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书
四千周

四千周

主讲人:魏知超
4.8
2025.07.03上新

荐语

人的一生,如果按80岁来算,也只有4000个星期而已。 人生苦短的紧迫感,催生了人们对于“效率至上”的推崇,人们下意识地认为,只要提高效率,就能有多余时间享受生活。 但作为一名前“时间管理大师”,本书作者以切身经历告诉我们:“慢下来的日子”永远不会自己到来。过度追求效率,只会让人变得愈发匆忙和焦虑。 最终,作者得出了一个反直觉的结论:真正能让人松弛下来的,不是掌控时间,而是放弃对时间的掌控。 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彻底“躺平”“摆烂”。作者提出了人生中需要每个人做好取舍的7大课题,你可以代入自己的日常,看看如何从源头上给生活做减法,让自己慢下来。 匆忙的人永远被生活推着走,拥有松弛感的人才真正掌控人生。

你将获得

1个“醒脑”视角,切身体验人生有限性,重新审视生活
7条关于“放弃”的人生哲学,告别时间管理的焦虑
8个生活妙招,拯救人生于无尽的匆忙,收获松弛感

主讲人

魏知超
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研究学者

精彩选段

“人生拥有无限可能”只是一种幻想,只有当我们放弃了这种幻想,做出了有限的选择,人生才会变得有意义。
..........
我们所谓的人生计划,除了一些理想化的愿景之外,更多时候其实是在偶然性构筑的基础上,进行的润色和调整。
..........
“努力活在当下”是一种用力过猛的说法,会让你对当下抱有不合理的期待和要求。正确的态度是,我们应该“本真地体验当下”。
..........
整个人类文明史也就不到100个4000周。而宇宙的年龄大约是1.7亿个4000周。我们4000周的人生在宇宙尺度上,渺小得近乎于0。
..........
注:上述页码为句子在实体书中所在的页码。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历时387小时精心打磨
舒从嘉
策划、责编
张艾祺
初审
吴彤
复审
楼岚岚
审读
欧明超
设计指导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思维导图

读完本文约需7分钟


以下为《四千周》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魏知超。今天我要为你解读的书是《四千周》,作者是英国畅销书作家奥利弗·伯克曼。我觉得这是一本从哲理的层面上,教人如何获得松弛感的书。

松弛感有一部分是来自于教养、学识、经历,没有经历过就学不来。但是松弛感也有一部分,是来自于一种世界观,“不匆忙”的世界观——没错,我认为“松弛”的反面并不是“紧张”,而是“匆忙”。那是一种被时间追赶的状态,是那种你永远觉得自己有无数的事情要做,却总是没有时间去完成的焦虑感。

我看到有很多人,尤其是在职场和生活中打拼的人,像是得了一种“匆忙病”,每天忙着回复无数的工作邮件,参加各种会议,忙了一整天,晚上躺下时却依然惶惶不安,总觉得好像有什么事情没有做完。

除了被迫的忙碌,还有主动的贪婪。这种贪婪也会让我们松弛不下来。有那么多好看的综艺,那么多没打的好游戏,那么多还没有打卡的人生必去景点……人生有太多值得体验的东西了,于是我们匆忙刷剧,匆忙旅游,甚至匆忙地休闲,连放松都变得很急促,很卷。

而那些有松弛感的人,状态正好相反,他们是闲而不慌,忙而不乱,不着急、不慌张,哪怕是在忙碌中,也能够从容淡定地享受当下,体验人生的每一刻。

那么,这样的松弛感,这种不匆忙的状态,我们学得会吗?《四千周》这本书的作者说,这种松弛感不但我们都学得会,而且也是应该学会的。而作者的切入点相当特别,它的切入点,是“人生苦短”。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人生有多短暂:人的一生按照80岁来算的话,只有4000个星期而已,这就是《四千周》这个书名的由来。其次,我们必须要用正确的态度来看待这种短暂。正确的态度其实是放弃对时间的掌控,放手之后,真正重要的事情才会浮现出来,我们才能思考,到底是什么能够带来内心的平静。明白这些之后,松弛感自然会随之而来。

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四千周》这本书,是如何展开这些观点的。

人生只有4000周

首先,让我们用一个有点刺激的小试验,来亲身体验一下人这一辈子有多短暂。这个小试验是我以前在大学上“心理健康课”这门课的时候,在第一节课就会带着学生们做的,你也可以跟着我的讲解,自己动手来做一下。过程是这样的:

请你拿出一张A4纸,在上面画一个30行、30列的格子。想象一下,在这个上面的每一个格子,代表人生的一个月。然后请你计算一下,自己的人生到目前为止,已经过去了多少个月。比如说,你的年龄现在是20岁零两个月,那么就是20*12+2=242个格子。

接着,请你在那张纸上,把这些已经过完的人生格子给涂黑。

现在我们来好好看一看,这900个格子,它到底代表什么呢?

这张图上所有的900个格子,代表的是75岁的人生跨度。75岁,不算是个短寿的人生了。那看一下你的人生,也就是涂黑的部分,已经占据了人生的多少份额。

我在大学课堂上,让学生做这个小试验的时候,那些风华正茂的年轻学生会非常惊恐地发现,他们自己的人生进度表竟然已经直奔1/3的进度而去了。20岁,仿佛还只是人生刚刚展开的年纪,但仔细想起来,整个人生的长度也不过就是在此基础上,乘以3,乘以4而已。

不过,这样静态地看这900个格子,其实还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动态地来看。我会告诉学生,请你把这张纸拿回去,贴在你的寝室里。从这个月底开始,每过完一个月,你就在纸上多涂黑一个格子。然后,你会非常吃惊地发现,自己的生命居然是以一种你可以清楚地感知到的速度在流逝的。那种震撼,会比你现在静态地看着这些格子,还强烈不知道多少倍。

我强烈建议你听完今天我的讲解之后,亲手去画这样一张人生900个月的表格,当然也可以采用《四千周》这本书里“星期”的时间尺度。画4000个星期的表格也是一样的,然后实操一下我刚才说过的这些步骤。我敢保证,这会是你人生最受震撼的体验之一,尤其是对于那些平时避谈生死、也没有近距离接触过死亡的朋友来说,这可能是最能够让你刻骨铭心地体验到“人生苦短”的一个小试验。

当然,这不是一个恐怖游戏,感受死亡不是目的。我想要通过这个小试验达到的目的是,让你体会“向死而生”的那种感觉。我是希望你通过这种直面死亡带来的强烈震撼,来逼自己认真思考一下,该怎么度过如此有限的一生。

当认识到生命短暂之后,很多人的感悟会是:“那我得抓紧时间,我要努力提高效率。如果我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做完更多的事情,那我这一生才没有白活。”也就是说,人生苦短这种震撼,很可能会让你变成一个“加速派”。你会想要加速做完各种任务,然后才有更多的时间去体验苦短的人生。

《四千周》的作者奥利弗·伯克曼年轻的时候就是这么想的,他为了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就开始研究各种时间管理技术。比如番茄工作法,用25分钟的工作时间加5分钟的休息的循环来提高专注力。再比如GTD时间管理法,把所有任务清单化、条理化,希望通过系统管理来减少混乱和拖延。渐渐地,《四千周》的作者就变得非常善于用各种时间管理技巧来追求效率,把时间利用到极致。他最后甚至成了一个专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就是靠在媒体上分享这些时间管理经验为生的,他是很多人心目中顶尖的“时间管理大师”。

但是伯克曼后来逐渐发现,他本来以为只要高效率地把事情做完,就能够迎来内心的平静。可没想到的是,事实恰好相反,越是高效地利用时间,他反而越是焦虑。因为现实往往非常讽刺,当他变得更加高效的时候,等待他去做的事情其实并不会变少,往往反而会增加。他回邮件回复得越快,新邮件就越多;工作完成得越快,新任务也就越多。我们越是想通过掌控时间、高效地完成任务,幻想自己会因为及时做完所有的事情而变得不那么匆忙,就越是会被各种任务和责任裹挟,反而离我们想要的那种松弛的状态越来越遥远。

最后,经过深入思考之后,《四千周》的作者伯克曼得出了一个让他自己感到很意外的结论,他发现,真正能够让人松弛下来,获得内心平静的,不是掌控时间,而是放弃对时间的掌控。既然我们的生命不过区区4000周,与其执着于把每一分钟都利用到极致,不如学会接纳时间的有限性,放下那些徒劳的掌控欲望。

那么具体来说,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应该从哪些维度、哪些方向入手,去放弃对时间的掌控欲,才能够退一步海阔天空呢?

这本书里提到了下面这七个维度,我觉得是最有启发的,我们一个个来看一下。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解读文稿
喜欢这本书的人也在听
59秒重塑生活400134134

59秒重塑生活

一分钟见效的心理学技巧指南
播放量41.61万
人生烦恼咨询室400113716

人生烦恼咨询室

金铂精讲5大类型20个人生烦恼,帮你终结情绪内耗
播放量118.15万
松弛感400100461

松弛感

告别紧绷、焦虑、内耗,给生活松松绑。vip可分享给朋友免费听
播放量428.11万
苦难的意义400124107

苦难的意义

幸福人生的关键配方竟是自主吃苦
播放量111.99万
隐藏的自我400110354

隐藏的自我

我是谁?前沿脑科学重新解答。VIP可分享给好友免费听
播放量51.84万
选择帆书的理由
关于帆书
帆书是一个提供书籍精华解读的平台。
优势
实力
10年讲书历史,6500万书友信赖
省时
45分钟听懂一本好书
专业
各领域权威人士担任讲书人
丰富
超800本好书,覆盖心灵成长、亲子家庭、人文历史、职场生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