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本文约需6分钟
以下为《拖延心理学》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梁秋阳。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物,虽与我们朝夕相处,我们却从未看清它的面貌。其中之一,就是“拖延”。
不知道你自己或者你身边的人有没有拖延的习惯或经历?拖延症,常常被戏称为现代人的“绝症”之一。所谓“打开手机光阴似箭,开始工作度日如年”“前面8小时干半小时的活,最后半小时赶完8小时的活”,说的就是拖延症发作时的表现。
明明知道现在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再不开始干可能后果很严重,但就是迟迟无法开始,拖到最后还是给自己找了个继续拖下去的借口:“事已至此,先吃饭吧。”“都这样了,现在开始也弄不完,要不明天再说吧”。
对于很多深陷拖延困扰的人,最大的痛苦还不仅仅是拖延误事,而是拖延带来的心理压力。白天的工作和生活已经让我们倍感压力了,但这种压力反而可能会导致我们进一步拖延,“我今天已经这么辛苦了,现在应该放松一会儿,没做完的事情就留给明天吧。”
但是这样的做法并不会让我们真正放松,没做完的事情反而会像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进一步加重焦虑和不安,这样一来就变成了一个压力越来越大的恶性循环。
如果拖延的问题一直无法解决,心理压力还可能会转变成精神内耗和自我怀疑,被拖延症折磨的人们每次想要全力以赴,最后都只能草草把事情赶完。这样的情况久了,人很难不怀疑自己:“是不是这辈子都没机会见到自己使出全力的样子了?”以及 “为什么别人都没这么拖拖拉拉,是不是自己的意志、品质从根上就不对?”
一、拖延不是绝症
那么,拖延真的是因为意志力不够强大吗?真的是治不好的“绝症”吗? 很多人都会如此怀疑,但是老实说,我不相信。我建议你也别信。因为只要我们试着真正细致地观察“拖延”这一现象,就会发现很多更有意思的真相。
比如,每个号称有拖延症的人,你会发现他们刷手机、打游戏可从不拖延。这说明什么呢?有可能,他的拖延,只是在逃避无聊和痛苦。而为什么一些正常的事情,居然会让人们感到无聊和痛苦?这其实才是我们在解决拖延问题时,需要重点考虑的。
还比如,很多时候,明明事情很容易完成,但人们还是“毅然决然”选择拖延。很多人都有过这种体验,就是明明稍微努努力,几分钟就能把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做完,但我们却仿佛被强迫一般,不自觉地就掏出了手机,开始刷短视频或者浏览社交网站新闻。这说明,拖延并不一定是因为内心意志力不够强,或者别的事情太有吸引力,而是你这时候根本就不想动用意志力,你想通过拖延找回一点自己的控制权。这个时候,问题就不在于拖延的行为,而是在于要重新认识自己的需求。
再比如,很多人看上去非常勤奋,行动力超强,但其实在深层次上是拖延的。他们往往愿意付出艰苦卓绝的劳动,却一直推迟进行认真思考的时机。他们会向你抱怨现在的工作或生活状态让自己身心俱疲,可当你试着建议他们去好好想想要不要跳槽,或是重新规划人生时,却会听到充满回避的“谁知道呢”“再想想吧”。
从前面这3个小场景我们不难发现,拖延听上去只是个小问题,但却不单单是责任心不够或者自制力匮乏导致的。说到底,拖延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层面的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拖延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如何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拖延,以及很多人会关心的,我们要如何改掉自己的拖延呢?今天要向你介绍的《拖延心理学》这本书就回答了以上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
喜欢阅读的朋友可能会有所发觉,那就是很多研究拖延问题的书,都喜欢将拖延讲得很“小”,将重点放在介绍一些看似能快速改掉拖延问题的小妙招上,从而带给读者一种“轻松战胜困难”的快感。
但这本书略有不同,因为它不仅试图从现象学的角度(从大家对拖延的经验和体验层面)和读者一起吐槽拖延的不合理,更是试着从动力学的角度(从拖延的内心动因的角度),带着我们共同思考:究竟是哪些东西,使拖延反而成了一个人“战略性的选择”?在我看来,这是有一定“野心”的写法,也是更令我感兴趣的写法。因为我从不相信任何一个如此广泛的现象可以被轻松化解。甚至,我都不相信它应该被轻松化解。
在我看来,一个问题如果存在已久并迟迟得不到改变,那么一定因为,它不仅是一个问题,还是人们用来解决别的问题的途径。换句话说,拖延,有的时候非但不是毛病,而是我们自己主动选择用来适应生活的一种方式。
只有我们老老实实、沉下心去挖掘出拖延背后真正的心理症结,我们才能直面拖延,真正理解自己的不得已,然后做出正确的决定。这才是这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接下来我将为你分享的,本书的主要内容:
首先,是“内在思维”。我们会先一起来看看,是哪些念头,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主动选择了拖延。
然后,是“深层原因”。我们会往更深一步走,看看过往的生活中,有哪些历史和环境的因素,培育和巩固了拖延的习惯和思维。
最后,是“辅助策略”。其实在聊前两个部分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意识到能够尝试用来改变拖延的方法,不过作者依托几十年的临床心理咨询经验,还补充了一些被验证有效的辅助方法,供我们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