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书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主讲人:路一鸣
4.8
2025.09.23上新

荐语

不只是梳理历史,更在解析“中国何以成为中国”!史学大家许倬云,以博古通今的学问,关切民族与国民的境遇。从文化根脉的传承,到政治制度的演进,每一步都联系着当下中国的模样。无论你是历史小白,还是中国历史的爱好者,都能在本书中找到中华民族的底层文化基因,与华夏万年文明来一次深度的对话。

你将获得

从源头上了解中国人从何而来,中国何以为中国
从石器时代到唐宋元明清,理清华夏万年历史进程
站在中国看世界,发现华夏文明对世界发展的贡献

主讲人

路一鸣
前央视著名主持人,资深媒体人,曾任上市公司高管

精彩选段

汉代的特点是厚实,唐代的特点是宏大。
..........
绵延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正是是中国和中国人与众不同的地方。
..........
政治必须要倚仗经济、社会、文化理念这三个方向的维系,才可能把一个政权统治下的人群结合为一个共同体。
..........
注:上述页码为句子在实体书中所在的页码。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历时300小时精心打磨
刘欣宇
策划、责编
范小玉
初审
邢艺璇
复审
杨文文
终审
徐如梦
审读
王靖
设计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思维导图

本文读完约需要5分钟


以下为《说中国》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路一鸣。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许倬云先生的《说中国》。

这是一本让你一拿起来就放不下的书。这不是开玩笑,因为这本书想回答这样两个问题,也是所有的中国人都关心的两个问题:中国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是谁?换句话说,中国何以成为中国?咱们中国人身上那种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质是从哪里来的?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对中国的历史演化了如指掌。这本《说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说起,一直讲到中国最后一个皇朝——清朝结束,时间跨度一万多年。这本书真的可以被评价为“万古江河,绵延中国”。

其中,许先生采用的研究方法会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这四个方面作为考察变量。政治不用说,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肯定是政治权威的更迭。可是许先生说,任何的政治权威是无法独立运作的。政治必须要倚仗经济、社会、文化理念这三个方向的维系,才可能把一个政权统治下的人群结合为一个共同体。所以这本书的副标题就叫“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如果光成立一个政府就行了,下边这些人是怎么被拢在一起的?他们怎么就在一起成为一个族群,跟别人不一样了?中国何以为中国,中国人何以为中国人呢?换言之,一个复杂的共同体要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变量去考察。

许先生是江苏无锡人,1930年出生,正好赶上了日寇侵华。他跟着家人四处避难,还遭遇过日军的轰炸,所以他对中国的山河破碎,中国人的颠沛流离,都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许先生后来赴美留学,1970年,他开始担任匹兹堡大学历史系的教授。2025年8月3日,他在匹兹堡去世,享年95岁。许先生在前几年曾经接受过一次采访,有人问他,你这一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呀?他说,但悲不见九州同。

接下来,我为大家分享这本书。


一、 最早的中国:中国人从哪里来

我们先从最早的中国说起,即咱们中国人从哪里来的。

01 早期群落与文化

现在,考古学界有一个假说,咱们现代人类是在二十万年前起源于非洲。非洲的古猿走遍全球的几大洲,然后分散到世界各地。后来,这些分散在各地的古猿就形成了不同的族群。

在许先生其他的书籍文章当中,许先生多次表达,影响人类发展的因素,就是影响整个社会怎么往前推进、怎么变化的因素,乍一看是政治,但政治下边其实是经济,而我们要更长远地看影响的因素,就会发现,发生作用更长久的那个因素是什么?是文化,比文化更长的呢?是自然条件。怎么理解?接着往下听,各位就能明白了。

这些分散在中华大地上的不同族群,因为生活在不同的地区,因地制宜,养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而这些生活方式也就凝结出了不同的文化特点。比如说在一万年前,在我们东北地区的那些人是什么生活方式?牧养,即放牧加养殖。注意,不是狩猎采集。牧养的人群常常会带着牧羊犬到原野上去照顾牛羊。到了晚上,这些人就凑在一起生一堆火,围着火住下来。于是,这些人就被称为“狄”,反犬旁加一个火。你看咱们中国的造字,从最开始就在模拟这种场景,换言之,我们中国的文字是从象形开始的。“狄”是什么意思?就是带着狗在火边上围坐的人群。“狄”字就是这么来的,描述了那些人当时的生活场景。“夷”就是携带长弓渔猎的人。上边一个箭,下边一个弓,中间一个人,这些背着弓渔猎的人就叫“夷”。

那在七八千年前呢?大家想想,今天的湖南、江西、长三角是江河湖泊众多的地区。于是,这里的人就学会了种植水稻。同样是在七八千年前,在中纬度的北方,人们学会了广泛地种植小米。种植小米的人群往往都有刀耕火种的习惯,也就是焚烧树林,然后在烧完的灰烬上种粮食。因为草木灰里边有丰富的氮、磷、钾。许先生说,这些人就可能被称为烈山氏(焚烧树林得名),或者叫神农。而且许先生还说,后世的周人的“周”,以及周朝的“周”字,就是田野的象形,说的就是种地的人。五六千年前,在山东半岛出现了大汶口文化,这也就是与烈山氏、神农氏这部分人相关的文化。大汶口文化的特征是,他们学会了烧制高温黑陶,重点是陶片上还出现了文字。


大概在四千年前,中国的北方迎来了寒冷时代。那个时候,大家都以农业、渔猎为生,如果天气冷了,种不出粮食就活不下去。大汶口文化分布在今天山东半岛和江苏北部一带,大汶口人就只能往南移,因为那边暖和,能种地,能种粮食,于是他们往南移,就在太湖周边和良渚文化融合了。大汶口文化有什么特征?他们会烧陶器,陶器上还有文字。今天紫砂壶哪儿的最出名?江苏宜兴。宜兴在哪儿?在太湖边上。你可以说,那里的紫砂壶出名是因为当地的泥好,但是烧制它们的技术却源于四五千年前。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解读文稿
喜欢这本书的人也在听
中国大历史400017513

中国大历史

吃下这块历史的压缩饼干,从浓缩中看中国文明的精华!
播放量185.88万
历史的观念400003105

历史的观念

是真是假?正邪难辨?历史真相大盘点!
播放量59.98万
孟子(上)400099475

孟子(上)

忽见小孩掉井里,你救不救?
播放量86.10万
给孩子的考古400134701

给孩子的考古

暑期带娃必看!怎么看书看展,才能给孩子“一眼万年”的眼界?
播放量36.91万
她们的唐朝400123741

她们的唐朝

争议?用才华回应!隋唐女性的大女主人生法则
播放量73.53万
选择帆书的理由
关于帆书
帆书是一个提供书籍精华解读的平台。
优势
实力
10年讲书历史,6500万书友信赖
省时
45分钟听懂一本好书
专业
各领域权威人士担任讲书人
丰富
超800本好书,覆盖心灵成长、亲子家庭、人文历史、职场生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