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书
惠通桥之战

惠通桥之战

主讲人:樊登、余戈
4.8
2025.05.03上新

荐语

这是一部微观战史视角下的攻防战杰作,一部中国远征军在滇西缅北的抗战史。《惠通桥之战》由著名军事历史作家余戈执笔,全景式还原了抗日战争中滇缅战场上至关重要的惠通桥战役。本书基于大量珍贵档案、战地日记及亲历者口述,首次系统梳理了这场战役的战略背景、激烈战斗过程及其对中国抗战全局的深远影响。 这是中国远征军抗战的一个片段,却是远征军滇缅抗战至为惨烈的一页。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国军将士的英勇抗争与平民百姓的悲壮牺牲,生动再现了抗战史上这一段命运转折之战。

你将获得

还原惠通桥战役惊心动魄的细节
剖析中日双方的战略部署与博弈
了解滇缅公路在二战中的战略意义

作者简介

余戈
军史学者
作家
1968年7月出生,1985年9月考入军校入伍。曾任解放军出版社《军营文化天地》杂志主编、军事科学院解放军党史军史研究中心研究员。著有“滇西抗战三部曲”《1944:松山战役笔记》《1944:腾冲之围》《1944:龙陵会战》。

精彩选段

虽然我只是在脑海中假设了一下,但也实在难以想象如果今天去滇西旅游,竟然没有了德宏州、泸水市、腾冲市和龙陵县的情景!如今,它们都“硬硬地还在”——你尽可以去看瑞丽姐勒大金塔,游芒市勐巴娜西珍奇园,在龙陵的邦腊掌泡温泉,住腾冲的和顺古镇看火山湿地,或是自驾从泸水出发,沿着滇藏新公路巡游怒江,一气开到“人神共居”的丙中洛。
..........
前言第5页
接下来的三天里,陈纳德派队员飞去察看,越过怒江和公路,直到芒市,看到日军就打。“在一个星期中,日军没有一个大队的兵力能在怒江峡谷100英里(约161公里)的范围内立足,蛇一般蜿蜒流淌的怒江看上去是日军车辆和装备的坟场。日军再也没有试图越过怒江。”
..........
第209页
归化寺之战,为腾冲地方武装打响的抗日第一枪。在某种意义上,此战有洗雪5月10日地方官员和武装不战而逃之耻的色彩,因此从腾冲民间抗战这个角度,曾在当地史志中被大书特书。1945年7月7日,云贵监察使李根源曾亲临战地凭吊,为烈士树碑并亲书碑文“战士冢”三个大字,并赋诗评赞:“长吏闻声走,八方惊分窜。民魂复还来,归化寺一战。” 
..........
第234页
注:上述页码为句子在实体书中所在的页码。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历经276小时的精心打磨
桑云婷
责编
孙奕丹
校对
邵慧平
审核
钱赵力
终审
张玥
审读
陈凤
设计指导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思维导图
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惠通桥之战》音视频对谈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讲书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樊登:各位好,今天我们来讲一本微观战史的书,这本书叫作《惠通桥之战》。我们请到了这本书的作者,军事专家余戈老师。欢迎您,余老师。余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惠通桥到底在哪儿吧。

余戈:惠通桥在云南龙陵县和施甸县之间的怒江之上,现在是龙陵县和施甸县的一个分界。

樊登:这座桥的地理位置非常关键。它横跨在怒江水流最湍急的地方,怒江河面很宽,水流湍急。而且它是滇缅公路进入中国境内以后通往昆明的必经之路。

【惠通桥之战的意义】

樊登:惠通桥之战的意义是什么呢?

余戈:惠通桥之战的意义在于,我们利用怒江天堑和上面这座唯一的咽喉桥梁,完成了一场阻击战。正是这场阻击战,使得在1942年气焰非常嚣张的日军在突破我们国门冲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步伐戛然而止。如果当时我们没有在惠通桥阻住日军,日军有可能迅速地过江,然后就会占领保山、楚雄,一直进攻到昆明。那我们的抗战大后方,我们的后门就可能彻底被攻陷。

【日本人为何屡屡炸桥失败?】

日本人当时炸惠通桥,是从河内、海防起飞,从航线上来讲大概掠过了我们的河口,然后斜切着到滇西。因为航程比较长,所以他们要计算一下应该在早上几点钟起飞。到了这个地方,他还得保证正好在轰炸的时间窗口。因为刚才咱们说怒江峡谷切得很深,切得很深会造成一个现象:如果太阳在正顶上的话,江面看起来会很亮堂,如果太阳稍微偏一点,两侧山的影子就会把江面遮住,就看不见那座桥了。

这个时候的瞄准完全是依靠肉眼的,当时还没有现在激光制导,这些手段通通都没有。那我们在防空上有什么手段呢?就是在桥周围的山上布设一个化学兵连。这个化学兵连,实际上就是要投放化学的烟弹,日军飞机来了以后,他们把这个烟点起来,然后烟雾会弥漫整个江面,这个作用就和利用太阳和山的阴影来遮桥一样。

樊登:让他们在视觉上看不见桥。

余戈:至少你视觉上看不见了,你就炸不了。

【如何辨别难民中的日本间谍?】

因为缅甸这个地方信佛教,和尚的权力非常大,所以在战争中,远征军经常会看到穿橘黄色袈裟的和尚。这些人实际上都很坏,都是在给日本人当便探,有刺探情报的,有带路的。大量的口述史料里都会提到这件事,但是日方没有提。所以当时在滇缅公路上有多少这样的情形,咱们实际上是说不清楚的。

当时独立工兵第24营营长张祖武负责炸桥任务,工兵总指挥马崇六交代他的任务就是尽可能要放过更多的中国人,又不让日本人混过来,这个时机你得自己拿捏。那为了避免日本人混入的情况,他就派人到西岸去摸排,化装成什么呢?化装成一群要饭的人。因为大家在这条路上逃难的过程中,很多人都没有饭吃了,所以借着饿肚子就可以翻开一辆辆车的后备箱,看看货厢里都是什么人员成分。然后他们发现了一辆很特殊的车,看起来都是些年轻小伙子坐在后面,有个老太太也坐在货厢后面,前面的驾驶室里有两个小伙子,按道理说应该是老太太坐在前头。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解读文稿
喜欢这本书的人也在听
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400002562

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

再现一段荡气回肠的建党历史
播放量1174.60万
西南联大求学日记400003744

西南联大求学日记

一生只做热爱的事,走近许渊冲的百岁人生
播放量881.30万
转折400093961

转折

解码转折伟业,开启变局新篇
播放量514.12万
中国文化的精神200000100

中国文化的精神

在温情中了解中华文化的点点滴滴
播放量1773.13万
经纬华夏400076596

经纬华夏

欧洲因何分裂,中国因何统一?
播放量591.19万
选择帆书的理由
关于帆书
帆书是一个提供书籍精华解读的平台。
优势
实力
10年讲书历史,6500万书友信赖
省时
45分钟听懂一本好书
专业
各领域权威人士担任讲书人
丰富
超800本好书,覆盖心灵成长、亲子家庭、人文历史、职场生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