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女儿”樊锦诗
你好吗?今天为大家讲一本书,《我心归处是敦煌》。
这本书影响了很多人,而且是教育部等多个平台推荐给中学生、小学生和很多家庭要共读的一本书。它牵扯到了两个关键词,第一个词是地名,叫作敦煌;第二个词是人名,就是“我心归处”的主角,她叫樊锦诗。
为什么这本书这么受人欢迎?很多人看了热泪盈眶,给樊锦诗写信,而且7月9号就是樊锦诗的生日,你有没有去祝她生日快乐?每次做这样的事,我都会觉得心里面有一种暖意。
张大千曾经说过一句话,说:“如果你要成为一个画家,此生一定要去一次敦煌。”那余秋雨写过一篇文章,就叫作《莫高窟》,他说:“我们为什么要去敦煌?不是要看死掉的一千年前的标本,而是要看活着的一千年的生命。”
那么敦煌的生命力到底有多强大?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80多年前,在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中国学生,当时整个巴黎的最高级的画廊都认识他、追捧他,给他颁了金奖、银奖,如果他留在巴黎,他会成为一个世界瞩目的年轻的艺术家,他会名利双收。
但就在这个时候,他看到了一本来自中国的图片集,那这本画集的名字就叫作《敦煌石窟图录》,看到了那个上面精美的图画,这个学生就毅然地丢下了法国的一切,在烽火连天的岁月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从此,他就留在了敦煌,这个人是谁呢?他叫常书鸿,是我们敦煌研究院的第一任的院长,他有一个外号,叫作莫高人,就是一个属于莫高窟的人,他的身上有莫高窟的灵魂。
时光流转到了1962年,发生了一件事,当时的《人民文学》刊发了一个报告文学,那叫作《祁连山下》,这个报告文学中的原型就是常书鸿。在北京大学,正在上大三的一个女生,她是考古系,当时在《人民文学》读到了这个报告文学,她热泪盈眶,当时她就想说,如果我要是能到敦煌去看一眼就好了,这个人是谁呢?樊锦诗。
你看好奇妙,对吧?好像命运就冥冥之中做好了一切的安排,这本来只是樊锦诗心目中的一个愿望,没想到这个小小的种子就发芽了。
很快她要实习的时候,北京大学就告诉她们,你们可以挑选到各个地方去实习,到哪里去实习呢?洛阳龙门石窟、山西云冈,包括敦煌,那樊锦诗就被分配到了敦煌去实习,没想到愿望就这样成真了。
就这样,当年只有20多岁的樊锦诗就以一个实习生的身份,第一次进入了大漠,到了敦煌。那1962年的樊锦诗遭遇了什么样的情景呢?
她是一个上海生长的娇小姐,她的口音里面都是南方的那种柔软的、很轻巧的声音,结果到了敦煌之后,第一个感觉就是别人听不清楚她说话,因为她的声音会被西北的大风刮走,会被沙子湮没掉。
接下来她说,我到了洞窟,就感觉这就是艺术的天堂,是一个童话世界,我天天在那些洞里看佛像,觉得真美呀,可是也没看明白什么,但印象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进这些洞第一件事是要爬梯子的,可是那个梯子根本不是我们现在想象的,建造非常的坚固和精美,它是当地人就砍下一棵大树,上面插上树枝,歪歪扭扭的,就搭在这个石窟的山崖之上,它叫蜈蚣梯,形象吧?就是像蜈蚣一样,长出很多弯弯曲曲的脚。那樊锦诗胆子小,她不敢爬,所以她就哆哆嗦嗦地躲在下面,大家都在笑话说,这个上海的娇小姐的确是不习惯。
那第二件不习惯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住宿。在此之前,樊锦诗的生命里是她在上海的家和在北大的学校,可是到了敦煌之后,他们的住宿条件非常艰苦,就是住在什么山洞里,然后破庙里。那晚上躺在床上,睁着眼睛,天花板上会咕咚往下掉东西,掉什么呢?你们猜一下。看过这本书就知道了,掉老鼠!女生最怕老鼠对不对,你会尖叫一声。
那樊锦诗就说,这个地方条件真的是太艰苦了。那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女生,你到了这个地方,遭遇的爬梯子、掉老鼠,算不算严峻的考验?
那第三个严重的考验来了,就是上厕所。在当时的敦煌,肯定没有那种又安全然后又方便的厕所,所以起夜就成了一个很艰难的事情,樊锦诗怎么办呢?就是尽量地不喝水,然后忍住别上厕所。可是总要解决问题嘛,对吧?有一天晚上,她说实在憋不住了,要去上厕所,看了看外面黑咚咚,鼓足勇气推开门,前面有两个绿莹莹的眼睛,她嗷地一声就回来了。心里想,这不会就是老乡们传说中的狼吧?结果吓得她就真的没敢去,第二天天亮了,推开门一看,哪里是狼,是一头驴!是驴的眼睛 绿莹莹。
但是没办法上厕所,导致不敢喝水,甚至是经常挨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