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广告说服力》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讲书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樊登:各位好,今天我为大家选了一本特别难讲的书,叫作《广告说服力》。为什么难讲呢?你看,它很厚,是一本大部头的教材。那我为什么要选它呢?因为我觉得这本书简直就是一部赚钱宝典,它集合了很多赚钱的方法,除了广告之外,还写了很多公关的手段等等。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非常资深的沃顿商学院的营销学教授,我读完以后觉得收获真的很大。现在很多人都要创业,我希望大家都能学一点赚钱的本领。但我确实把握不了这么厚的一本书,所以我请到了一位专业人士——我的好朋友于志凌老师。欢迎您,志凌老师。志凌老师在大学里教广告学,您读完了这本书以后有什么感受?
于志凌:我觉得它几乎把广告领域里所有的干货都讲了一遍,确实是一本干货满满的书。但它的问题也在于干货太多了,如果读者是广告小白,他会觉得很难理解。而且这本书里有近200个工具,读者也不知道应该学哪个,就会陷入一种选择困难的状态。但这本书真的值得收藏。
樊登:所以今天要帮大家提纲挈领地把这本书最核心的部分讲出来。如果大家没时间把这195种工具全都搞明白的话,至少可以把其中最重要的工具搞清楚。您赶紧跟大家讲讲这本书的脉络吧。
于志凌:对。您说过讲书人就像一个导游,他要带着大家先纵览一下全局的情况。那我先介绍一下这本书总体的逻辑。首先它大致讲了我们为什么要学广告学。我把它相对通俗易懂地翻译给大家。
第一,广告让我们和那些遥远的、未知的产品建立了连接,否则我们是不会知道那些产品的。你为什么卖不掉产品?因为你没有说服你的顾客。如果你的广告没有说服力的话,你在这个领域中无论做得多好,只要对方不知道,你依然处在信息的孤岛。
第二,生活中处处皆广告。可以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你给孩子设计一条广告语,让你的孩子把你“剁手”购物的劲头用在学习上,你想想那场面有多么梦幻!所以,这本书里几乎所有的原理,你都可以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进行应用。
樊登:即使你不创业,如果你能使用书里说服别人的方法来说服自己的家人去学习,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于志凌:是的。我们在跟亲友、上司的沟通过程中,都会用到广告学。所以大家一定要学广告学。
樊登: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广告很重要,跟每个人都有关。
于志凌:对。这本书总体分这样几个大的部分。首先,它讲了最基础的广告的条件。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广告的目标、广告的目标客户群体,也就是目标市场。还有就是产品。如果没有这些条件,你的广告就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
下一部分是讲战略。就像我们打造一个明星,总得给他一些定位,要么是绅士型的,要么是牛仔型的,总要有所选择。广告也有自己的基本战略,书里把战略分为四个部分:信息、情感、单纯曝光、影响。
为了便于大家记忆,我再把它们总结成三大类型。比如我把信息总结为理性型,就是你给你的受众提供相应的产品利益和准确的产品信息,解决他功能上的需求。就像你讲的《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里说,信息刺激的是人的大脑皮层,属于逻辑和理性的部分。
然后还有情感的部分。我们知道,情感对人来说很重要。就算是天子,也是“爱江山,更爱美人”。情感刺激的是大脑的边缘体系。有时候你的产品在功能上和别的产品没有太多差异,比如这个杯子就是装水的,功能上和别的杯子没什么差异,但是我用樊登读书的杯子,就感觉有一种书卷气。这是我情感上的诉求,我觉得我离书香门第又近了一步。再比如我用星巴克的杯子,我会有商务休闲的感觉。当你把情感价值赋予功能上没有很多差异的产品,你就赢了。
第三个我称之为魔性。情感主理的是感性的这一部分,魔性刺激的是你的本能。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看到很多人在排队买东西,你不由自主地就想去排,不排就难受。排队既不给你任何功能上的价值,也不给你任何情感上的慰藉,但你就是要去,你忍不住,这就是魔性的感觉。
樊登:作者写这本书有一个特点,就是他参考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尤其是人类学、心理学这方面的研究。每一个广告建议的背后都有一个科学的分析,来验证这种广告方法是有效的。比如排队给人带来的魔性的感觉,它背后的科学原理就来自西奥迪尼(美国说服术与影响力研究专家)写的《影响力》。很多中国的企业在争什么呢?争谁是市场拥有量最多的人。其实就是因为人们会有这种从众的心理,这是从原始社会留下来的本能。这就是您说的那种魔性的感觉。
于志凌:是的,人们并不认为它对自己有什么功能上的改变,也不认为自己在情感上获得了什么价值,但是自己不由自主地就被驱动了,就会去做这件事,类似的还有很多工具。
我把战略分为这三个部分,如果你本事很大,能把这几种方法都用上,那你就是土豪级别的,你得有很强的设计团队。如果你觉得自己驾驭不了,可能就会选择其中一种,然后进行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