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书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主讲人:张泓美
4.8
2021.01.19上新

荐语

很多父母觉得自己很懂孩子,孩子却说家长什么也不懂。矛盾的语言下,暗藏的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疏离。体现在表面上,就是孩子的行为问题,例如叛逆、欺凌、成绩不佳、自我封闭、长不大……家长们往往急于寻求解决方案,却忽视了孩子隐藏在行为之下的内心需求。实际上,良好的关系才是自然管教的前提。先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再管教,教养才能水到渠成。

你将获得

教育孩子,真的有标准答案吗?
如何才能成为孩子的灯塔,让孩子少走弯路?
总是跟孩子起冲突,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为什么明明很关心孩子,孩子却总说“你不懂我”?

主讲人

张泓美
一线明星家庭顾问

精彩选段

每个人都不是孤岛,需要被看见、被连接,尤其是孩子。只有被看见,沟通才成为可能。
..........
在孩子最需要我们的时候,尤为珍贵的就是无条件接受孩子的需求。
..........
只有依恋关系安全稳固了,孩子才会有多余的精力去探索未知世界。
..........
父母面临的真正挑战,是如何帮助孩子真正成熟,而不只是让他们看起来是个成年人。
..........
注:上述页码为句子在实体书中所在的页码。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4个环节共耗时400个小时的精心打磨
崔慧新
策划、责编
杨文文
初审
杨佳
复审
王琳媛
设计指导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思维导图

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大家好,我是张泓美老师,今年是我从事儿童心理学教育的第七年了。今天要给大家带来的这本书,也是我教育生涯当中非常重要的一本书,叫作《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这本书的宗旨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发现,做教育这么多年,家长询问的各种问题,都带着很多的自身条件。打个比方说,孩子到底为什么不爱读书?为什么不爱写作业?为什么不跟我沟通?每个问题背后,都有108个不一样的理由。

 

但如何能够通过个体的理由,去找到一个最终的解决方案呢?其实书中能够给到你的,是分析问题解决方法的底层逻辑。

 

一、父母与孩子的依恋关系

 

01  关系,孩子和父母的心理脐带

 

我们发现,孩子跟家长沟通,永远有一个地方是特别不同频的。就是每当他把他的想法告诉你的时候,你总在认为他说的东西是错的或者是对的。也就是我们养成了习惯,将孩子的表述或者孩子的某个行为,归结于对或者错、可以或不可以、能不能允许,以及我们自己的评判标准。

 

但当我们发现,如果一个孩子背后的逻辑,其实是在向您寻求某一种关系的链接的时候,是不是整个世界会看起来不太一样呢?所以第一章中它讲到,其实您的看见,就等于要给予孩子的回应。

 

回应是整个关系当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环节。打个比方来说,平常我们跟孩子进行沟通,有的时候是等到你有时间,或者你有心情的时候。每当我们回到家,今天真的很累了,孩子又在向你寻求帮助,比如说妈妈我想怎么样,或爸爸今天又怎么了。这时候,一旦你正在忙自己的工作,或眼睛盯在手机上,请问您给予孩子的回应,是他需求的那样吗?基本上来说不是。

 

还有就是有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些个人习惯。比如说我可以一心二用,所以当我在处理手机信息的时候,可以同时去聆听孩子在做什么。但其实对于孩子来说,这时候的回应是得不到满足的,也就是及时的、有效率的、真正给予感情互动的回应并没有。

 

所以真正看见孩子,其实在于我们回应给予得好或不好、及不及时,或有没有真正链接过。所以当家长发现,看见孩子就等于给予孩子及时的反馈和回应,你就会知道孩子为什么时时刻刻都想要向您寻求这种回应了。

 

也就是时不时地,他会跟你互动一下。比如说举个例子,我们会发现,孩子时不时就会过来摸你一下,叫“妈妈”,但其实他也不想干什么。过一会儿他又叫你“妈妈”,但是他也不知道说什么,而这时候其实他是有些东西想表达的。

 

当你跟他关系好的时候,你会有所共鸣。比如说有时候你会猜,说:“宝贝,你现在是不是特别开心,想叫一下妈妈?”孩子会回答:“嗯。”这种就叫作很及时的回应。关系良好与否会决定你的回应效率,也会决定你们之间粘性的互动有多同频。

 

孩子始终把父母当成神一样的存在,但随着时间慢慢地流逝,他会发现这个在心目中像神一样的人,也许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万能,而这种挫败感会使得孩子越来越疏离我们。这是一个让人非常遗憾的事实,但始终存在。我们会发现,如果孩子跟父母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始终会带来行为上的矛盾。

 

我们首先来解释一下。有没有发现,当孩子跟妈妈之间紧密链接的时候,他们之间的沟通会没有任何障碍。即使有的时候他是牙牙学语,有可能他说的话并不像成年人那么有逻辑,但是妈妈总能猜出孩子在说什么。

 

这就是因为这时候,我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而这时候,母亲也时刻能够意识到孩子的需求。所以关系的好坏,其实决定了孩子用什么样的行为来向我们寻求帮助,或用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来向我们展现自己。

 

家长有时候会忽略这些,只会评价。比如说现在孩子开始变得皮了,不好管了,又开始出现什么毛病了。小时候多懂事,多听话,多开心,为什么慢慢展现出来的,都是孩子不再听话了,开始跟你有矛盾了,跟你之间出现沟通问题了呢?其实是因为关系在慢慢疏远。

 

父母和小时候的我们之间,依恋关系是非常亲密的。也就是说,这时候孩子没有什么替代品,当他想要去跟父母进行链接的时候,他的世界里只有父母。长大了之后呢?长大了之后会发现,我们跟朋友之间还有更加好玩的事情,所以对朋友的依恋关系会慢慢地取代掉父母。

 

所以这本书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如果你没有发现你们家的关系缝隙,你就会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下很多的功夫。也就是所谓的你悟不到道,始终在寻找术。那么当你寻找术,你就会发现,每当冒出一个问题,你就想要知道解决问题的这个方案是什么。

 

02  透过问题,看见需求

 

有很多很焦虑的家长,每天给我发信息:“老师,孩子又不写作业了。”“老师,我跟他沟通了,他又不听话了。”“老师我上次明明才跟他达成共识的,我们都设立好规则,他又不遵守了。”

 

我们在寻找各种解决方案的时候,其实是将问题置于一个无法解决的位置。也就是你始终都在选择,始终都在焦虑,始终都不知道未来下一步会怎么做,或即将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而这种亲子教育关系也会让你非常紧张,你会不明白自己下一步究竟应该如何,才能达到你想要的结果。

 

但各位家长知道吗?孩子跟您之间的相处,其实始终没有一个参考标准。也就是说当爱和爱流动的时候,您去给孩子设一个什么样的限制,只是遵从于你如何爱他罢了。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解读文稿
喜欢这本书的人也在听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400001804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

48问化解万千父母养育困惑
播放量209.37万
儿童发展心理学400000058

儿童发展心理学

如何避免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问题?
播放量128.65万
窗边的小豆豆1001

窗边的小豆豆

童年欠你的,你可以自己找回来!
播放量294.40万
由内而外的教养400000471

由内而外的教养

养好孩子,从改变自己开始
播放量149.60万
打开孩子世界的100个问题400135135

打开孩子世界的100个问题

解锁有趣话题,亲子沟通,从尬聊到交心就差这一步!
播放量64.41万
选择帆书的理由
关于帆书
帆书是一个提供书籍精华解读的平台。
优势
实力
10年讲书历史,6500万书友信赖
省时
45分钟听懂一本好书
专业
各领域权威人士担任讲书人
丰富
超800本好书,覆盖心灵成长、亲子家庭、人文历史、职场生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