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寻人不遇》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读书APP的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本书叫作《寻人不遇》,作者比尔·波特。他是对中国文化最了解的外国人之一,而且通过外国人的视角来看待我们中国文化的旅游胜地,你会觉得充满着趣味。一个人在书中旅行的感觉和在实地旅行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我也经常会去到这些有故事的地方,经常感受到内心没有足够文化的人感受不到特别美妙的感觉。但是如果你读了这些书,你知道了这些文化背后的故事的时候,那种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说,北京附近有一个天宁寺塔,在北京西站附近,那是大概1083年建的一个塔。那个塔附近还有一个已经没有了的一个遗迹,之前我整天从那路过完全没有感觉,那附近竟然有一个地儿叫作幽州台。所以各位想到有一首诗叫作《登幽州台歌》,作者陈子昂,陈子昂当年就是站在北京西站附近发出了那样的感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他为什么会跑到这儿来?是因为他当时跟着武则天的一个侄子所带的部队戍边来这儿打仗,然后在这儿吟了这首千古名诗。所以当你感受到这种感觉,下次再路过天宁寺塔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地方曾经站立过陈子昂这样的人,这就是用文化旅行的感受。所以跟随着书籍去旅游,我觉得会更加的美妙。
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一次什么叫寻人不遇?因为比尔·波特特别喜欢中国的古诗,他翻译了很多诗人的诗作变成英文,所以他就想沿着中国古代诗人的脚步走一下神州大地,到处去祭拜一下,参拜一下这些诗人。他的办法是走到他的墓前,根据这个诗人生前到底爱不爱喝酒,然后把他自己带来的酒倒上三杯,然后给诗人一杯自己喝一杯,朋友喝一杯等等。
从哪出发呢?依然从北京出发,第一站去的地方是曲阜。为什么到山东曲阜?因为山东曲阜是孔子的地方,孔子在这个地方叫删诗书,定礼乐,他编撰了《诗经》。因为《诗经》的存在,诗歌在中国知识分子当中的地位,甚至政治地位都有了大幅提升。一个人要想做官做得好,你必须得能够把诗写得很好,所以中国才成为了一个诗的国度。一直到清朝的时候,所有中国古代的官员都得能写一首漂亮的好诗,你才能够在官场当中和别人社交,甚至能够被你的上级赏识,所以我们需要先去感谢孔子。
然后从这个曲阜出来了以后,在曲阜附近有一座石门山。石门山在诗歌史上有它的地位,因为这里是李杜会面的地方。我们大家在网上都看到很多段子说杜甫追李白追得好苦,杜甫一生当中写了十首诗都是送给李白的,但是李白经常写诗说我爱孟夫子,喜欢孟浩然,所以大家觉得这个杜甫很委屈。实际上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是差着年代的人,等于李白和杜甫交往的时候,杜甫是个年轻人,李白已经成名成腕了,是大家。而孟浩然又比李白稍微再成名更早一点,所以一代追一代,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
而李白跟杜甫的关系还是不错的,他们在石门山这个地方喝过一场酒,而且根据诗里边写的场景应该喝得还蛮尽兴的,李白在石门山这个地方说,有一首诗叫作《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这就是李白写给杜甫的诗。其中最后一句叫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而杜甫怀念李白写的诗就多了,比如说 《春日忆李白》,最有名的一句就是:“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这是李白和杜甫在这个地方的交情。
从曲阜辗转,他们去了济南,济南这个城市会想到什么诗人呢?第一个是李清照,李清照就在济南有她的纪念馆,再后来李清照因为兵荒马乱和她的丈夫过江逃到南方去了,在南方以后李清照写过一首诗跟她以往的风格都不一样:“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为什么李清照会写这么一首豪放感觉的诗呢?原因是李清照那个时候就站在江的南岸能够看到对面的项羽墓,恐怕她也是在思念说,我渡江逃亡过来到底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因为李清照后来活了71岁,她的丈夫死得比较早,所以她后半辈子都是生活得比较孤苦伶仃的。我们从她的诗句里边就能够看李清照年轻的时候写的诗:“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是很年轻时写的《如梦令》。但是到了晚年写的是:“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晚年就变得颓废了很多。
在济南历城区还有一座辛弃疾纪念馆,辛弃疾是豪放派非常著名的诗人。辛弃疾是一个特别厉害的人,他打仗很凶。有一次,他们抗金的起义军有一个和尚叛变,偷了他们的大印跑到金兵的大营里边,因为和尚是辛弃疾介绍来的,导致将军很生辛弃疾的气,说我要拿你的头问斩,辛弃疾说你等一下,我来解决这个问题。辛弃疾单枪匹马,一个人杀入金兵的阵营,既拿回了大印,还带回来那个和尚的人头,然后自己毫发无损回来。
所以辛弃疾不光是词写得好,有“醉里挑灯看剑”的感觉,他打仗也确实是很厉害。他的纪念馆在历城区。
在济南附近有一个虞山,虞山还藏着一位诗人曹植,这是曹植大量的遗冢之一。曹植曹操他们都喜欢搞好多假的墓,所以在虞山有曹植的墓。曹植最著名的就是他的《洛神赋》《七步诗》等等。但是这个地方未必是真的,所以比尔·波特开车四个小时到了通许。
到了通许以后,你就发现这个地方可能是真的,因为这儿既有七步村又有后七步村,就是当年曹丕要求曹植作《七步诗》。我们在《魏晋风华》里曾经提过这个典故就是发生在这个地方,所以有的地儿叫七步村,有的地儿叫后七步村,他在那里找到了曹植的墓。
在这个墓前,比尔·波特执行了他的祭奠仪式,给大家念一段,因为他知道曹植特别爱喝酒,所以他就倒了威士忌给曹植倒上,然后自己喝了,同时他也敬了管理员一杯,管理员一饮而尽,两眼充满惊讶与喜悦,并不时地舔着嘴唇,这是一种认可。我也干了手里那一杯,并把第三杯倒在墓冢上,我在这里悠闲地拍照,跟村民们讲起我此行的目的,我告诉他们我来中国旅行是和我喜欢的诗人对饮。有人说这有什么用呢,他们都死了。我不这么认为,生命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我由此向他们滔滔不绝地演说,直到六点钟才离开。和村民们聊天让比尔·波特觉得特别兴奋,他在曹植的墓前讲出了他来中国此行的目的。
然后从曹植墓出发再走40公里,有一个地叫阮庄。当我说到阮庄的时候,大家想到了谁?在玉米地和青椒地里边有一个墓冢,那里边静静地躺着著名的诗人阮籍。阮籍写过最著名的就是《咏怀诗》,写过特别多的《咏怀诗》。
然后从阮庄出发到新郑,新郑就在郑州附近了,东郭寺村是白居易的出生地。白居易的出生地现在变成了白居易小学,他去那想看一看,人家说这是学校,他就问那个学校的老师,说我能不能进去看看。
他就进去这个地方,白居易在他16岁就写了那首著名的诗《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就是白居易在这个地方写出来的。
所以他来到了白居易的老家,河南新郑。从新郑接着出发到辛店镇,从新店镇往郏县走一百公里,这里有一个叫作薛店镇的出口。从薛店镇的出口出去以后,我们会看到一个路牌写着三苏园,就是苏洵、苏轼、苏辙,三苏父子他们的墓都在这个地方。三苏的故乡是在眉山,但是他们死后都是葬在了河南。
苏东坡这么潇洒的一个人在晚年是怎么样面对自己的老去的?他说:“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哪知是酒红。”孩子们说,老爸,你今天脸色真好看,他哪知道我喝酒喝多了,所以苏东坡到了晚年,依然在开心地喝酒,让自己的脸上能够泛出红晕来。
这是三苏园所在的地方郏县薛店镇,通过郏县慢慢地开车去洛阳,在洛阳这个地方诗人就多了,比如说我们大家熟悉的孟郊、韩愈都在这个地方。孟郊的墓志铭就是韩愈写的,因为韩愈特别欣赏孟郊,他们是非常好的朋友。但是作者比尔·波特去寻找孟郊的墓,怎么都没有找到,让他觉得特别的遗憾。
在洛阳大家都知道的还有杜甫的故居和龙门石窟。最有意思的是那天早上他雇了一个出租司机,他说我要到处去寻访诗人的痕迹,结果那个司机跟他讲说,你一定要去一个地,是东关大街。洛阳的东关大街就是孔子问教于老子处,大家在读书的时候,会知道孔子曾经见过老子说,“老子其犹龙乎”,说像龙一样。
他们俩有过一段对话,无论在道家的书里边,还是在儒家的书里边都有过这样的一段故事,所以这应该是可以相信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发生地就在洛阳的东关大街。而且比尔·波特说其实老子就是诗人,就是老子那时候写5000字很难,那他必须得用诗的语言高度提炼才能够把它写出来。而且老子的语言美妙得像诗一样,比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你只要加上一个南方的口音的兮,他马上就变成了是“道可道兮,非常道兮。名可名兮,非常名兮。”这就是诗歌。所以他认为老子更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到那儿去倒了几杯酒。
从洛阳出发,他们往博爱县走,在博爱县的许良镇玉米地里边有个墓碑,真的是完全被淹没在玉米地里边,有照片为证。那个墓碑是李商隐的墓碑,李商隐年纪不大,45岁就去世了,但是李商隐的墓现在静静地躺在故乡的玉米地里边。
李商隐的诗确实是太惊艳了,有特别多很棒的诗歌,我们随便选几首跟大家看,比如说李商隐有一首非常著名的《锦瑟》,大家都知道叫“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我相信很多人都曾经运用过最后这一句,但句句都是名句。
然后李商隐在成年以后,曾经在四川做过官,他在四川做官的时候写下了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首诗,就是《夜雨寄北》这首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很可惜,45岁李商隐就英年早逝。他们开车的方向去往焦作,焦作的云台山,一说到云台山,大家都能够想到的是竹林七贤。竹林七贤在这儿写了特别多很棒的诗歌,这也是云台山之所以能够被大家重视,快速成为旅游胜地的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人不要忽略了,云台山还有一个诗人叫作王维。王维曾经写过一首诗叫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那时候王维只有17岁。一个17岁的孩子能够写出这么好的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就是在云台山写的。所以下次大家如果旅游到了云台山,不光是去看竹林七贤,也可以想一想王维曾经在这个地方发表过这样的一番对于故乡的感慨。
我们说王维17岁写了这么一首了不起的诗,但是说实话李商隐更狠。李商隐15岁的时候,就曾经写过那首著名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5岁的孩子写的。我都有点不能接受,就是我们现在15岁的孩子还在沉迷打“王者荣耀”呢,还打游戏呢,但是人家那时候的情感已经细腻到了如此丰富的程度,写出这样的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