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吗?今天是我们的“十首诗词讲透一个人”系列,我们来讲诗圣杜甫。杜甫,字子美,他也自称少陵野老。我们之前讲过,文学意义上的盛唐是由诗仙李白的前半生和诗圣杜甫的后半生共同组成的。李白和杜甫这两个名字交相辉映,出现在大唐的天空,那是青天里太阳和月亮的相遇。在唐代的政治格局中,李白、杜甫都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但放在文学史上,没有了这两个人,就没有盛唐。
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可是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李白好像永远是白衣飘飘的少年,可杜甫一生下来就是个沧桑的老头,愁眉苦脸的。所以年轻的时候我们可能不怎么喜欢杜甫,觉得他的诗太苦了。我们喜欢的是李白,那个仙气飘飘,“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潇洒的少年心性。可是杜甫的诗呢?读了是会让人落泪的。所以人在太年轻的时候读不懂杜甫,因为你没有那么心软,你心底不会藏着一滴眼泪。
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他们两个的差距在哪里呢?李白是飞上天的一朵云;而杜甫是扎根在大地上的,脚上沾着泥,他是结结实实的一座山。所以他们两个完全不同,也没有办法彼此取代。李白飘逸而杜甫沉郁。也就是说李白是不能被拘束的,他一定要打破诗歌所有的格律和规则,他要去创造只属于自己的作品。所以杜甫也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的天才无法被复制,你要是把大鹏鸟关在格律的笼子里他就飞不起来了,就写不出好诗。
但杜甫不一样,他是规则内的天才,他老老实实按照格律去写诗。他的诗像山一样无法动摇,他用过的字词你看一眼觉得好像很一般,但是你试试看找一个更好的替代,发现找不到。所以杜甫的诗大多是在写人,那个人就是杜甫本人,他是经历丧乱睡不着的离人,他是被时代的一粒尘土砸中就背起一座山,一步一步往前走的人。所以读杜甫的诗,理解他的沉郁,你好像就看见一个大象流着血,朝你一步一步地走来,那个脚步是结实的,是地动山摇的。
如果你从来没有喜欢过李白,那你没有青春过。可是如果你从来没有喜欢过杜甫,那你没有觉醒过。有一个女作家叫潘向黎,她就讲说,杜甫的诗不动声色地埋伏在我的中年里等我,等我风尘仆仆地进入中年,等我懂得了人世的冷和暖,来到那一天。我在读到这一句的时候就觉得眼睛潮潮的。
前几年有一部电视剧叫《庆余年》,非常火,里面有一个年轻人——范闲,他穿越到了一个没有杜甫的世界,然后去参加诗会,就跟所有的人说,随便你们写多少诗,我只要写一首就可以获胜。然后等人家写好了,他就来了一首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范闲把这首《登高》甩出来,心里说,《登高》可是古今七言律第一,你们一辈子也别想写诗了!这就是穿越者才能的作弊。诗会上面要比赛,就把最厉害的老杜搬出来,看谁敢和我比。果然,那些年轻人都被这首诗镇住了。
剧里这一段很有意思,上学的时候我们也都背过《登高》,我们只知道杜甫地位很高,《登高》是古今七言律第一,这是为了赢,而不是懂得。我在想《庆余年》里那个年轻的范闲也许不能够体会到杜甫的感情,就像我们上学的时候也没那么喜欢《登高》。
可是这首诗为什么那么厉害呢?要讲杜甫的诗,一定要结合他的生平来看,因为他是一个写实的诗人。这首被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是杜甫去世前三年写下的作品。那一年他五十六岁,安史之乱已经结束,但是各地藩镇割据,动荡仍然没有停息,大唐那个朝下走的趋势根本是遏制不住的。
杜甫刚刚告别了心爱的成都草堂,他乘着一叶孤舟流亡到夔州,就是今天重庆市的奉节县。到达夔州的时候,杜甫牙齿掉了一半,耳朵聋了,还有肺病、疟疾、风痹、糖尿病这些病症都在折磨他。那有一天,这个多病的老人独自登上了城外的高台,极目远眺,百感交集。
他看到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句诗其实是杜甫的气质,什么气质呢?杜甫这个诗人有着秋天一样的气质。肃杀、高远、辽阔里边的那个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那是一个看不到边界和尽头的世界。那么大的空间对应的就是人有那么渺小,所以活在一个大时代里,一个人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你会有一种凄凉感,秋日登高本来让人愉快,但是此刻站在高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