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本文约6分钟
以下为《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音视频文稿的部分内容,购买本书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本书叫《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
《教父》的电影里有这样一句话: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你会不会也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人总能把握事情的本质,一眼就看出问题的关键,拿到一件事就非常迅速地给出正确的答案?而我们苦思冥想,却总是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
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就在于深度思考。深度思考不仅是想想而已,它要求我们把事情想透彻,想清楚它之所以产生的所有环节,找到问题产生的最重要的那点,然后击破它。
比如,你是一家检测仪制造商的CEO,现在有两种产品方案摆在你面前,一个方案设计让人眼前一亮,包装独特;另一个方案样式粗糙简单,但我们看得见配管、传感器之类的内部构造。这两种方案,性能、成本、售价都差不多,如果你打算长期发展这个产品,想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你觉得哪一个方案胜面更大呢?
事实证明,是样式简单粗糙的这个方案让企业发展更好。
表面上,这是一个产品设计问题,人很容易想到:哪个设计好就选哪个,所以很多人会选包装好的那个方案。但是,这个问题最重要的那一点是什么?
是这个东西卖给谁?买方,他们想要的是什么?
谁会去买检测仪呢?企业。企业才要检测。那他们会在意检测仪好看还是不好看么?不会,检测流程又不对外,关键是要检测得准,而且最好让操作的人直观感受到它检测得准,对吧?那这个时候,看得见配管、传感器,就是会让买家觉得这个机器更靠谱。
所以,第二种方案更好。但这里其实你要做的不是选方案,而是判断出关键的问题,然后想出最合适的思路。
这种找出本质和关键的思考,就是我们说的深度思考。那怎么做呢?书里给到我们一个找寻本质的公式:本质=模型×动力机制。
接下来要讲的这部分有点抽象,大家准备好纸和笔,我们来看看模型和动力机制到底是什么。
模型,是说我们看事情的时候不能只看到眼前这一件事,而是要看到这件事到底是怎么产生的结构。
为什么要强调“结构”?举个例子,这季度我们公司的销量增加了,大家都很开心,然后复盘,为什么销量能增加,因为我们增加了广告投入,好像就找到了原因,下季度就继续多投入广告就好了。
但如果我们从“结构”出发,就发现这个原因不足以说服我们,我们就会接着问:那为什么会想到增加广告投入呢?这时候就会发现,是因为对手公司这样做了,而对手公司的销量也增加了。而如果对手公司也看到我们因为提高广告收入而销量增加的话,他们是不是也会进一步加码广告投入?
大家可以在纸上画一下,这样就会变成: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和对手公司都会在广告投入上持续加码,就会逐渐发展成广告战。
看清楚了这样的结构,我们就知道,不能把筹码押在广告投入上,要从其它的地方增强竞争力。这就会和只是随便想想的做法(也就是之前说的,下季度持续投入广告),得出截然不同的答案。
所以,模型是什么呢?模型就是找到现象背后的整个结构,这个结构包括构成要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有透过单一的、个体的事件,把事件背后的模型拎出来,我们看事情才能看得明白。
好,弄明白了模型,你就成功了一大半了,另外一小半是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的概念相对好理解一点,它就是把模型放进时间轴里,沿着时间轴去观察模型。比如上面那个模型,一直持续下去的结果就是:两家公司互相比谁的广告投入更高,双方的广告投入就会一直交替增长。
这种互相竞争的模型也适用于价格战,双方比谁让利更多,谁的价格更低,如果其中一方不能踩下刹车,最后双方都会精疲力竭。
这就是模型和动力机制。模型,就是把具体的事件背后,这件事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抽象结构拎出来;动力机制,就是把这个结构放进时间轴里,沿着时间轴去观察它未来的变化,和最终走向的结果。
把抽象结构抓出来,不只关注眼前这一件事儿,能让我们思考得更深,把这个抽象结构放进长长的时间轴里,看发展看未来,能让我们思考得更广,思考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我们就更容易接近问题的本质。
抓住了本质,我们也就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