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本文约需3分钟
以下为《好奇心》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读书APP的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各位好,我们今天要讲的这本书,对我们每一个人,包括我们的孩子,甚至我们整个人类未来教育,都会有特别大的影响,叫作《好奇心》。
我相信你们都会对好奇心比较有好奇心。这个书给我们揭示了特别多过去的盲点。比如说,我们对好奇心会有一个误解,你们有没有觉得小孩子的好奇心比我们大人多?不一定。因为一个小孩过了四岁以后,好奇心就开始衰减了。千万不要以为小孩子就一定比我们好奇,小孩子过了四岁以后,好奇心就开始衰减了。如果家长和老师没有给孩子足够好的引导的话,这个孩子会对周围的世界没有兴趣。
最典型的例子,是他们在英国的实验室里做的。就是小孩子不会说话的时候,都喜欢用手指“啊啊” 这样指。什么意思呢?他用指的这个动作来提问。他的意思就是这是什么?如果这个妈妈认真地回答他的问题,说这叫杯子,是喝水用的,然后说宝宝想喝水吗?你跟他这样互动,他就会更喜欢指,他会指很多别的东西,一个一个问这是什么,这个孩子的好奇心会被激发。
但是另外一组,他们做实验的时候,就让这个妈妈胡说,这孩子指着杯子,妈妈说这是盘子,然后说这个不能动,没人能用它,别碰,就是瞎说。或者妈妈不理他,就是孩子指了,妈妈不理,没反应。你会发现很奇怪,这些孩子慢慢地不指了。他见到很多别的不认识的东西,他都不会伸手指,他的好奇心在不断地减弱。
而且好奇心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天分,好奇心跟知识有着极大的关系。也就是说,好奇心是来自于知识的缺口。这个给我一个特别大的冲击,就是有时候你觉得你自己什么都懂,不需要知道很多东西,这个叫作“无知而快乐效应”。就是你没觉得自己有必要知道那个东西,或者你根本就不知道有那个东西存在。因为当你对一个事情完全无知的时候,你是丝毫提不起任何好奇心的。比如说咱们在一块儿聊英超,咱们是足球迷,聊英超,旁边的小姑娘完全不懂英超,会觉得聊英超干嘛?一点意思都没有。但是真正的足球迷就会觉得,这话题简直太有意思了,原因是她没有那个知识的缺口。
所以我就反思我们樊登读书所做的这个工作的意义。我们所讲的每一本书,实际上就是试图为大家在一个庞大的知识大块当中撕开一个缺口。
当一个人面对一个庞大的知识大块的时候,你是不会有动力去做它、研究它的。
比如我告诉你,你现在年纪也不小了,你该研究一下社会学了。我凭什么研究社会学?你会觉得社会学这个东西离我太远了,我干嘛需要研究它?它是一个知识的大块,没有意义。
但是如果我能够在这个大块里边撕出一个缺口来,然后让你知道了一本书讲的这个事,说这就是社会学,诶,有意思,我还想再往里面深入研究一点,你会越来越有兴趣。
所以好奇心跟我们的知识含量有着非常大的关系,越是知识多的人,好奇心有可能会变得越重,而不是学得越多越不好奇,越觉得一切都无所谓。我们从一个实验开始讲起,在一个实验室里边,他们专门教大猩猩学会一些东西,就是摁这个能得那个东西,摁那个能得这个东西,教那个大猩猩学会这套规则。然后那个母猩猩就怎么都学不会,每次都摁错。结果就发现一个天才的猩猩,这个猩猩名字叫坎吉,坎吉是这个母猩猩的儿子,它本来是作为一个小宠物在那里边玩的,没人训练它。结果坎吉很快就学会了,坎吉一会儿过来,看它妈不会摁,过来摁一下,然后它妈不会这个,它摁一下。就发现这个坎吉真的很聪明,它可能是所有这一群大猩猩里边最聪明的个体。
但是你知道坎吉从来不会做什么事吗?就是坎吉从来不会问,我为什么要摁这个东西?这就是猩猩和人的区别:最聪明的大猩猩也不会问为什么。所以大猩猩看到人们这样使劲地研究大猩猩,人在不断地研究大猩猩,但是大猩猩从来不研究人类,大猩猩也不想知道人类究竟为什么要研究我们。这就是人和其他所有动物区别的分界线,就是人会问为什么。我为什么要到这儿来?我将要到哪儿去?然后我能不能够不断地改进我的工具?人最了不起的地方就在这儿。
另外一个案例,让我们知道好奇心的意义。一个叫作劳埃德的人,劳埃德你们可能不熟,这个人是个电视制片人。但是他捧红的那个明星你们都认识,叫Mr.Bean,憨豆先生。你想想这人多厉害,所以年纪轻轻就已经成名了,很多人都知道他做了电视剧。结果到了四十多岁以后,他突然之间陷入了抑郁。就是做什么都不顺,然后他就开始抑郁,把自己封闭起来,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成。
在他病得越来越重的时候,有一天劳埃德突然觉得,我得读书。然后他就开始随便找本书就读。因为得抑郁症了,他已经对工作都放弃了,觉得什么也干不了了,所以逮到什么书看什么书。然后随着他不断地读这些乱七八糟的、各式各样的书,他的抑郁症好了。他越来越觉得自尊水平提高,越来越觉得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我怎么知道了这么多过去从来不知道的东西。
劳埃德读了这么多的书以后,回到电视台做了一档益智问答类的节目,又红了。而且他知道知识的缺口是多么可怕,是因为没有那个缺口,我们没有任何好奇心。但是当他为了治疗自己,开始用知识来救赎的时候,就看到了所有的知识都能带来幸福感。这两个故事让我们看到,好奇心的作用是多么的伟大,这是分界线的东西。
好奇心分两类。一类叫作消遣性好奇。什么叫消遣性好奇?你们每天刷抖音就叫消遣性好奇,就是觉得这挺好玩,这不错。你们关心别人的八卦,就是消遣性好奇。人人都有消遣性好奇,所以消遣性好奇是一种低层次的好奇水平,就是打发时间,就是觉得挺好玩。消遣性好奇在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喜新厌旧。就是我们觉得这个东西用腻了,我们换一个新的,这就是消遣性好奇。这个没什么了不起,不需要锻炼,几乎人人都有。当然,如果你真的抑郁了,对生活失去了兴趣,你可能连消遣性好奇都没有了。
另外一种好奇叫认识性好奇。认识性好奇就是对知识的理解和探索,就是我们需要用一定的脑力,我们需要让自己刻意地去动脑子去钻研、去学习,这个过程就是认识性好奇的过程。在过去,人们对于好奇心是排斥的。有一大段时期,我们叫黑暗的中世纪,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是圣·奥古斯丁说的。他说,上帝为有着好奇心的人打造了地狱。上帝为什么打造地狱呢?是给那些有好奇心的人准备的。你不是好奇吗?去那儿,有好多好玩的。
为什么人们会这么排斥好奇心?你们记不记得有一个故事叫“潘多拉魔盒”?潘多拉魔盒怎么放出来那么多怪物?因为好奇,就是因为你觉得这是啥玩意,打开看一下。你看,惹祸了。亚当和夏娃咋回事?好奇,想尝一下那智慧果什么味道。所以反对质疑、反对好奇、反对探索,那个时候所有的书籍全部都是为宗教准备的。你只能够读上帝的书,你只能够读《圣经》,而且普通人连读的资格都没有,只有教会的人才有资格读,才有资格解释。所以在过去,好奇心是被长期排斥的。
但实际上,好奇心是我们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第四驱动力。你知道前三个驱动力是什么吗?食物,性,还有,你要建房子。就是动物也要建房子,我们人就不断地买房。人是有第四大驱动力的,就是好奇心。正是因为有着好奇心这个驱动力,才使得人不仅仅满足于搭个土房子,而是盖起了摩天大楼,造出了高铁这样的东西。但是过去人们是排斥这件事情的。
同时,人本身也具备排斥好奇心的原始动力,这个叫作“认知吝啬鬼”。就是我们的大脑的习惯就是能不思考就不思考,大脑的习惯就是懒。为什么?因为大脑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让你活命,而不是为了让你求知。求知这件事情对我们的生命来讲没那么重要,活下去才最重要。但是你知道,动脑子很消耗能量。所以人类的大脑自我保护,它的办法就是尽量不要动脑子,这个叫“认知吝啬鬼”。
所以凡是具有认知吝啬鬼这种特性的就是一切解释听别人的,就是我想了解这个事,那你说说看,你告诉我网上怎么说的?我传个段子给你吧。你看,为什么我们在网上会有那么多没脑的段子传来传去,大家都会以为很有意思,连谣言都信,今天谁被抓了,明天谁倒霉了。就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判断,我们不愿意动脑子,不愿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去了解这件事情,进而就会产生一种状况,叫作“社会惰化”。
“社会惰化”就是大家都随大溜。这里边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就是一匹马拉车和很多匹马一块儿拉车,然后看使劲大小。你会发现,只要拉车的马一多,这些马都不使劲了,这叫“社会惰化”。拔河也是,一个人拔河和一群人拔河,你去测每个人出的力,小很多。你主观上都没有这个意识,你觉得,我为了团队,我要使劲,但实际上就是比你一个人拔的时候劲要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