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本文约需4分钟
以下为《如何观看世界》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书友您好,欢迎和我们一起 多读一本书,我是祁林。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是美国著名学者尼古拉斯·米尔佐夫的《如何观看世界》,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小书。
它有趣在哪儿呢?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它讲了一个我们每天都在做,可以说非常熟悉但却未必了解的能力,这就是“观看”。我们想过没有,只要是一个正常人,我们每个人都能“观看”,却不能“不观看”,我们只要睁着眼睛就得不停地看,除非刻意闭上眼睛。但闭上眼睛又会发生什么呢?此刻,恐怕你的脑海中会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念头,伴随着这些念头的,是许许多多的可见的图像——这就是想象:我们想的还是那个能够看见的“ 象 ”。
就算是睡着了,只要是做梦——梦也是有图像的。画家陈丹青有一次也谈及“什么是观看”这个命题,他说了类似的意思。他用鲁迅的名作《阿Q正传》来解释这个问题,他说当阿Q知道自己被绑去“杀头”的时候,心里是有点害怕的,但他的两只眼睛还在到处看,那是一种“惘惘地看”,就是有一点伤心、有一点迷惑、漫无目的地到处乱看。这个时候,“看”是他的最后的权利了。
大家有没有意识到,“看”除了是权利(right)之外,它还是权力(power),前一个权利是right,也就是说,“看”是你拥有的一项利益,而第二个权力,是power,就是力量的“力”。
也就是说,看它还能够赋予我们一种力量。大家有没有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不自觉地感受到看作为一种“权利”和“权力”的作用。
比方说,当我们自己被别人看的时候,往往会觉得不舒服,因为当一个人看你的时候,你是被他当成“对象”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么用自己的目光怼回去,要么躲开别人的目光。有一个段子可能更能说明这个问题,那就是:
“你瞅啥?”
“瞅你咋滴!”
大家都明白吧?这种对话最后要么是打起来,要么是一方躲开,也就是说,要么是一种权利的对决,要么是一种权力的逃避。
那么,既然“看”这么重要,而我们则很少有意识,甚至去反思什么是“观看”,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也许阅读这本书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看”,进而思考如何才是正确的“看”。对,看有错误的看,有正确的看,可以说整本书都在探讨这个问题。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教授米尔佐夫,他是国际上著名的研究视觉文化的学者,他的几本关于视觉文化研究的书,在中国也已经出版,有兴趣的书友可以买来看一看。非常有趣,因为他写的书都比较好懂。简单地说,米尔佐夫就是一个研究观看问题的专家。
这本书的阅读难度并不高,书里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这本书既可以在夜总会里读,也可以在学术研讨会上读。大概说的是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的意思吧。在正式进入这本书之前,我觉得大家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或者说要意识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一个现象,就是“观看”和“拥有观看对象”之间的关系。
什么叫“观看”和“拥有”之间的关系呢?有一个场景大家可能很熟悉:两个小孩在地上同时发现了一个好玩的东西,他们很可能就会发生争抢,为了证明这件东西应该属于自己,他们大概率会说一句话“这是我先看到的”。你们看,看到了,就认为自己有资格拥有,可以说这就是根植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个坚固的执念,所谓“所见即所得”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原始人看到树上有一个苹果,第一反应就会想:这个苹果是我的。第二步才会去想:我是爬上树把这个苹果摘下来呢?还是用一个棍子把它打下来呢?还是我等一等让它自然掉落呢?但总之,这个苹果被我看到了,就是我的了。这个时候如果再有一个人过来想摘这颗苹果,那我可要和他争一争了。因为,他是后看到的,所以我比他更有权利得到这个苹果。
由此我想到,有另外一个成语我们也要重新理解一下,就是“眼高手低”。我们一般把这个词认为是贬义词,说一个人的能力配不上他的欲望。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我们会发现,可能得先“眼高”,你想达到的目标你得自己先“看到”,然后才有可能达到。
以下,我们将从三个方面:看自己,看世界,以及如何通过“观看”改变世界,来详细地谈谈这本书。通过解读这本书,我们力图破解人类观看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