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本文约需7分钟
以下为《梁漱溟先生讲孔孟(上)》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读书APP的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今天我们要讲一本非常难得的书。这本书我相信很多人可能在书店里边买不到了,因为这是我在西安的古旧书店里边淘到的,叫作《梁漱溟先生讲孔孟》。
跟这本书非常有缘,前两天我还在东京和朱浩东先生聊天。朱浩东先生见过梁漱溟先生,在1986年1月1号那天,是中国文化书院成立的时候,在外交学院。朱浩东先生当时是北大的研究生,跟着他的导师周一良先生去现场参加活动。正当大家都坐在那儿准备开会的时候,突然人群开始喧哗,然后梁漱溟老先生从门外边很远的地方走过来。1986年的时候,梁漱溟先生已经93岁高龄了,他从会场当中走过来,全场掌声雷动,所有人都起立鼓掌。当时现场就有周一良教授,还包括李泽厚教授,还有北大的很多国学大家都在那儿。
朱浩东先生记得梁漱溟先生讲的三句话特别有意思。第一句话说,我还在,让大家吃惊了。这话说得多棒,我还在,让大家吃惊了。因为大家真的很吃惊。然后第二句话说,我很幸运,中国文化很幸运,我们大家都很幸运。第三句话说,既往不咎,从头再来。这几句话当时就显示出大家风范。所以当时他们成立中国文化书院的时候,目的就是把中国文化不断传承下来。
这本书是梁漱溟先生的学生李渊庭和阎秉华两位整理出来的演讲稿,这里边有重复的部分,我们就不讲了。这本书最主要的是讲孔子和孟子,但是因为梁先生并没有像讲孔子一样,把孟子的脉络梳理得这么清楚,再加上我本人在孟子方面下得功夫确实不大,所以我们就集中精力讲孔子。
梁先生在这里边对孔子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就是他把整个《论语》总结出来,说孔子一共有14个态度。整部《论语》当中,我们学孔子,学些什么呢?就是这14个态度,只要你掌握了这14个态度,基本上《论语》的精髓你就学到了。所以虽然这本书看起来薄薄的,但是今天我们讲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因为内容真的非常丰富。而且我受益匪浅,我觉得每一句话说得都特别到位,特别有道理。
这14个态度分别是什么呢?第一个态度叫作“仁”。我们知道,孔夫子是最提倡“仁”的人,“仁”这个概念在《论语》当中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但是大家会发现,“仁”是一个很奇怪的概念。为什么呢?
有的时候,孔子会说“仁”很简单,“仁远乎哉”,仁不远哪,“我欲仁,斯仁至矣”,我只要想要“仁”,“仁”立刻就来了。这个话很像佛教里边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成佛难吗?只要你把屠刀放下,那一刻你就成佛了。所以你想要获得“仁”,只要你想要它,“仁”立刻就到了,所以“仁”听起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但是各位想想看,孔子在评价他的学生的时候,别人问他,这个学生怎么样?他说,这个学生很能干,至于是不是“仁”,不好说。那这个学生呢?这个学生很有礼貌,“仁”吗?不知道。这个学生文采很好,但是“仁”吗?不知道。他对所有的学生几乎都不肯给予一个评价,说他就符合“仁”。唯一有一个符合“仁”的人叫颜回。孔子说,颜回能够做到“三月不违仁”,就是他能保持三个月的时间处在“仁”的状态之中,这已经是孔子的最高评价。所以“仁”看起来又是一件很难的事。
那么一个人做到“仁”到底是难还是不难呢?这个话题让我思考了很久。后来突然有一天,我领悟到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好东西其实都是这样的,所有最好的东西其实都是处在难和不难之间的。比如让慧能来说顿悟难不难,对于慧能来讲,顿悟是最轻松的一件事,这是根本没有什么好去计较的事,他不需要向外求持,就能够找到顿悟的感觉。但是对于一个没有感觉的人来讲,会觉得顿悟还不如我考试来得容易呢,我宁愿参加考试,我也找不到顿悟的感觉。
我们做老师经常就像现在这样录像,很多人说,最高的境界是要自然。那我问大家,对着镜头自然地讲话,这事难还是不难?自然其实是最正常的状态,是你最轻松的状态,但问题是,当你要做到这个自然的状态的时候,这是最难的一件事。
佛性也是一样。佛性这个东西本来就一直在你体内,这是你最原始、最本能的东西,哪怕你不是一个人,你都有佛性,所以让佛祖来说,这是最简单的事。但是你要想感受到自己的佛性,把它调动出来,这又是一件最难的事。
所以“仁”就是这样一个高级的东西。“我欲仁,斯仁至矣”,确实是想要它就能够得到它,但是你要想真的在身上“三月不违仁”,就要做到颜回这样的境界。
那么“仁”到底是什么?在整个这本书里边,梁先生说,“仁”是一切的对。就是只要这个事是对的,那么它就符合“仁”的标准。那么什么是对的呢?这里边又有一句特别重要的话,叫“仁”是原来人有的心。
大家知道,《论语》当中的话并不都是孔子说的,甚至有很多根本都不是孔子的学生们说的,是后人添加上去的。所以《论语》当中也有真的有假的,虽然没有《老子》那么多的争论,《老子》里边假的就更多了,《庄子》更是,很多人会附会,古人喜欢冒着古人的名字写假书,然后就说是庄子写的或者老子写的,《论语》当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东西。
梁先生说,怎么分辨一个东西到底是真的《论语》当中的部分,还是后人附会上去的假东西呢?很简单的一点,就是这句话给你的感觉是真真切切、自自然然、活活泼泼的一个人的状态,还是牵强附会的,让你觉得特别别扭,特别板起面孔跟你说话的感觉。所以“仁”就是原来人所有的心,是一个人所能够有的最正常的状态。
比如有一段最有故事性的情节,就是“宰我问三年之丧”。宰我也叫宰予,他是孔子的一个学生。大家都知道“宰予昼寝”这一段,宰予白天听着课突然睡着了,孔子就骂他,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段骂人最凶的话就是骂宰予的。宰予有一天跑来问孔子,父母死了,为什么要守孝三年?三年一过,粮食都换新的了,咱得干事业,得创业,不能够一天到晚守丧,什么事都不干了,社会都停滞了。
我相信大家也很奇怪,为什么古人守孝要守三年?孔子没有板起面孔来教训他,孔子不会跟他讲大道理,不会说什么周公之礼。孔子说,三年的时间里边,你心里会觉得难过。因为“子生三年”,你出生以后,父母要抱你三年,然后“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就是你到了三岁,父母才可以不抱你,在这之前,父母天天要抱着你。所以父母走了以后,人通常有三年的时间吃东西也吃不下,穿好看的衣服也没劲,没有心情去享受这些东西。如果你觉得吃好吃的、穿好看的衣服、去挣钱,你的心安的话,你就可以去做。然后宰予说,我心安呀,没有什么不安的。孔子说,那你如果安的话,你就去做就好了。孔子并没有骂他说,你怎么怎么样。
宰予出去以后,孔子才感叹了一句“宰予何其不仁”,这个就是不“仁”。为什么?他没有一个普通的正常人所应该拥有的那种柔嫩的心。那你说宰予是不是一个正常的人?他是一个正常的人,他的心被生活打磨得麻木了,他的心逐渐变得不“仁”了。各位听过一个词吗?叫“麻木不仁”,就是当我们的心逐渐变得又硬又冷的时候,我们就脱离了“仁”的状态。
而孔夫子是一个始终保持着天真烂漫和一颗柔嫩敏感的心的人,他能够感受到这个世间的亲情,能够感受到美好,能够对其他人保持同情,能够对生活保有热爱,这种赤子之心就是“仁”的状态。所以你说这个状态能不能准确地度量?父母死了一定要难过多少天才算“仁”?这没法度量。
这就是中庸之道,就是你能不能够做到中庸之道。什么叫中庸?中庸的这一头是兽性,兽性就全是本能,做任何事只靠本能来做,没有任何别的想法,没有大脑皮质层。然后中庸的另一头是纯理性,父母死了就埋,没关系,因为纯理性,反正人已经死了,人死不能复生,哭也没用。
所以你发现当你修炼到内心坚硬得像曹操一样可以杀人,可以为了权力做各种各样的事的时候,就到了这个极端。但是如果你根本没有修炼,你像野兽一样,一难过就哭,然后饿了就吃,然后有什么事能救命就做,你又到了另外一个极端。而这两个的中间就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就是“仁”,就是你能够达到一个合适的、活泼的、自然的状态。
那有人说,这太难掌握了。不难掌握,王阳明给了我们一个建议,就是你的良知,你的良知能够感受到这件事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我希望大家可以去体会一下,就是当你做了一件其实不那么合适的事的时候,就算你有无数个理由告诉自己这是可以做的,你的内心也会觉得不安,这种不安的感觉就说明你还有“仁”存在。而如果你内心没有这份不安了,那么对不起,你离“仁”已经很远了。
我们在讲那本《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的时候,曾经提到过这个实验,就是在最后一个阶段,西方人用一个心理学的实验告诉我们,每个人内心其实是可以分辨善恶的,他虽然嘴上可以有很多的狡辩,可以有很多的装饰,但是他内心知道这件事是对还是不对,这就是“仁”的状态。
所以在这里边有几句话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悟人”,就是一个“仁”的人,一个有仁心存在的人,他能够表达对别人的喜好,他能够真心随喜,真的为大家感到高兴,遇到不好的状况,他也可以指出来,他是可以真的表达自己的愤怒的。
孔子最讨厌的一种人叫作“乡愿”。什么叫“乡愿”?就是树叶掉到头上都害怕把头打烂,遇到任何事唯恐避之不及。“乡愿”叫作“德之贼也”,这是孔夫子讲的,“乡愿,德之贼也”。最典型的乡愿就是《雍正王朝》里边的八王爷,他被称作“八贤王”,到处对人都特别好,永远都表示自己特别亲和又善良,然后识大局,但是实际上,他骨子里边是没有“仁”的境界的。所以“唯仁者能好人,能悟人”。
然后第二个叫作“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这句话是我的座右铭。我经常让大家学习什么《非暴力沟通》,让大家学习《关键对话》,让大家学习积极的心态。后来就有人,这些人是以我老婆为代表的,就问我说,凭什么让我老做好人?你为什么让别人都欺负我?让我整天学这个学那个,让我都变得这么好,然后他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我不是吃亏了吗?这时候我就想起这句话,叫“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你不就是想做个好人吗?然后你现在已经得到了,你又怨恨什么呢?所以我觉得这是孔夫子讲的最感人的一句话。
然后还有“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体现了孔夫子对“仁”的喜爱,所以他会说,他不会为了求生去伤害别人,然后他会杀身以成仁,这是那种大丈夫的气概。所以孟子实际上继承了孔子这条体系,就是那种大丈夫气概的体系,杀身成仁的这种感觉。
梁先生这本书给我启发很大的一个地方是他提出的一个概念,叫作“找”。什么叫“找”呢?就是如果你拥有原本活泼的、生活的本质所在,你是不需要向外找的,你每天只要生活在当下,好好地、开心地处理眼下所要处理的事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