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本文大约需要5分钟
以下内容为《心智力》对谈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读书APP的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樊登:
今天这本书我提醒大家,最好是能够看视频。原因是我们请到的这位嘉宾有一些广东普通话,所以我在之前犹豫过,我说要不要请李老师来讲讲他的书,后来我决定一定要请他来,因为他虽然发音不太标准,但是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我们深深地回味,能够给我们带来特别深刻的启发。所以我们今天欢迎《心智力》的作者,李中莹老师和舒瀚霆老师,欢迎二位!您好,您好舒博士。
樊登:
李老师一直在研究人的心智问题,所以这次写的这本书叫《心智力》,副标题是《商业奇迹的底层思维》。我经常在跟别人探讨关于经商这件事的时候,我就会说到一个企业做得好不好,非常重要的是创业者自己内心的能量,他和他父母的关系。
很多人就不太理解,说这个说得有点玄妙了,说“那我就是一个苦孩子,我从小受了特别多的折磨,后来我不是也成功了吗?”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您给大家这次正本清源地讲讲,为什么一个人和父母的关系和他做企业有这么大的联系?
李中莹:
好的,很高兴跟大家见面。“我是个苦孩子”这个信念,从何而来的?其中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成长的过程,身边的父母。问题是这个“苦”是什么意思呢?
生活得苦,吃得不好,这个不是问题。假如这个苦是暗示我不能成功的,总是要不断地打拼而不能成功,因为我一成功就不需要苦。那我就会不自觉地在做企业里面,并不是真正追求成功,而追求一方面的(他自己不觉察这是)我不能成功,同时我愿意很苦,同时更多的动力能量放在维持“我是苦的”。
那这个“苦”字种在里面,你可以想象一个这样的做事业的人一方面要成功,一方面我成功得不能苦吗?我可以又成功又苦,也就是说事业可能成功,财富都有了,可是我里面总是不快乐。快乐就不是苦嘛。所以刚才这么简单一个标签——我是谁,在我人生里面,这个身份定位可能就注定这个人一辈子用什么心态来活他的人生,做他的事业,甚至陪伴他的家庭。
樊登:
这个我特别有感触,我们身边见过很多人,比如有的企业做得很大了以后,他要去赌博,他就最后一定要靠赌博这种方式把企业赔光。还有的企业挣了很多的钱,然后去放一个特别不靠谱的贷款,一下子让这个钱全部完蛋。普通人的视角来看,都会觉得这是偶然,这是他运气不好。然后随着我见过那么多的企业以后,我觉得印证您说的这个原理,我就发现是他们内心有一个动力,他希望自己保持那个苦的感觉。这个在那个您所说的三层世界里边是怎么体现出来的?您给大家讲讲那个三层世界。我们生活在三层世界里。
李中莹:
好的。我们过去总是在用理性思维来认识这个世界。理解,讲道理,谈对错,事情要精准,有个标准……事实上我们里面总有感觉和感受,感受往往是说不清楚的。纠结的时候,那份感受就很难搞,也拿它没办法。
可是脑袋就是我应该怎么样,我必须怎么样,那这两个就已经有一种分裂的状态了。也让我们每个人都追求人生里要达到一个成功快乐的境界,每天希望更多的轻松,更多的满足感。
所以我们很快就明白,你要拿到这份轻松、满足、成功、快乐,你就必须在你所在的一些系统里面,包括家庭、社会、团队等,跟其他的人、事、物相处得好。也就是说光是我们的理性、感性,相处得好还不够,我们必须要关注在各种人的系统里面,跟企业的关系维持得好。
那么你也许听过有一些课程,甚至一些书,说你跟财富的关系。这个就是我所说的,在人生一些系统里,你跟人,你跟事,你跟物的关系怎么样。按照刚才这样说,我们就会明白很多人,在今天的社会他的辛苦不一定是必须的,很有可能是他要维持自己在那种状态。
那从何而来呢?有很多个可能性。其中一个是大家比较容易产生内心共鸣的是,你允许你活得比你父母更幸福吗?
我们改革开放40年了,国家这么富强,人民的生活也过得好了。可是我们背后,我们的父母,父母的父母,再往后一代,三代的父母,大部分人活得很辛苦,很辛苦。所以我们放松一点点,开心一点点,很多人不自觉地会有份犯罪感的。
那这样的话,事实上是一个很不幸的现象。父母,祖父母,我们的先前那些烈士等等,就是我辛苦没所谓,要后代过得好,要下一代有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