普遍被关注?早期的传统几乎把人性所有的组合形式都涉及了。

有的人讲性善论,有的人讲性恶论,有的人讲性无善无恶论,有的人讲性有善有恶论,有的人讲性善恶混。那么这么多的观念在中国早期都出现了,是中国人对人性的问题有科学探索的精神,还是有什么其他原因呢?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关注到人性论在所有理论当中的独特意义。其实在早期中国,大家关注更多的是社会和政治的问题,尤其是先秦的诸子百家,他们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社会,他们能想到的当然是制度的重建,怎么能让整个社会回归到良好的秩序当中去是他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回归到良好的秩序当中去,就必须进行制度重构,而制度重构的前提是什么?就是人性论。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人性论,就会决定什么样的制度设计,所以说,孟子在谈人性论的时候,其实也是为了他的制度设计。

当然,很多人其实更愿意选择相信人性是恶的,人性是自私自利的,赞同这种说法的人可能会更多。但我们需要问的问题是,孟子处在战国混乱的局面下,他看到的人性的恶,可能比我们要多得多,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他还要坚信性善论?

我想,如果性善论强调的是人之为人的特点的话,那孟子坚信性善论则再一次表明了精神力量的伟大。也就是说,无论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如何平凡,甚至不堪,但是人之为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人可以凭借着理想的力量来超越现实,从而彰显出生活神圣的一面。

所以孟子即便是看到了很多人性恶的地方,他依旧强调并坚信性善论,是因为他想要表达他对于人之为人的期待和期许,这其实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

二、王道仁政:性善论在政治上的运用

我们刚才说了,所有的人性论都是为了制度重构做的一个基础论证。孟子在性善论的基础上,他要做的制度重构是什么?那就是王道和仁政。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孟子的王道仁政思想。

01 王道与霸道

王道在中国传统当中相对应的就是霸道,王霸义利是中国传统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王道和霸道的差别在哪里呢?王道讲究以仁爱为基础,就是仁政,霸道讲究以利益为基础,靠的是武力征服,而王道依靠的是道德。

孟子曾经对王道和霸道做过一个非常直接的比较。

首先,从条件来看,王道的条件非常简单,而霸道的条件要求非常高。因为你要实行霸道,想要称霸天下,你必须拥有强大的武力才能够做到。也就是说,假设你是一个小国家的君主,武力不够强大,你说你要称霸天下,可能话还没讲完就被人灭了。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解读文稿
喜欢这本书的人也在听
庄子说什么
庄子说什么
新时代糊弄学?庄子给你的快乐指南
播放量190.12万
如何读道德经
如何读道德经
进退之间,俯仰自如,应对复杂人生的3个大智慧
播放量149.83万
诸子与诸国
诸子与诸国
百家争鸣,“争”的是什么?
播放量31.30万
说文解字十二讲
说文解字十二讲
汉字里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长这么大才发现自己不识字!
播放量87.21万
千字文探源
千字文探源
文字为钥,打开传统文化之门
播放量29.59万
选择帆书的理由
关于帆书
帆书是一个提供书籍精华解读的平台。
优势
实力
10年讲书历史,6500万书友信赖
省时
45分钟听懂一本好书
专业
各领域权威人士担任讲书人
丰富
超800本好书,覆盖心灵成长、亲子家庭、人文历史、职场生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