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书
王阳明哲学
王阳明哲学
主讲人:樊登
4.9
2017.01.21上新
荐语
关于王阳明先生,我们在《王阳明》大传里做了详细的介绍,我们知道他被誉为我国历史上二个半完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半个)之一;儒家的四大圣人(孔孟朱王)之一;近500年来中国最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也就是自阳明先生以降,无出其右等等。当然与阳明先生的百战百胜的赫赫战功相比,令他名垂青史的是他创立的心学体系。我们都听说过“致良知”、“知行合一”,但这些概念究竟讲得是什么,它们跟以前的儒学、甚至佛老有什么关联,恐怕是众说纷纭,乃至越说越糊涂。《王阳明哲学》对王阳明哲学的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对王阳明思想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了细致的论证考察,以翔实的资料为世人呈现真实的王阳明哲学思想和整体风貌。
你将获得
了解王阳明思想的变化
领会王阳明思想真正的哲学含义
掌握王阳明思想,更好地融入世俗社会
作者简介
蔡仁厚
新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
蔡仁厚为新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 师承当代儒学大师牟宗三先生之门逾四十年。历任台湾各大学教授,哲学研究所所长等,蔡仁厚先生对先秦儒学、宋明理学、中国哲学史有极深厚地研究,著有《孔孟荀哲学》、《孔门弟子志行考述》、《墨家哲学》、《中国哲学史大纲》、《宋明理学》(北宋篇、南宋篇)、《王阳明哲学》、《新儒家的精神方向》等书。
精彩选段
阳明讲学的宗旨是“致良知”。但致良知不是一句言谈,亦不是一种论说,而是真切的道德实践功夫。而道德实践的目的是“立己立人”“成己成物”,所以阳明的良知之学是成德之教,是圣贤学问。
..........
我亦相信渐次磨勘,熟而生巧,将来总有孤明自发之时。若终未能,则是力有不及,亦无可悔。
..........
人不重生便永远只是个凡夫俗子,纵然出将入相,也仍然算不得第一等人、第一等事。
..........
注:上述页码为句子在实体书中所在的页码。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思维导图

读完本文约需7分钟


以下为《王阳明哲学》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读书APP的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之前咱们讲过《王阳明大传》,没有讲过瘾,为什么呢?那里边全是故事,等于我们用那本书把王阳明整个人生的经历介绍了一遍。但是很多书友也反映,没有好好地讲王阳明的哲学含义。后来我就去找,找来找去,找到了一本特别棒的书,叫作《王阳明哲学》。这本书的作者是蔡仁厚先生,蔡仁厚先生是牟宗三先生的学生,他们师徒都是研究王阳明的高手。


这本书里边,我才算真的明白了王阳明。之前对王阳明有很多误解,我一直以为王阳明其实是佛老的一种变体,就是他参禅悟道,他所说的很多东西跟佛教真的很像。比如他说,人人心中自有一个仲尼在,就好像佛祖说的,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他天泉证道的时候说,一个是给利根器的人准备的,一个是给普通人准备的,这就很像禅宗所讲的渐宗和顿宗的区别。所以我总觉得王阳明是学佛学的时间长了以后,把它包装成了一个新的样子,没有看出他和禅宗的根本区别。


但是在这本书里边我才明白,最核心的王阳明的确不是佛教,王阳明是非常正宗的儒家。那根本是什么呢?在于薄厚的不同。要想了解王阳明,必须得对《大学》《中庸》非常熟悉。在《大学》里边有一句话,叫“其所厚者薄,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就是人和人之间是有一个薄厚的关系。王阳明的一个学生曾经问过他,大人与物同体,如何《大学》又说个厚薄?同体是什么意思呢?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就是同体。就是我们能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能够像对待自己一样去对待别人,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身边其他的人,这种叫作同体。


但是为什么讲同体的时候,《大学》里边要讲一个薄厚呢?把这个东西搞明白,你就了解了儒家和佛家最根本的分界线。王阳明说,最重要的就是爱得有等差。这是一个天理,就是天理当中就注定了是有差别的。你对你的父亲就要比对其它的老人要好一点,你对其它的人就要比对其它的动物要好一点,你对动物呢,就要比对植物可能要好一点,你对自己人就比对敌人要好一点,这个东西是天理。所以如果没有这么一个秩序的话,这个社会就乱了。所以儒家特别讲究的是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有厚薄才会有秩序,有了这个秩序以后你才会发现,这个社会能够结构在一起。


但是佛家所倡导的是无分别,不但人和人无分别,人和动物也无分别。无分别心当然是一个非常高的境界,你真的能做到这一点,你会发现,真的心无挂碍,特别轻松。但是你在这个社会上,你是很难在这么一个明明有着等级、明明有着秩序的社会上去生活、去生存的。所以你看,很多修佛的人都出家,出家就是我不在这个社会上待着。但是要在这个社会上去维持这么一个秩序,维持这么一套游戏规则,儒家的东西可能会更管用一点。


薄厚和同体之间还有一个界限。那你说我什么都讲薄厚,好啦,我对我比对我爸爸更好。王阳明说,这就过分了。就是如果一个人在吾身和亲亲之间,就是我和我的亲人之间再去分薄厚,便是不仁。所以你看,为什么中庸之道很难把握?一方面要有薄厚,但是一方面要有同体。


我们举一个例子,就是孟子批评杨朱和墨子那一段。大家都听我讲过:“杨朱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咱们仔细地分析一下,杨朱自私,他说“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他是一个纯粹为我的这么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是只知薄厚之分,不知同体之意,他只知道薄厚是个道理,但他不知道同体同样非常重要。而到了墨子这边呢?他只知道同体之意,但是不去管薄厚之理。所以这两个人一个偏重于薄厚,一个偏重于同体,就变成了两个极端,这就不是中庸之道。所以当你能够把中庸之道搞明白,你才能够真的明白王阳明为什么说“天理本来自在”,就是这个东西就在那儿。“良知自在人心”,而这个良知自在人心其实就是天理所在。


这次我们不讲王阳明的故事,你们如果想了解故事的话,参看《王阳明大传》。我们就直接讲他的理论。王阳明的学术发展分成前三变和后三变。什么叫前三变?就是大概18岁到37岁这中间,有三次质的变化。第一次,18岁的时候,当他拜访过娄谅以后,认为“圣人必可学而至”。这时候他首先是泛滥于词章,然后研究格物致知的道理,每天格竹子,格到自己头疼,格不出任何东西来。这是向外使力的第一个阶段。


然后接下来出入佛老,就是他喜欢跟道士、跟和尚待在一块儿。甚至有一段时间,王阳明都已经修炼到据说是开了神通了,他在洞中打坐,他会告诉童子,有几个朋友来看我,你去接他们一下,这种事都有。但是王阳明后来觉得这些事没意思,尤其是他在寺庙里面呆着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特别思念自己的父亲和祖母,因为他的母亲去世得很早,他特别思念自己的父亲和祖母。


他就觉得不对,他说我这个境界修炼得不够,我怎么练了这么久我还是放不下呢?还是思念我的祖母,这怎么回事?后来王阳明突然觉得,假如我连这个念头就断掉的话,假如我连祖母和父亲都可以不思念的话,这个就坏了人伦大体。


所以有一次,他在寺庙里边看到一个和尚在那儿念经,然后王阳明过去就棒喝了一声说,你口巴巴地念个什么?然后那和尚吓一跳,他给他当头棒喝。后来那个王阳明就问那个和尚,你的母亲还在不在?和尚说,母亲还在。想不想你的母亲?和尚说,一直都在想,一直都在想,要哭。哭还不回去?然后那个和尚赶紧走了,就被他骂得回家去了。


所以当王阳明出入了佛老这一段以后,他对佛老的理论其实掌握得是非常多的,他其实是一个很有慧根的人。但是他会觉得,不能够把这点东西都断掉,就是薄厚不能够一点都没有。这是第二个阶段。


然后到第三个阶段,就是37岁龙场悟道的时候。龙场悟道是他被大太监刘瑾迫害,然后发配到了贵州龙场,自己在那个地方帮助周围的人教学啊什么的。然后每天晚上一个人坐那儿慢慢地想,就很像佛祖坐在菩提树下不断证悟的过程。那一刻他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叫作“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就是圣人之道在我的本性当中就已经足够了,就有了。你看这话像不像佛祖悟道的那一刻?“噫哉,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然后佛祖接着说,“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就是被遮蔽了。而王阳明接着说,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以前老在竹子里边格,老在外头的东西上面格,错了,这事不对。


你看一下王阳明的理论,你会发现,他是真正接续了孟子血脉的人。孔子传到孟子,对吧?然后陆象山,王阳明,这是一路人。为什么呢?陆象山讲过“六经皆我注脚”,这话听起来好狂啊,说六经皆是给我做注脚的。不是一句狂话,这句话是一句老实话。为什么叫老实话呢?就是“千言万语,本心人体多方印证而已。”就是六经说了那么多的话,其实就是对我们本心人体的一个多方的印证。


不信你看啊,孔子说的人就是这个心体,对吧?到了孟子这儿变成性善,到了《大学》《中庸》里边是诚,是忠和,是慎独,还有明明德,这些东西都是心的本体的一些不同的说法。然后用《诗经》来教的话呢,叫作温柔敦厚,用《易经》来教的话,叫作穷神知化,然后用《礼记》来教,叫作礼义大学,然后亲亲尊尊,所有的这些东西都不能脱离我们的主体,就是心。因此陆象山说,六经皆我注脚,这话是一句证悟了以后的老实话。


这是王学的前三变,从词章到佛老,然后到龙场悟道。这三变是性质的变化,就是每一次都调整了一个巨大的方向。然后接下来从37岁以后,就是37岁到45岁这一段时间,他在不断地“默坐澄心”,这是后三变的第一段。后三变的第一段是什么呢?首先是默坐澄心,就是每天静静地打坐。为什么?王阳明从贵州回到了内陆以后,身体很糟糕,所以他为了调养身体,每天静坐。


这个过程当中最主要的一件事,是你要能够分辨真我和假我。什么是真我?真我是本心、真体。就是我们经常会说,少一些私意。什么叫私意啊?我喜欢拿演讲举例子,就是有人问我说,樊老师,为什么我上台演讲总是紧张?我说上台演讲紧张就是私意泛滥。就是你心中充满着对于自己的关心,你心中充满着我讲的好不好,别人会怎么看我?当你私意泛滥的时候,你不是凭借着本有应该的表现去做这件事情,而是想歪了,脑子里面在想的是跟此刻本该具足的实体无关的东西,你会发现你根本心不在焉。这就是私意泛滥。


甚至一个王阳明的学生,孩子生病了,然后就非常焦虑,很痛苦,坐卧不宁。然后这时候王阳明就告诉他说,孩子生病了,父母觉得很难过,这是人之常情,这个符合天理,没问题。但是如果这个痛苦过分了,这就是私意在了。就是当你已经痛苦到六神无主的时候,说明你的私意太多。


在那个阶段,大概就是三十多岁,三十八九岁一直到四十岁、四十五岁左右的时候,王阳明所倡导的是静坐澄心,然后让自己慢慢地去首先分辨哪个是真我,哪个是假我。这个阶段有点像什么呢?像我们初学者在学正念的时候,我们要经常提醒自己说,我在不在正念当中?观察自己,做自己的观察者。所以这是后三变的第一个阶段。


然后第二个阶段呢,是发生在四十五岁到五十岁左右,这个时候王阳明的人生当中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折,就是他要去干活的,他要去平匪乱。王阳明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一个理论就是致良知。什么叫致良知?就是当他经过了前面那么多的修炼以后,他时时刻刻能够分辨什么是真我,什么是假我的时候,致良知就是把它一贯下去。致就是推致和扩充的意思,就是你能够把良知放在时时刻刻的每一件事当中去处理,也就是一行禅师最后能够做到时时都处在正念当中的那个时候。你看,我又把佛家的东西跟王阳明扯在一起,说真的,逻辑结构上非常像,但是那个根是不一样的。


致良知的里边呢,第一个阶段是主客体不再分裂,就是王阳明这时候提出“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你看,比刚才那个默坐澄心要高一级了。默不假坐,就是如果我希望自己安静,我不需要坐,我走路也能安静,我跟别人说话也能安静,我的心时刻都是在静中的。然后心不待澄,就是我的心不需要坐在那儿才能够慢慢地沉淀,我的心永远都是定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就是,什么是良知?《中庸》里面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就是“中”和“和”。那么未发、已发没有先后之分,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这个未发和已发之间已经没有先后之分了。然后“未发之中,发而中节之和”,这就是良知。


这话太难懂了。“未发之中”,用我的俗话讲,就是能够特别容易地找到合适的那个点。就好像打太极拳,我跟一个太极高手曾经聊过,就是打太极拳两个人推来推去,推手推什么呢?他们在找点,就是推的过程当中找对方身上的那个支点到底在哪儿。无论你的身体多么复杂,你总有一个力是你的那个核心的点,找着那个合适的点,轻轻一敲,这个人就飞出去。


这就是找点的过程。因此“未发之中”就是,我喜怒哀乐之未发的那一刻,其实我是知道那个中在哪的。只要一发就中节,“发而皆中节”,一出手就合适,这就是中庸之道。而这个东西就是良知,你能够找到这种符合天理的东西,天理即良知,这就是良知。良知不是我们简单理解的对和错之分,甚至有人提出良知可能没有对错之分,这是另外一派的观点。


有人说,做贼的人也有良知吗?王阳明说,做贼的人当然有良知。为什么?你不信,你当面骂他是贼,他也生气啊。你骂他是贼,他也生气,说明什么呢?说明他自己心中知道做贼是不对的,只是他自己遮蔽了,因为我现在要钱,我先要过好日子,所以我去做贼。他用欲望、用习气遮蔽住了自己本有的这个良知之后,就会做出各种各样出格的事情。而作为一个有追求的人,作为一个想要接续圣人之道的人,你是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发而皆中节”的那个中和的点的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解读文稿
喜欢这本书的人也在听
王阳明大传(全三册)
王阳明大传(全三册)
“不朽”也需要有人懂,王阳明的传奇人生等你来发现
播放量1940.29万
万古江河
万古江河
一口气听完中国史,一本书塑造身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播放量1863.01万
苏东坡传
苏东坡传
大江东去,老夫犹在你心
播放量2590.49万
生活的哲学
生活的哲学
在12位杰出哲学家的指引下,发现生活之本,遇见人生之美
播放量1646.72万
中国哲学简史(上)
中国哲学简史(上)
畅销全球半世纪的中国哲学入门书
播放量986.90万
选择帆书的理由
关于帆书
帆书是一个提供书籍精华解读的平台。
优势
实力
10年讲书历史,6500万书友信赖
省时
45分钟听懂一本好书
专业
各领域权威人士担任讲书人
丰富
超800本好书,覆盖心灵成长、亲子家庭、人文历史、职场生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