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走出思维泥潭》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讲书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这是一本我希望自己在上大学的时候就读过的书,叫作《走出思维泥潭》。
但是很可惜,我当时没读过这本书。所以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凡是遇到科研问题,都比较挠头。我们还问老师说应该写成什么结构,老师说首先要会写文献综述。好多像我一样不会写论文的学生,会把文献综述写得特别特别地长。因为这样做,字数就凑够了。实际上真的是浪费了很多时间。
这本书实际上是告诉我们如何激发科学创新当中的奇思妙想。假如大学生或者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能够读一读这本书,那么对于我们在生活中用创意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去发现很多新的规律、去突破很多过去的范式,都会有巨大的帮助。
这本书是美国科学院的一位院士写的。它的译者是中科院空间所的赵军博士,审校的人是丁奎岭院士,他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常务副校长。白春礼院士还专门为这本书做了推荐,可见它的重要性。
我读完这本书以后最大的感受,是它综合了我过去想讲的两本非常重要的书的观点。一本是托马斯·库恩写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另一本是我经常提到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两本书我都很想讲,但因为它们的内容都太专业、太难,所以我一直犹豫要不要讲,后来就没有讲。
结果这本书正好把这两本书里的精华部分,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了一起。所以你读完了这本书以后,相当于了解了科学革命的范式结构,也了解了隐喻对我们整个思维方式的影响和局限。
如果想要研究创新,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个叫作“认知框架”的东西。什么叫认知框架呢?我之前讲过一本书叫《世界观》。这本书告诉我们,人类过去是“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当我们生活在“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之下,我们的认知框架就是“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天上的部分都是完美的。所有完美的东西,都是按照正圆形的轨道在运转的” 。如果在那个时候,有人离经叛道地提出来说:“不对,地球不是中心,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那么这个人可能会被烧死,这就是认知框架对我们产生的影响。
认知框架中一个重要的词叫“范式”。什么是范式呢?范式是一系列紧密相连的预期。当我们对很多事情有了范式以后,即使不做更多关于细节的讨论,我们也能够在这些事情上达成一致,得出一个相同的结果。
拥有范式的好处是什么呢?比如我们都学过牛顿力学,那么你只需要说“那是一个杠杆”这句话,对方就会明白你说的是什么意思。但假如没有这套范式,那你想要解释为什么压水机能够把水从地底下压出来,就得解释半天。这就是范式的好处。范式可以提高效率,它可以形成科学界的预期和公众的预期。
但是范式也有它的问题。就是一旦形成了一定的范式以后,它就会很难被打破。当你陷入一个范式当中而不自知的时候,就形成了我们固化的思维。
范式的特点有三个。第一个就是认知框架不是永恒的,它会随着时间和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没有一个认知框架确定了以后就不能动了。假如它不动了,就意味着我们找到了真理。当我们找到绝对真理的时候,认知框架可能是一个不动的东西,但问题是没有这样的机会。
范式的第二个特点,是打破它会激起一个人强烈的情绪波动。一旦你要去挑战一些人的认知框架和范式,就会激起他们情绪上的强烈波动。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我现在觉得应该拆掉城市里所有的红绿灯。当你说出这么一句话的时候,你会发现所有人的眼睛都瞪直了。大家会说:“啊!开玩笑!那不就乱成一锅粥了吗?”
所以说,范式的第二个特点很有意思,就是只要你打破它,就会引起人们强烈的情绪波动,像布鲁诺这样的人会被烧死,伽利略会被判终身监禁,就是因为这个道理。范式是一个逻辑和情感的混合体。我们不要觉得范式出现在科学领域当中,我们就认为它是一个逻辑的名词,它其实是逻辑和情感的混合体。一旦你接纳了一个范式,就很难接纳新的东西。
范式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具有约束性。当你有了这么一套范式,你思考问题的时候就会被约束住。当你看到地球上的东西,你都认为是重力把它们压在那里。这是因为你接受了牛顿力学体系,你才会相信有重力的存在。但如果你的范式能够被突破,不接受牛顿力学的这套框架,而是换了爱因斯坦的框架,你就会发现是巨大的质量所造成的周围时空的扭曲,才使得我们待在这个地方。你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就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范式。
那么,怎么去打破这些范式所造成的框架呢?比如,脑筋急转弯就是一个特别好的打破范式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