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本文约需7分钟
以下为《王阳明大传》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读书APP的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很多网友都建议我讲讲王阳明。其实一开始我是很拒绝的,因为我觉得王阳明特别不好讲。他在中国历史上被人们称作“两个半完人”之一,两个半完人,那两个人是谁呢?一个是孔子,这是完人,一个是王阳明。还有半个完人是谁呢?是曾国藩。这半个完人已经是毛泽东、蒋介石他们共同的偶像。
王阳明是心学的开创者。他为什么能够被称作完人?我们过去都讲一个人厉害叫文武双全,他不是文武双全,他是文武双绝,就是他两件事都特别厉害。
他的文的一方面,我们待会儿会讲到,他创立了心学,开宗立派,把三教合一,有大量的信徒跟随他。在武的方面,王阳明打仗没有败绩,很多人把他列为中国历史上武将排名前十位的将军,他从来没有输过。而且他平宁王之乱,前后十来天,就搞定那么大一件事,举国上下都吓坏了,他去了十来天就整个灭掉了。我们待会儿会讲这个精彩的故事。所以这个人几乎在他的人生当中没有特别多会让人们觉得遗憾、失望的事,他从来不让别人失望。
日本人基本上都是靠学王阳明的东西坚持着自己的信念的。比如说有个特别著名的企业家,叫稻盛和夫,他就特别崇拜王阳明。包括现在我们中国大量的企业家其实都在学他的很多方法。究竟什么是心学?王阳明是怎么成长起来的?
我们今天就简短地给大家讲讲这三本书,叫《王阳明大传》。这是日本非常著名的学者冈田武彦写的。这个人是为王阳明而生的,他一生当中就研究王阳明,研究得特别透彻。他在有生之年来过中国很多次,把王阳明所有走过的地方全部都细致地考察了一遍,然后根据史料写出了这本呕心沥血的《王阳明大传》,所以这本书写得非常严谨。写完这个大传以后,老先生就去世了。
那你说,这么厚的一本书,我怎么能用四十五分钟把它讲明白呢?我们主要讲这里边的故事,我把他怎么和各个学派论争、怎么去跟学生对话的那些东西大致删掉了一些,留了一些精华,就是我们普通人需要知道的很多精华都留在里边。
王阳明生于1472年阴历的9月30号。他的爸爸叫龙山公,龙山公当年是状元,所以很厉害。王阳明的祖上也特别牛,最早可以追溯到大家听说过的王祥,就是《二十四孝》里边卧冰求鱼的那个人。他妈想吃鱼,但冬天没法吃,他就自己趴在冰上,等着冰融化了再捞鱼吃。这个卧冰求鱼的王祥就是他的先祖。还包括王羲之,也是他们先祖当中的旁支,总之是有关系的。
王阳明出生的时候,根据书上写,中国古代的书里面也有很多不太理性的成分,但也难保是真的,就是他的祖母梦见一个仙人乘着祥云而来,抱了一个小孩,说,孩子给你。她醒来以后,儿媳妇就生孩子了,就是生了王阳明。后来他们家给孩子起名,叫王云吧,因为有云彩,所以给他起名叫王云。
结果这个王云生下来以后,一直到五岁都不说话。有人说,这个孩子别是傻子吧?后来有一天,有一个游方和尚,这个跟《红楼梦》有点像,这个和尚走到他们家门口,拿手摸着王云的脑袋说,好一个孩儿,可惜说破了。这话什么意思呢?天机被你说破了,你这个名字起得有点过分,你怎么能把云这个事说出来?不能说。
然后他的祖父一听,王云这个名字可能起得过分了,然后回家改名,叫王守仁。王守仁这个名字一改,王云立刻就会说话了,而且连诗都会作了。这特别牛,九岁就开始跟大人写诗了。这就是神童,没办法。所以王阳明在小的时候,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一个孩子。
他是继母养大的。他的亲生妈妈很早就去世了,他的继母对他不好,老欺负他、揍他。王阳明跟别的小孩不一样,他不忍气吞声,他也不学王祥卧冰求鱼,不是那么孝顺。他去找来一个巫婆,跟巫婆嘱咐了几句,给巫婆五钱银子,又到山上逮了一只大怪鸟,把怪鸟悄悄塞到他后妈的被子里边。然后他后妈回家一翻被子,这只鸟就飞出来了。在中国古代,野鸟入室代表着不祥的预兆,就是一个野鸟飞进房间里,还钻到被子里去了,这是个特别不祥的预兆。
所以这个后妈就吓坏了,说,这怎么办?王云就在旁边说,不如咱们找一个巫医来问一问,找一个懂的人问问。于是就去把那个巫婆找来了。找来了以后,那个巫婆就是被鬼上身了的那种感觉,说,你对我儿子不好,我就回来找你了,你得给我想办法解决。就是吓唬他那后妈。从此以后,他的后妈就不敢对他不好了。
这就是我们说,这个孩子从小就喜欢施计谋。但是类似的故事有很多,因为王阳明也是有争议的人,有很多人说不喜欢他,因为他太喜欢用计。他在打仗的时候,真是骗了不少人,把人家山里边的匪徒骗得一愣一愣的,没有什么信誉。
但是你要知道,孔子也干过这样的事。孔子在“绝粮于陈蔡”的时候出跑,被别人围住了,说要杀他。他就跟别人讲,我是孔子。匪徒说,那行,我可以不杀你。我知道,你很有名,你是个有知识的人。你可以走,但是你得向我保证,你发誓,你不能举报我。你走就走,别举报我就行。孔子说,行,我发誓,我不举报你。然后往前一走,碰到魏国军队,孔子马上说,那边有盗贼,你快去抓。
旁边的学生说,夫子,你这样不好吧?你答应人家不举报的,你怎么突然这样?夫子说如果一个人光讲信用,一天到晚“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这只是一个稍微有点原则的小人而已,这不是君子所为。君子做事是要有原则的,这个人是盗贼,你就不要跟盗贼讲信誉。那个学生就傻了。
所以王阳明他从小脑子就特别灵活,他喜欢钻研各种各样的计谋。接下来就慢慢长大,一路上都很棒、很聪明,家里面也有钱,因为他爸爸是状元公。
王阳明在十五岁左右的时候,有一段五溺的时期。什么叫五溺时期?溺就是溺水的溺。就是一个年轻人也有可能找不到方向。王阳明就属于找不到方向,他先后学了五样东西。
先学什么呢?他首先学的是侠客精神。他想当个大侠,经常在家里练剑、耍剑、射箭,就干这些。射箭后来还用上了,打仗的时候还经常用。后来他又学侠客,学了一段呢,他觉得这玩意儿没劲,这玩意儿是闯江湖的,没意思。他说,我要打仗。要打仗怎么办呢?骑马,要学骑射。这是练武。练了一段武,他觉得成一介武夫好像也不行,于是他就学词章,觉得李白那套东西挺好的,就学李白、杜甫、苏东坡的这些词章,所以王阳明写诗很厉害。
词章学了一段,也觉得没意思,然后就开始学神仙。他有很多道士朋友,他跟很多老道成为朋友,学习打坐。最夸张的是他十七岁结婚那天,结婚当天这哥们突然溜出去,就是人家在结婚,他就往出走。走到一个铁柱道观里边,有一个老道坐在那儿,状态特别好。他就跟老道聊天。老道说,你也坐坐。一坐就进去了,然后一直坐到天黑都没有回家。当天晚上洞房花烛夜,他等于没在家里待。他岳父就派人出来找,找了半天才找到他。他在那个铁柱观一直坐了整夜,打坐入定。后来那个老道还跟他讲,二十年后,咱们必于海上相见。就是今天咱们就到这儿,二十年后咱们还能见面。所以他学了一段神仙之术。
最后发现神仙之术也不能解决问题,他又学佛教,就是去参禅悟道。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诗句,就是有一次,王阳明到一个寺庙里边去。那寺庙里边有个房间关着门,都不让人进。王阳明说,这个房间我想进去看看。你看,他很奇怪,他非要进这个房间去。他是太守,旁边的人说,太守,你别进,这个屋子好多年都不让人进,里边是一个僧人的尸体,他坐化了。王阳明说,我就想进去看看,我觉得这个地方特熟悉,有亲切感。
既然太守要去,那就去呗。他就推门进去了。进去后,里边真的是一个坐化的和尚。然后面前写了一首诗,说什么呢?五十年前王守仁,推门还是关门人。五十年还是四十年,我忘了。总之意思是这个坐化的人就是上一辈子的他,他上一辈子是个和尚,这一辈子才做这么大的官等等。当然,这是野史。总之,他和佛教也有非常深的渊源。
那五溺,就是我们今天看到很多孩子,我们经常会觉得,你怎么会玩摇滚乐呢?然后父母就跳出来骂他,你不要玩摇滚乐。你怎么会跑去拍微电影?拍微电影没前途。父母就会说你这个没前途。连王阳明这样的天纵英才,他都会在五个方向上不断地选择、不断地放弃,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让我们的孩子选一选,让我们的孩子去尝试一下到底哪一个是最适合他的东西呢?
那么扭转王阳明人生命运的机会来自哪儿呢?十八岁那年,他去江西上饶拜访了一个大儒。这个大儒叫娄谅,娄谅应该是程朱理学的继承人之一,是里程碑式的人物。娄谅跟王阳明谈话,具体谈了些什么咱们不知道,但是有一句话特别重要。娄谅告诉王阳明一句话,他说,“圣人必可学而至”。
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圣人也是人,圣人也可以学。“圣人必可学而至”,这句话一下子让王阳明坚定了信心,说我的目标不是佛老,我的目标不是骑射,也不是成为李白,我的目标是要做圣人。他的目标是要学孔子,要做圣人。所以孔孟从此成为他心中的偶像,他就一直在学着他们。
他年轻的时候特别好学。他学朱熹格物,朱熹经常说,“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就是所有道理都蕴含在草木当中,你只要把这一个物给格透了,这个世界的原理你就搞明白了。其实咱们今天应该怎么理解这话呢?佛教里边经常讲“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葱葱翠竹,皆是法身”,这种就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这是禅宗里的概念,就是认为自然界的道蕴含在每一个东西当中。
包括别人问庄子,道在哪里?他说,道在瓦砾。瓦砾就是那些破石头。这个有点低吧,道在哪里?道在稗秕。就是说,在没用的稻谷壳里。你越说越不像话了,道在哪里?道在便溺。屎堆里边就有道,你要格物就格那屎堆就行了。这个是有道理的,因为自然界造万物的时候,已经把原理——道放进去了。
所以王阳明和他的一个朋友,两个人特逗,就找了一丛竹子,说咱俩今天开始格竹子。十几岁的小孩就格竹子,盯着那个竹子看,就一直看,不干别的事,格出一个道理来。格了四天,那哥们倒下了。那哥们说,我受不了,然后就倒下,不行了,说格物这玩意儿学不了。王阳明又坚持,坚持了七天,差点死了,整个身体快崩溃了,啥也没格明白。然后他觉得朱熹这套东西不行,就向外求,在外面的东西里寻找事物的道理,王阳明觉得这事太费劲,做不到。
这个时候他开始准备科举考试了。他在大概十八岁的时候见了娄谅,二十一岁的时候回去考试,乡试就中举了。中了举人以后就要去参加会试。会试是每三年举办一次,会试如果成功了,如果被录取了的话,就可以去参加殿试。殿试就是皇帝亲自来选,皇帝亲自选完了以后就出现了状元、榜眼、探花、状元及第、进士及第。所以从举人到进士是一个非常高的门槛。
因为他十八岁就去了京城,他爸爸在北京当官,他是在京城的官宦子弟。结果二十一岁中举,二十二岁会试失败。失败之后,人家让他作《来科状元赋》。当朝宰相安慰他,然后说,作个《来科状元赋》,他就作了。之后就引起周围人的嘀咕,这小子现在就这么狂,将来如果厉害了,还了得?
他二十五岁再去考的时候,又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