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欺凌的游戏
荐语
你将获得
作者简介
精彩选段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破解欺凌的游戏》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讲书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各位好,今天我们讲一本非常重要的书,叫作《破解欺凌的游戏》。我一开始对这本书产生了误判: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看到它这个封面,会觉得这是一本教小孩子应对校园霸凌或者校园欺凌的书。但是读完了以后,我才认识到这本书最重要的读者是我们每一个成年人。为什么呢?因为这本书教会我们的是如何从容地应对他人的冒犯。就是当你的人格真正成熟了以后,你才能够熟练地使用这本书里边提到的各种各样的技能。
【被人造谣怎么办?】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你们单位里边有人在背后传你的谣言、说你的坏话,说你怎么怎么样,说了一大堆很难听的。然后有一个朋友走到你面前跟你讲:“你知道吗,人家都说你……”面对谣言的时候,我们一般会有什么反应?绝大多数的成年人的反应是生气,甚至破口大骂,或者说没有这回事,求别人不要再乱说了。这些方法都无法抑制谣言传播,反而可能会让这个谣言越传越厉害。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一个万能答案,你要问他:“你信吗?”当对方说你的谣言的时候,你就说:“你信吗?”如果他一愣,说:“我不信。”“不信就好啦,谢谢你!”那如果对方说:“我觉得万一是真的呢?有没有可能呢?”那你可以告诉他:“你有信的权利,你愿意信就可以信,但我告诉你,这不是真的,但我也不想解释。”谣言会止于此。当你把冷静、理智、不生气作为一种反馈的时候,谣言才会停止;反过来,你越使劲,这个问题就会变得越严重。
【终止欺凌的关键是什么?】
比如说我骂你,你哭,这个游戏我就赢了;我骂你,你跑着去告老师,“这个小气鬼去告老师了”,你看,我赢了,我们就可以孤立他;我骂你,你难过;我骂你,你躲起来;我骂你,你不敢来上学,我都赢了。欺凌者要的就是反应。
欺凌存在的唯一原因是“行得通”。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可能被攻击,但是在有的人身上行得通,在有的人身上行不通。当他发现在你身上行不通的时候,他就不再玩这个游戏了。而如果你反应很大,总是哭哭啼啼,总是找老师,总是生气、发飙、一点就着,那他会觉得“这个人太好玩了,以后就搞他”,所以你会成为欺凌的对象。让这件事行不通,才是我们赢得这个游戏的方法。
【千万别教孩子“打回去”!】
经常会有很多人教这些孩子:“打回去!为什么光欺负你?你怎么这么笨?”各位,这是对于孩子最糟糕的建议之一。因为当家长说这句话的时候,内心当中充满的是恐惧——家长将自己的恐惧放大了,所以他现在责怪的是这个被欺负的孩子,说“你为什么不打回去”。如果我们简单地让一个孩子打回去,只会使这件事情更加复杂,甚至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而且最重要的事是,你并没有教会这个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生活当中的矛盾。难道等这个孩子长大了以后,在单位里边听见有人说他坏话,他就打回去吗?这是不现实的,是一个很糟糕的建议。
【记住,这里没有受害者】
这里边有几个理念要强调一下。第一个,在欺凌的处理过程当中没有受害者,也没有无助者。我们首先不能够把这个被推了一下或者被起了外号的孩子称作受害者,因为一旦有了受害者心态,他就失去了能力。他并不是无助的,他只是在生活当中遇到了一点挑战,而这个挑战很有可能给他带来朋友,很有可能让他的社交能力变强,这才是处理这个问题真正的出发点。然后不需要暴力,我们也能够在这个游戏当中赢。很多小孩子被父母教训:你得打回去才能赢。实际上打回去就输了,因为如果打回去,你就变成了暴力分子,你就变成了那个糟糕的、欺负人的人,你成了你心中讨厌的那个人。这是输,不是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