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
荐语
你将获得
作者简介
精彩选段
读完本文约需3分钟
以下为《终身成长》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读书APP的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孔子追求“吾道一以贯之”,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为什么大家都这么愿意追求“一”?在我看来,“一”叫作“美德背后的美德”。
究竟是哪一个美德催生了所有世间一切美好的行为?我们过去在书中经常会提到彼得·德鲁克的一句名言:管理就是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人的善意。
但是,善意这个词显得太过笼统。究竟哪方面的善意才是我们需要去激发的?最终,我在今天的这本书里边找到了一个接近答案的答案。这本书叫作《终身成长》。
这本书的英文名字叫作Mindset,Mindset就是思维模式的意思。作者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她把所有的我们成功与否、我们的行为习惯、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我们的家庭、我们的事业如何最重要的要素都归结为,我们的两种思维模式。一种叫作固定型思维,一种叫作成长型思维,非常具有说服力。
【固定型思维的人在婚姻中常有的问题】
固定型思维的人在婚姻过程当中还会出现什么状况?比如说,有很多这种爱情鸡汤文,他告诉你,只要需要你努力的就说明它不属于你。这种说法教育出来的孩子很有可能嫁不出去。她会觉得这一切缘分都要天注定,你要让我努力不合适,竟然需要我努力。
但是如果你学过《幸福的婚姻》,你发现哪一段婚姻不是需要通过两个人不断地磨合逐渐地走到一起?作者是一位女士,她特有意思。
有一天,她跟她老公在家里边沙发上坐着,然后她老公突然说了一句话:“我需要更多的空间。”
这句话说出来以后,很多人开始严肃谈话的开篇,这个女孩坐在这边就已经进入到不断地幻想当中。她觉得,完了,终于来了,婚姻走到尽头了,我该怎么办?然后就开始想对策,想了好久都已经绝望了。
过了一会儿,她说,那就鼓起勇气谈谈吧,然后就问她老公:“你为什么需要更多空间?”
她老公说,太挤了,你往那边挪一点。两个人在沙发上坐太挤了。
所以,你会发现一个固定型思维的人连这一点点的提示都会觉得危险来了。如果你的婚姻一点都不需要努力,那你是生活在童话故事里,王子跟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没有这样的事,童话也就只敢写到这儿,再往后不敢写了。再往后写就是《怪物史莱克2》,就夫妻俩老打架就这样的结果。所以,要努力,努力才是成长型思维,这时候才能够把一个婚姻维系得更好。
第二个,就是他追求心有灵犀。早年间,我跟我老婆经常为这样的事吵架。我就说你有啥要求你说呀,你说出来我做不就完了。我老婆就不说,生气。
最后,甩出一句说,说了有什么意思。说出来有什么意思,她追求的是心有灵犀的感觉,但是这真的很难。
所以,人和人之间就算你们俩相亲相爱谈恋爱,热火朝天,天雷勾动地火这样的。但是,也总有不match的时候,因为我们是两个灵魂装在两个不同的肉体里边,你怎么能要求对方心有灵犀?所以,要学会磨合、学会沟通,学会关键对话,这都是我们书里所讲过的。
固定型思维的人会认为,婚姻当中如果存在问题,就表示着双方性格有缺陷,所以他经常会陷入绝望,经常要做出重大选择,动不动就要祭出离婚的利器等等。
还有人会说,“这不是我的错”。和伴侣竞争,是在婚姻中固定型思维的人最常做的事。
【怎样才能培养出成长型思维的孩子?】
那么,怎么样才能够培养出一个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呢?最重要的是两点。
第一点,要关注成长而非天赋。天赋并不重要,就算有细小的差别,但它并不重要。
第二个,可以批评,但要进行建设性批评。批评不是侮辱他,批评不是恐吓他,不是吓唬他,更不是动手打他。批评是建设性的,跟他一块儿商量怎么样做能够变得更好。
这两点归结起来是一回事,叫作不要评判而要去教导。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大量的父母会出现的情况,是用最差的方法去求最佳的结果。
什么叫作用最差的方法求最佳的结果呢?大量的父母有一个执念,说“我的孩子怎么算成功,考上清华北大才算成功,别的都不算”,所以,他根本不去顾念孩子的兴趣是什么,他将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自己想在哪方面努力。不管,你考不上这学校就不行,这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的父母。
当一个父母用这样的固定型思维去教育孩子的时候,你想追求的是一个成果,但是这个方法是最糟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