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考古





荐语
你将获得




主讲人

精彩选段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给孩子的考古》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书友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考古人许宏。
作为一名常年耕耘在田野第一线的资深考古学者,我曾经写过不少面向公众的考古科普作品,比如在咱们非凡精读馆讲过的《最早的中国》。但今年最新出版的这本书,对我来说可不是驾轻就熟,而是一个挑战和超越。那这究竟是一本什么书,为什么写起来这么难呢?这本书的名字就是《给孩子的考古》。
有朋友一听就会说:“那有啥?不就是给孩子们讲故事吗?”让您说着了,给孩子讲透一个有点冷门和神秘感的学科,在讲故事的同时,还要讲透其中的道理,恰恰是我们作为专业学者感到最不容易的地方。而且这本书,我自己给出的适宜的读者年龄段,是从九岁到九十九岁。它是给对自己和对人类仍然怀有好奇心的所有大小朋友的,因为考古的最大的功用,就是满足人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这本书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我会用四个问题来给大家讲考古的方方面面,包括何为考古、考古何来、为何考古、如何考古。也就是说,考古这门学科究竟是干什么的?它又是怎么来的?考古有什么用,能解决什么问题?以及大家可能最好奇、最关心的,也就是在人类的知识宝库中,哪些信息是考古人奉献的?众多考古发现背后,还有哪些待解之谜?在书中,我就会带您走进考古的世界,看看考古人是如何探知上古中国先民,乃至整个人类艰辛而辉煌的伟大历程的。
说到考古是什么,顾名思义,考古是对古代的考察研究。这个表述大差不差,但还不够全面。简单说来,第一,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只限于人,人类之外和人类诞生以前的事,不归考古管;第二,考古的“古”不限于古代,解释为“过去”应该比较合适;第三,考古是通过“物”,也就是物质遗存,来研究人类的过去。比如我们熟悉的陶罐、青铜器等等,都属于物质遗存。这就不同于像历史文献学那样,通过文字、文献来研究历史,或者是像文化人类学和语言学那样,通过当代人群来研究人类的兄弟学科。
下面我们就先来谈谈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有朋友说:“你既然是搞考古的,那么请帮我看看,这个是不是恐龙蛋?”我的回答是:“这可能是一枚恐龙蛋的化石,但它不是我们考古人的研究对象,你应该拿给古生物学家看看。”大家知道,恐龙是一种六千五百万年以前就已经灭绝了的古生物,而考古学是一门通过物质遗存来研究人类过去的学科。所以考古学研究的时间上限,就是人类的出现时间。
关于人类是什么时候在地球上出现的,大家目前还有争议。根据不同的定义,人类起源可以上溯到二百五十万年前、三百万年前、四百万年前,甚至七百万到八百万年前。这基本上就是最大限度了,这也是考古学的研究上限。
那么考古学研究的时间下限呢?最初,考古人把自己的研究范围限定在古代。比如1986年出版的权威著作《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就认为考古学的研究范围是古代,所以它与近代史、现代史是无关的。这本书就把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年代下限,定在明朝的灭亡,也就是距今三百多年前的公元1644年。但是现在,故宫博物院故宫考古研究所在故宫里边做的局部保护性发掘,主要是发掘明清时期的建筑遗存,收获很大。那么,这些清朝的建筑遗存,算不算考古学的研究范畴呢?显然,它们属于考古学的研究范畴。
如果说这还属于古代范畴的物质遗存,那么我们再看看考古人的继续“破圈”。
在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里边,存放着两千多件战争遗物以及大量其他物证,这些都是国家文物局组建的一支多方联合考古队勘探和发掘的成果。所以,考古学的研究下限可以是现代和当代的物质文化,比如二战时期的机场和炮台、冷战时期的电信设施、柏林墙碎块、泰坦尼克号上的遗物、郑州第二砂轮厂旧址、2001年垮塌的纽约双子塔原址等等,它们在考古人和文化遗产管理者眼中,当然都是重要的遗产。在考古学家眼里,过去的人们留下的什么都是宝,因为他们的野心是探求逝去的人类社会的一切。
那么我们为何要考古呢?说到为什么要研究考古,从实用的角度看,考古学实在是一门典型的“无用之学”。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爱好考古和历史是一件奢侈的事,而不是生活所必需的。但在今天,考古居然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成为热门学科,甚至有过热的倾向。那今天的人为什么会突然对考古这样一个冷门的学科感兴趣呢?作为一个考古学的从业者,我觉得可能有两个原因。
首先,考古是一门研究人类过去的学科,而自己的来历和童年的经历,一直是人类感兴趣的事。我觉得考古的第一项有用之处,就是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正是这种好奇心的驱使,才导致人类不断地探索未知的过去。可以说,考古就是源自对未知的人类过去的一种好奇。比如作为中国人,我们探寻“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中国又是怎么来的”,了解这些问题都是为了回答“我和我们要到哪里去”这样的人类终极问题。而历史和考古学的使命,就是研究人类的过去,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
此外,这种对于你自己和家庭的过往,甚至对整个人类过往的好奇心的满足,当然会丰富你的文化给养。人本来就是动物的一种,如果只满足于动物性层面的吃、喝、拉、撒、爱欲、繁衍,甚至功名利禄,你对考古和历史不感兴趣,也不了解,对你的生活都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有历史教养和文化教养的人,可能考古对你来说就不是“无用之学”了。
学考古的另一个作用,我想还有助于我们安顿身心。当我们在生活中产生困惑和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把视野扩展到数千年乃至上百万年以前,从空间上鸟瞰整个地球,放开视野,安定内心,身边的一些小事当然就会被看淡,从而可以获得一种释然、旷达的感觉。考古学在这个时候才变得有用。
总结起来,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鉴古知今,提升修养,安顿身心,走好当下和未来的路,这可能就是历史和考古学最基本,也是最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