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书
人心的本质

人心的本质

主讲人:黄峥
4.8
2025.04.10上新

荐语

什么是人心?古人云“公道自在人心”,因此,人心关乎道德和正义。 但是,人心对于道德和正义的判断,究竟准确吗?回顾近几年的热搜事件,有多少次,当我们义愤填膺地声讨加害者、声援受害者,狂飙在行使正义的康庄大道时,事件却出现180°大反转。回头才发现,“小丑竟是我自己”。 痛定思痛,我们不禁要问:舆论为何能屡屡操纵人心、拿捏人性?人心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本书能解答你的困扰。 社会心理学泰斗丹尼尔·韦格纳教授,浓缩毕生研究精华于这本《人心的本质》。本书提出了一个拆解人心本质的极简工具——二元道德完型,掌握它,你将看清舆论操纵人心的把戏,提升认知思维,在“复读机”的时代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

你将获得

看心理学家如何用科学量化的方法研究人心
了解二元道德完型——左右人类道德判断的认知模型
掌握思维工具,看穿热搜和舆论事件背后的本质

主讲人

黄峥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副研究员

精彩选段

心智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它是一种赐予感受到它的人的“礼物”。
..........
“阴谋论”不一定符合真相,但一定符合人心的预期。
..........
人们更倾向于指责那些不再持续帮忙的好人,而不是那些从头到尾什么都不做的人。
..........
当一件坏事发生时,比起探究复杂的真相,人们更想看到直接的报应,看到“坏人”受惩罚,从而让这件事变得更能接受。
..........
注:上述页码为句子在实体书中所在的页码。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历时370小时精心打磨
舒从嘉
策划、责编
张艾祺
初审
吴彤
复审
徐如梦
审读
欧明超
设计指导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思维导图

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人心的本质》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非凡精读馆的书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黄峥博士。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这本书,书名非常有意思,叫作《人心的本质》。一说到人心,你会想到什么呢?人心叵测、日久见人心、知人知面不知心?好像古往今来,人们都觉得人心是个特别变幻莫测的东西,很难琢磨透,更不要说去抓住它的本质了。那这本书怎么能有这么大的口气,能自信阐述清楚人心的本质呢?

这本书的作者丹尼尔·韦格纳教授确实有这个资本。事实上,他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一个泰斗级的人物,他提出过一些很著名的心理学现象,比方说我们都听说过的“白熊效应”,就是这位韦格纳教授提出的。意思是如果我跟你说:“千万不要去想一只白色的熊。”那么接下来一段时间里,你的脑海里就特别容易浮现出一只白熊。

韦格纳一直都致力于研究人心,或者更准确地说,他研究的是心智。他想探究心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他一生写过很多的书,我们今天要讲的这本《人心的本质》,就是他的封山之作,是他一生研究成果的精华汇总。在这本书里,韦格纳从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切入,提出了一套关于心智底层运作规律的简洁模型。读了这本书之后,你会发现,人心其实没我们以为的那样复杂,或者说很多看似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心智现象,其实都可以用这套规律来解释,甚至是可以预测的。

什么是心智

01 心智是主观的

那开始讲“人心的本质”之前,我们要先来讲一讲,究竟什么是人心,或者说心智现象。心智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它包含了人的内在心理活动,比方说认知和智力活动、情绪情感、意志动机、观念信仰等等,还有由这些内在活动导致的外在行为。简而言之,心智包含了知、情、意、行这四大功能,就是认知、情绪、意志、行为。

理解了什么是心智之后,我们接下来玩一个游戏,我来问你几个问题,你来回答。准备好了吗?

第一个问题,你觉得你自己是一个有心智的人吗?

这个时候你是不是在想:开什么玩笑,我当然是一个有心智的人。

那我们换第二个问题,现在,想象你在厨房里切菜,你面前的砧板上躺着一根胡萝卜,你觉得这根胡萝卜有心智吗?

我想,绝大多数书友都应该会回答没有,因为胡萝卜又不会思考和感受,它好像没有知、情、意、行这些功能吧。

好,接下来第三个问题,想象一下你见过的宠物猫、宠物狗,你觉得它们有心智吗?如果有的话,你觉得它们的心智水平是高还是低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估计回答就要分成两派了。对于养猫、养狗,或者是爱猫、爱狗的人来说,他们会觉得,猫、狗不仅拥有心智,而且还拥有较高的心智。因为他们在生活里见过,比方说,狗狗犯了错误之后,会摆出一脸无辜的表情;猫猫嫌弃你的时候,会摆出一脸傲娇的表情。甚至有些宠物好像还特别记仇,会做出一些报复的行为;还有,好像它们也能听懂人话。但是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在他们眼里,猫和狗虽然也有些心智,但毕竟就是动物,它们的心智跟家畜也差不了多少吧。正确答案究竟是什么?咱们先不着急揭晓。

第四个问题,想象一下你已经过世的某位亲人,你觉得他的心智还存在吗?

从理性上来说,我们都知道,心智是因为大脑神经活动而产生的,人都已经不在了,心智怎么可能还能脱离肉身继续存在呢?但是在很多人的潜意识当中,过世的人的心智依旧是存在的,所以我们才祈祷祖先的保佑,相信亲人的托梦,遵从他们的遗愿。扫墓的时候,我们还会供奉他们生前爱喝的酒、爱吃的菜。这些行为都表明,在我们的认知当中,死者的心智是一个非常矛盾的问题。

问完上面这几个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关于心智的两个真相:

首先,对于有没有心智这件事,人们的判断通常还是比较客观的,因为大家通常都认可,有大脑神经系统才会有心智。但是有的时候,是否拥有神经系统,对于我们判断一个事物有没有心智,并没有起到绝对的影响,还有很多主观的因素会影响人们的判断。

接下来第二个问题,这个事物的心智水平是高还是低,这件事情就更加没有一个统一、客观的评判标准了,基本上就是基于我们的主观判断。因为我们前面说了,心智包含的是知、情、意、行这四个功能,这里边有一个问题是,除了最后一个“行”,也就是行为、行动,这是我们可以直接观察、观测到的此之外,前边三个,包括认知、情绪、意志,我们都是没有办法脱离行动,主观观察到的。这对于人类来说难度还没有那么大,至少我们还有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也还可以通过表情这一些信息来判断。但是涉及到跨物种的时候,因为没有办法直接观测、观察到它的心智水平,只能通过它的外在行为来判断,这种判断当中,会掺杂很多个人主观成分。

02 人类创造了“心智俱乐部”

理解了上面关于心智的两个真相之后,我们就要引出第一个关键概念了,作者把它叫作“心智俱乐部”。人类就是这个俱乐部的发起者,他设置了一个门槛,我们人类会根据自己的标准或者是看法,来判断一个事物到底有没有心智,有心智的就进入心智俱乐部,没有的就丢在外边。这个概念有什么用呢?心智俱乐部其实是圈定了一个范围,在俱乐部里边的人和事物,我们才会去讨论它的道德和义务,包括它有没有被赋予道德关怀的权利。而在心智俱乐部之外的事物,就不在讨论范围之内了。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解读文稿
喜欢这本书的人也在听
童话中的心理学400131722

童话中的心理学

心理学家解读《哪吒》:他是你我内心的“黑暗人格”
播放量62.15万
当尼采哭泣400123837

当尼采哭泣

对待生命不妨大胆些,因为你终将失去它
播放量71.73万
荣格心理学入门(上)400105871

荣格心理学入门(上)

深度揭秘你的隐藏人格。VIP可分享给好友免费听
播放量64.78万
善恶之源400076208

善恶之源

人之初,性本善?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善与恶的界限在哪里?
播放量54.80万
给善恶一个答案400036185

给善恶一个答案

善恶作为选择题,是否存在正确答案?
播放量48.21万
选择帆书的理由
关于帆书
帆书是一个提供书籍精华解读的平台。
优势
实力
10年讲书历史,6500万书友信赖
省时
45分钟听懂一本好书
专业
各领域权威人士担任讲书人
丰富
超800本好书,覆盖心灵成长、亲子家庭、人文历史、职场生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