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时间轴:
4:32 《花桥荣记》的今非昔比
7:57 时代幕后的荣光与悲歌
10:10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27:27 《一把青》的生死离别
41:27 《永远的尹雪艳》的人生预言
你好吗?我是李蕾。我们今天要讲的书是白先勇先生的作品《台北人》,这本书写得真好。它由十四个独立的短篇小说组成,故事长短不同,每篇都能独立存在。其中的几篇还被改编成了高分影视剧,比如说《金大班》《一把青》等等。
书里每个人物的故事都分外的揪心,说是台北人,但书里没有一个人真正出生在台北。他们是一群被迫从大陆逃难到台北的异乡客。移居之前,他们可能是北京人、上海人、四川人、广西人、湖南人等等。
身份各异、职业不同,有飘零的戏子,有风烛残年的老兵,军人的遗孀。共同之处——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故事从故乡启程。自从踏上异乡的土地,昔日的那个故乡变成了回不去的远方,乡愁从此在生命中升起一层忧伤的雾。
记不记得余光中先生的那首诗《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读过这部《台北人》,你就会更深刻地理解这首诗,到底什么是乡愁?人离开了故乡,走到哪儿都是个流浪者。书里的每个人都是时代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在大陆的故事加在一起,几乎等于整个民国的历史。
作者白先勇先生自己就是那个时代的亲历者,是个有故事的人。白先勇1937年出生,他是广西桂林人。他的父亲是国民党著名将领白崇禧,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军阀割据、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等这些大事件,白崇禧都是亲历者,甚至是极其重要的参与者。
那身为名将之后,白先勇先生从小就跟着父亲颠沛流离,在他十五岁到二十五岁期间,就经历了国民党溃败台湾的整个过程。
所以白先勇先生在这本书的前面就引入了刘禹锡的一首诗《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就是《台北人》的主题——旧时和今天。强烈的对比、强烈的反差。你可以说《台北人》写了十四个故事,但它只有两个主角,一个主角叫过去,另外一个主角叫现在。比如其中一篇《游园惊梦》,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小说,它的标题就出自《牡丹亭》,我们讲过。
在《红楼梦》里,林黛玉因为偶然听到大观园里排演《牡丹亭》,说:“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一时听呆了,惊呆她的是什么呢?她觉得韶华易逝,非常的伤感。
那白先勇就把这段戏文融在他的故事里,他写了一个新贵窦夫人,邀请曾经在南京时代曲艺名噪一时的钱夫人清唱一曲。
那伴随着乐声和醉人的酒,在这个欢宴的场面上,勾起了钱夫人旧时的回忆和创伤,而她心心念念的那个南京,那些人,那些事儿,都再也回不去了。活着的人是留在了一片废墟里,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这本书里我很喜欢的一篇小说,叫《花桥荣记》。花桥荣记是一间米粉店,广西桂林城里,卖马肉米粉老头的孙女嫁给了一个后来下落不明的国民党军官,仓促逃到了台北。那就在台北的长春路上,又经营起了一间米粉店。
店里的顾客大多是广西同乡,其中有从前在柳州做大木材生意的李半城,半个城都是他们家的生意,有在广西容县当过县长的秦癫子,有桂林的大善人卢老太爷家的公子。那这些人物都是前半生在广西,经历过高光时刻。
那来到台北后,转折点就到了,他们落魄。在这些顾客里,卢先生是为数不多丢了身家,但却没有丢掉体面的外乡人。
“三十五六岁的光景,一径斯斯文文的,眼也不抬,口也不开。他来到这个米粉店里,坐下去便闷头扒饭。只有我替他端菜添饭的当口,他才欠起身笑着说一声,不该你,老板娘。 ”卢先生涵养好,对生活充满热情。自己带学生,他还养鸡挣外快,一门心思想要攒点钱。把青梅竹马的未婚妻偷渡到台湾来,两个人要重聚。
卢先生就这样攒了整整十五年,攒了十根金条,但是却被人一夜之间就骗光了。从此他就成了行尸走肉,在空荡荡的房子里,最后孤独死去。卢先生意外死后,因为还欠着米粉店二百五十块饭钱,老板娘就到他的出租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