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书
战安庆
战安庆
主讲人:樊登
4.9
2024.01.06上新
荐语
人到中年,诸种危机纷至而来,或遭事业瓶颈,或逢同僚嫉妒,或遇上司猜忌。有人选择明哲保身,有人撞得头破血流,有人难免顾此失彼。最后或扼腕叹息,或壮志难酬,或闭口不言,一个个只得将理想埋葬于岁月之中。 这不仅是每个普通人会面临的困境,也是被誉为“古今第一完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文正公曾国藩感到痛苦和愤怒的难题。因遭皇帝弃用,他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己一手辛苦建立的湘军,回家赋闲。可他不仅没有从此一蹶不振,反而走进了知行合一的新境界,被后世看作符合“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标准的“半个圣人”。 打开本期新书,为你还原曾国藩那段最艰难的时光,看他如何用谦虚自省的心态,战胜中年危机,走向完满的人生境界。
你将获得
一介书生如何打造清末精锐军团?
半圣人曾国藩怎样度过中年危机?
太平天国和清王朝如何殊死搏斗?
作者简介
周禄丰
作家
湖湘士子,耕耘杏坛,酷爱湖湘文化,著有《通天血路:太平天国往事》《战安庆:曾国藩的中年突围》。
精彩选段
曾国藩创立的湘军,在训练上,已达到近代军队一日一操的标准,再辅以古代军队罕见的思想教育,士兵的水准大幅度提升。湘军军官和近代军官一样,有思想觉悟,有献身精神,知为何而战,接近近代军官团的要求。
..........
第157页
所谓中年危机,无非就是人到中年因事业无成而产生的焦虑和惶恐,一旦跳出功名利禄的圈子,从宇宙的维度来看待世事,以恬淡冲融的态度来重新看待人生,危机带来的抑郁也就消泯了。
..........
第195页
理学空疏不实的弊端,被曾国藩以极高的悟性突破了。从某种程度上讲,他这种实证思想具有的革命性,还要超过朱熹和王阳明。曾国藩之所以没有在思想史上获得和朱、王一样的地位,是因为这种实证思想在近代西方早已成熟,很快就被成体系地引进中国了。
..........
第197页
注:上述页码为句子在实体书中所在的页码。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共计270个小时的精心打磨
田梦瑶
责编
海丽玮
校对
邵慧平
审核
钱赵力
终审
张玥
审读
徐凯
设计指导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思维导图
读完本文约需6分钟

以下为《战安庆》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讲书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人生如海,好书是帆。各位好,今天我们要讲一本让我读后大呼过瘾的好书,叫作《战安庆》,它的副标题是“曾国藩的中年突围”。大家说我们讲过一本关于曾国藩的书了,就是《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那本书是比较概括地写了曾国藩的一生,而今天这本书则聚焦于曾国藩人生当中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就是从开始练湘军到最后打下安庆这一段极其困难的时期。

作者用“放大镜”放大了曾国藩在这个过程当中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细节,让我们能够对曾国藩有进一步的了解。曾国藩这个人真的值得一读再读,因为他总是能够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很多激励和启发。他在那个时候完成的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最初咸丰皇帝让曾国藩办团练的时候,对这件事没有太大的指望。但是没想到,最后竟然就是靠团练组建的湘军打败了太平天国。

这本书里边有一个观点特别让我佩服,曾国藩之所以能够打赢这场战争,是因为曾国藩是一个“穿越者”。曾国藩没打过仗,他是一个纯粹的书生,为什么能够越打越厉害,使湘军的战斗力如此之强?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曾国藩带着现代的思想打古代的仗。曾国藩在跟着老师学考据学的时候,最大的一个收获是什么?大家知道,考据这种事情必须“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它跟过去的孔孟理学是不一样的。理学(包括心学)不讲究证据,讲究体悟,但是考据学讲究的是证据。曾国藩在研究考据学的过程当中,养成了接近现代的学术思维方式。这使曾国藩明白,过去的兵书只能参考,不可过分当真。他的办法是打一仗赶紧总结,这就是一个不断地自我学习、循环迭代经验的过程。

那我们从头来讲这个故事,首先是曾国藩书生从戎。咸丰二年七月廿五日(1852年9月8日),曾国藩赴江西主持乡试,在安徽太湖县接到了母丧的消息。根据古代的规定,母丧,官员应该回家丁忧。所以一个月以后,曾国藩回到了湘乡县荷塘镇白杨坪老屋。咸丰二年十二月十三日(1853年1月21日),曾国藩收到了皇帝的圣旨,让他以“在籍大臣”身份,帮同湖南巡抚办理本省团练。这并不是一个官职的任命,只是为了减少匪源。

当时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因此太平天国一号召,说“我们造反了”“我们都是兄弟”“一起信上帝”,大量的老百姓就加入叛乱的队伍当中。所以,清王朝和太平天国的兵力对比是非常悬殊的。于是皇帝说你们这些官绅别闲着,你们办点团练,把这些老百姓团结在一块儿,维护乡里的和平,至少能够减少匪患。曾国藩一开始不以为意,他觉得太平军成不了气候,等看到太平军攻克武昌、湖北巡抚兵败自尽、湖北提督被杀时,他才开始紧张,明白这个匪患闹大了。最开始的团练部队,一共就是一千精锐,曾国藩就从这里起家。“一朝心定,就当仁不让、百折不挠。他与郭嵩焘一同起身,在湘乡县城会合了朱孙诒、罗泽南、王錱(zhēn),点齐一千精锐团练奔赴省城。”这一千精兵就是湘军的开始。

曾国藩到了省城以后,因为没有正式的官职,他就给自己立了一块牌子,叫作“湖南审案局”(我们在《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讲过)。曾国藩认为时局之所以乱,是因为有很多“当审不审之案”,就是很多案子放着不管,官方没有作为,所以有很多“应办不办之案”和“当杀不杀之人”。所以,他决定自己弄个小法庭开始审案。这个审案局在数月间杀了两百多人,要么直接杀死,要么乱棍打死,手段都比较残酷。他主要杀的是乱民,还有给这些乱民提供乱因的人。因此,人们给曾国藩起了一个外号叫“曾剃头”。曾剃头这个外号,不是因为后来曾国藩打太平天国,而是因为他在湖南审案局的时候杀人太多。曾国藩这样做的理论是什么呢?你看到火就会感觉很危险,烧得熊熊烈火,但你平常听说被火烧死的人少;水看起来很柔和,没什么危害,但是被水淹死的人很多。因为老百姓觉得水不可怕,反而容易被水淹死。因此政府应该“火烈民畏”,让老百姓知道犯法是要杀头的。

曾国藩练兵的钱从哪儿来呢?上面不批钱,他也没有官职。曾国藩的办法就是士绅包税和劝捐。就是让有钱人捐钱,不捐就勒捐,甚至把有钱人的家人绑来逼他们捐钱,总之一定要把这个钱收上来,用于组建湘军。所以,曾国藩在当时被叫作“官场野蛮人”。在曾国藩那个时期,官场流行的是什么?就是“多磕头、少说话”。到了晚清的时候,官场效率确实已经极其低下。这里边有几个例子特别有意思。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解读文稿
喜欢这本书的人也在听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人生五堑,曾国藩如何“脱胎换骨”——可复制的自我成长
播放量2772.28万
洪业
洪业
从森林走出的部落,如何建立近300年洪业?
播放量559.19万
我的前半生
我的前半生
从皇帝到公民,清朝末帝溥仪传奇一生
播放量777.64万
万历传
万历传
20多年不上朝,万历真的是昏君吗?
播放量974.63万
崇祯传
崇祯传
还原崇祯极富争议的一生
播放量1013.39万
选择帆书的理由
关于帆书
帆书是一个提供书籍精华解读的平台。
优势
实力
10年讲书历史,6500万书友信赖
省时
45分钟听懂一本好书
专业
各领域权威人士担任讲书人
丰富
超800本好书,覆盖心灵成长、亲子家庭、人文历史、职场生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