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之旅:财富与不平等的起源





荐语
你将获得




主讲人

精彩选段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李井奎。
今天我们要讲的书就是这本《人类之旅》。这是一本从大历史视角下去探寻人类社会发展和财富增长的书。说到大历史视角,大家可能对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以及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很熟悉了,我们今天要讲的这本《人类之旅》的重要性和价值一点都不亚于那两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奥戴德·盖勒,他是美国布朗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一个非常有雄心和野心的经济学家。很多经济学家研究的都是某一个时间段或者是短期的事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但是盖勒教授要去探究的是最根本的经济因素对整个人类社会的长期的影响。就像爱因斯坦要找到一个能够解释整个物理世界运转的大一统理论一样,盖勒教授也找到了一个经济学里的大一统理论——统一增长理论。这本《人类之旅》就是用这个理论,把《枪炮、病菌与钢铁》以及《人类简史》结合在了一起,它既涵盖了时间跨度上的经济增长的趋势,又包括了全球空间分布当中的经济增长差异。正因为盖勒教授提出了统一增长理论,他被认为是目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热门人选。
我们今天要讲的这本书就是盖勒教授过去三十年研究的精华。那么现在我们就跟盖勒教授一起穿越回去,开始这场“人类之旅”。
一、人类的“起点”
在开始之前,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地球上的亿万生灵当中,为什么唯独我们人类能够过上衣食富足的生活呢?我们人类的经济繁荣到底又是因何而来呢?既然是“人类之旅”,我们就从这趟旅程的“起点”开始讲。
其实把人类和其他的物种区分开的就是我们人类的大脑的演化。但是我们人类的大脑一开始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带来什么优势。因为我们人类的大脑有两个缺点。第一个缺点就是耗能,大脑只占我们体重的2%,但是它耗掉了我们身体20%的能量,这个消耗是很大的。第二个就是头大,头大带来一个问题就是难产。
我们既然有这样的一个缺陷,那大脑又是怎么样发展起来的呢?关于这个问题有这么三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生物学解释。达尔文当年对孔雀的尾巴产生了很大的困惑,我们知道达尔文在讲述进化论的时候,他一直想不清楚为什么孔雀会演变出那么漂亮的大的尾巴。这个尾巴虽然很大,也没有什么实际用途,但是它可以向雌性的孔雀展示自己生存能力很高。“你看,我有这么大的尾巴我都能活下来,那说明我的基因很强大。”可能大脑早期也有这个功能。
第二种假说是社会假说,它强调了人类本身的特殊性。社会假说认为人类社会的结构越来越复杂,这样的话我们就需要更多地开展合作,需要竞争,需要发展各种贸易。我们人类也就开始发展各种各样的其他的能力,比如游说的能力、语言的能力……我们人类社会的这种复杂结构就让聪明的大脑更容易生存。
那么还有一种文化假说,它强调的是我们人类的大脑吸收和储存信息的能力比较强。这样的话,它就可以把知识代代相传。其他动物虽然也很厉害,但是它们都是根据当时的环境调整自己的生物学特征,然后逐渐适应环境的。所以其他动物适应环境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们人类的大脑就可以把这些东西存储在大脑里,一旦我们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就可以把这些信息给调度出来,就使我们养成更容易适应新环境的偏好和文化。所以在长达几百万年的演化过程当中,我们人类逐渐地发展壮大。
人类的起源地据说在非洲。在这么多我们这么聪明的祖先的发展过程中,非洲逐渐变得非常拥挤。于是我们祖先中有一部分人就开始想着离开非洲,到其他的大陆上去。大概在六万到九万年前,我们智人就走出了非洲,然后开启了一场伟大的迁徙之旅。最终大概在一万两千年前,我们的智人祖先经历了一次剧烈的转型,开始从游移的状态转向了定居的生活方式,这就是著名的农业革命。
农业文明使得我们人类在艺术、科学、写作还有技术方面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我们还在这个过程里驯化了大量的动植物,形成了一个比较复杂的贸易和社会结构。我们人类看起来迎来了文明的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