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种子
荐语
你将获得
作者简介
精彩选段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幸福的种子》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讲书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樊登:各位好,今天的作者光临请到了我们的老朋友——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的院长彭凯平教授。欢迎您,彭老师。
彭凯平:谢谢,樊老师。
樊登:彭老师出了一本新书,叫作《幸福的种子》。我读后觉得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心理学入门书。书的副标题也叫“我的心理学入门书”,听起来像是您给大家上了一堂心理学绪论?
彭凯平:是。我在清华学堂上的一门课,叫“心理学概论”。这门课的讲义被出版社的编辑看中了,催了我三年,终于出版成了一本书,叫《幸福的种子》。
樊登:那看这本书等于是“在清华上了课”。
彭凯平:是的。
【科学心理学与“江湖心理学”的区别】
彭凯平:科学心理学与江湖心理学的不同,主要是在三个方面。第一,科学心理学比较强调实证,所以说它是建立在科学的、逻辑的、实控的、研究的基础之上,它是言之有据的。
第二,心理学强调科学的传承。这一点是被很多人忽视的。科学不是标新立异,不是无中生有,不是一个人自己的理论就是一切。而江湖的学者有个特点,就是他认为他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理论,就一定会拿诺贝尔奖。这种想法是拿不了诺贝尔奖的,因为这不是科学的范式。科学的范式至少要从前人说起。我们不说“言必称希腊”,但是你起码要说说“我的前辈”“我的老师”“我的前任的人”他们在这个领域做过什么研究。这是科学心理学的一大特性。
第三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心理学一定要讲科学的用处、意义和价值。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它或者有创新,或者是实用。江湖心理学更多是个人的标榜,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流量、受欢迎的程度,而科学心理学可能还是要有一些实用的价值。这是我个人对科学心理学和江湖心理学区别的一个大概的分析和判断。
樊登: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可证伪性。
彭凯平:对。
樊登:您说的这种江湖心理学的理论,普通人听了以后可能觉得言之有理,觉得“我好像就是这样”。实际上,它缺乏科学的可证伪性
【情绪稳定的人往往高情商?】
樊登:在“认识你自己”这一部分里还有一个题目是大家一定关心的,叫作“做情绪的主人”。很多人在情绪来的时候没法控制自己,理智被情绪带走了,做了很多让自己和别人都后悔的事。人怎么才能做情绪的主人?
彭凯平: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新的思想。长期以来,我们认为人类的情绪是被动的,但是现在我们发现情绪是action,是一种主动的行为。为什么呢?因为第一,情绪是有一些社会功能的。就是说我表不表达这个情绪,我是不是应该用这个情绪,很多时候是有社会性考虑的。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要夸大情绪,比如说我们见到樊登老师,要夸大自己的崇拜,因为有社会需求;我们看到受苦受难的人,要压制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怜悯。所以说,在这些情景下,情绪其实是一个社交的工具,它不是简单的自我宣泄(我们以前总以为是这样)。
【为什么在家人面前更难控制情绪?】
樊登:您说的这个,我们大多数人在大街上都能做得到。甚至在办公室里也能做得到,跟同事、跟陌生人都可以做到。但是回到家里边以后,我们好像就没有这个情绪评估的过程了。
彭凯平:对。
樊登:回到家里边就是:孩子不写作业,马上就生气;老公的袜子乱扔,马上就生气。这是为什么呢?
彭凯平:这是因为我们很多中国人,有一种被我们心理学家称作“相依自我”(interdependent self)的现象。相依自我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把自己的亲人、爱人、孩子作为自我的一个部分,他不是其他人,他是自己。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我孩子很笨”,他说这句话并不是真的认为孩子很笨,他认为这是自我谦虚的表现。
【积极是一个动词】
樊登: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能够变得更积极?大家觉得你总让我积极,是不是PUA(精神操控)我?你们作为老板,总希望员工工作积极;你们作为家长,总希望孩子生活积极;你们作为老师,总希望学生学习积极。
彭凯平:对,我经常讲积极是一个动词,它不是一个形容词。在某种程度上,积极来源于行动。如果你不动,你就永远不会积极起来,光在那儿“自嗨”没有意义。所以说我们的员工,虽然现在可能不开心,怎么让自己开心?就是做事情,行动。不能总在那儿躺着、歇着、宅着,一定要让自己动起来。这个动既可以改变我们自己的生活状况,也可以改变自己的心理状况。所以说积极是一个动词。现在很多人是把积极看作一个结果,其实它是一个前提。有了这个行动,才会有好的结果;没有这个行动,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