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羁绊





荐语
你将获得



作者简介

精彩选段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父母的羁绊》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讲书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我们曾经讲过一本书,叫做《母爱的羁绊》。讲完这本书之后,就有人跟我反映说,凭什么只有母爱的羁绊?我觉得我爸爸对我的伤害比妈妈还大。也确实,只说母爱的羁绊对于女性可能不太公平。所以今天我们找到了一本新书,叫作《父母的羁绊》。
为什么要再讲一本关于自恋型父母的书?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我身边所看到的自恋型父母的教养方式所引发的悲剧越来越多。很多孩子抑郁、焦虑、厌学,各种人格障碍,还包括人际关系的焦虑,其实都是跟自恋型父母的过度的控制有关。第二个原因,就是这本书不是仅仅让我们找到自身痛苦的来源的标签就完事了,而是给我们写了大量的走出来的方法。
我每次在讲这个心理自助书的时候,都会有我自己会有一些负担。我觉得心理自助书里边跟大家讲了很多的建议,八条建议、十条建议,你可以这样,你应该这样...我的负担在于,我希望大家知道太多的建议不要成为压力,就是你能够碰上一个就行了。这里边有某一个建议触动了你,或者某一个这个症状跟你很像,有一个,你就对它表示感谢就好了。
10个信号|你中了自恋型父母的毒吗?
如果是在自恋型父母的管教下,长大的孩子会具有什么特点呢?这个可能跟我们每一个人更有关系。你可以评估一下自己当前的状态:
你是否很难建立并且维系充实有意义持久的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方面你觉得困难。
假如有人试图控制你,让你做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儿,你是否能察觉?
你是否很难表达出多种多样的情绪,还是说只会着急生气?
你是否会囿于别人的情绪不知所措?就是当你看到单位里边有一个人不高兴,你也会害怕,你也会紧张。
你是否容易陷入别人的情绪?
你是否总是认为别人在针对你?这种人我见过很多,就是他会放大所有的细小的矛盾,他觉得这些东西都是他故意的在针对我。
你是否很难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比如愤怒和怨恨?
你是否时刻准备讨好别人并为此感到焦虑?
你是否总是因为害怕犯错而犹豫不决?你是否好奇为什么别人总是那么开心?
所以这些状况是孩子们身上会出现的特点。简单的总结起来就是,过于敏感加上边界感不清。
你发现所有的这些症状的核心,第一是敏感,第二是没有边界感。就是他不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知道自己有独立的的人格,他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和情绪所带走。
那些你未曾察觉的“情感后遗症”
接下来这一章就继续往深挖,说你要小心隐性的毒副作用,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大家都能够理解,都是在表面上能够看得到的父母给孩子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什么是隐性的毒副作用呢?比如说有一个人工作起来就没完,每天熬夜加班工作。大家说你是工作狂,你为什么要对自己这么苛刻,要求这么高?他说我也不知道,可能是为了追求卓越。但是实际上喜欢压力大,生活太过紧张,在社交当中没朋友,或者经常郁郁寡欢不快乐,这都是隐性的毒副作用,就是自恋型的父母带给孩子的一个长期的压力。
而人遇到了外部的压力和痛苦,都会产生防御机制。这是每一个人不管你有没有读过书,这跟读书没关系。就是我们的心里自然而然的就会保护自己,这种自我的防御的机制也会产生相应的代价。比如说我们会替换,就是替换就是当我们没法针对我们的父母或者上司发脾气的时候,我们会找一个替罪羊,这叫踢猫效应。你把这个脾气发泄在别人的身上,实际上你的愤怒找错了出口,最终伤害别人,他会绕一个圈再回到你的身上。第二种保护方式被压抑,就是我难受我不说,我总是自己扛下来,然后一个人默默的麻木,没有表现,别人看不出来他有什么不好。那么用压抑的方式来防御,就容易导致抑郁,容易得抑郁症或者焦虑症。
然后还有否认,就是我没有我挺好,我跟我爸妈关系很好,我的人生也很健康。他否认自己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他会产生大量的抗拒。生活当中会有很多抗拒,跟其他人之间的关系也会格格不入。还有退缩,就是我往后,让别人进一尺我就退一尺。那退缩会导致容易逃避,在生活当中不去争取、逃避。然后还有投射,就是他在看待外部世界的时候,他所看到的都是头脑当中的反应的投射,投射的方式,导致的结果是我们容易责怪别人,我们喜欢冲着孩子发脾气。为什么很多父母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那么容易急,因为他内心当中有大量的痛苦,他小时候受过大量的责怪,这些责怪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全部被释放了出来,这是很可怕的。这就是我们说你的防御机制会给你带来相应的这种伤害,这是隐性的毒副作用。
总结一下叫作和自己作对,和他人作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