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帮孩子摆脱焦虑》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讲书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各位好,今天我们讲的这本书叫作《帮孩子摆脱焦虑》。我那天在直播的时候预告了一下,就有很多家长不停地问怎么才能够听到这本书。以前也总有很多家长问我“孩子很焦虑应该怎么办”,比较保险的答案是去看医生。因为建议一个家长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是不会犯错的建议,但是这本书里作者的一句话打动了我,她说她要写这么一本自助书,来教家长扮演心理医生的角色,解决孩子焦虑的问题,是因为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条件去看心理医生,甚至看心理医生这件事,会给很多家庭带来更大的负担,会让他们更加焦虑。这句话让我觉得作者蛮替大家考虑的,所以我就讲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核心就是要解决孩子的焦虑问题。现在焦虑的小孩子越来越多,那么孩子焦虑这件事的本质是什么?作者说:“从本质上来说是这样的:为什么孩子无法理性地对待事物?为什么他意识不到事情根本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糟糕?换句话说,为什么他认识不到自己的恐惧其实毫无根据,或者被严重放大了?在这本书中,我将尽力回答这些问题。”
大人的焦虑中饱含着非理性,而小孩子非理性的程度可能更大。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告诉孩子:你这样想是不对的,没有那么可怕,在课堂上发言没有那么吓人,你答错了也没关系……这种话是没法帮孩子缓解焦虑的。我们要让他认识到非理性,然后才能够想办法解决它。
焦虑的信号有哪些?明显的焦虑信号有:第一个,身体上的痛苦,他经常颤(chàn)抖、哭泣、呼吸急促、大声尖叫。第二个,他有逃离和逃避的行为。第三个,对焦虑的直接陈述,比如说“我特别担心今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房子烧着了”,有很多小孩子会有这种莫名的担心。第四个,表达恐惧的直接提问,比如妈妈要出门,孩子会问:“如果你出去了发生车祸怎么办?”孩子可能因为看了电视或者听别人讲过这样的事而产生担心。第五个,拒绝从事导致痛苦的活动。第六个,与自己害怕的事物接触,会感到极端的痛苦。比如,有的孩子害怕小动物,有的孩子害怕坐飞机,有的孩子害怕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第七个,拒绝独处或者父母某一方的缺席。如果爸妈不在家,孩子就会焦虑、痛苦。以上是非常明显的焦虑信号。
不明显的焦虑信号包括:黏人的行为,就是过度黏人;易怒;回避行为,有一些事他就是绕开不做;对身体疾病的抱怨;一再寻求保证的行为;喜欢争辩的行为;不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行为;极端的害羞和敏感;容易分心;相对同龄人而言,行动迟缓,爱拖延;过于谨慎,优柔寡断;过于严苛和敏感;入睡困难;有比较强的攻击行为。平时我们看到这些行为,会觉得这个孩子可能性格不好,或者这个孩子有点急躁。实际上,作者说这些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他内心的焦虑,他有着不明显的焦虑信号。
关于焦虑,2016年美国焦虑症和抑郁症协会做过一个统计:在美国,有1/8的小孩有焦虑的情况。而且这个症状低龄化到什么程度呢?在孩子四五岁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出现普遍的焦虑状况:简单地总结,他会身心疲惫、意志消沉。你发现他不是阳光开朗、健康的一个小孩子,他身心疲惫、意志消沉,好像心事重重。而如果你放任他不管,你说焦虑一点儿没关系,自己小时候也会有很多烦心事,有可能会导致孩子抑郁和绝望,下一步可能会更加严重。当然也有孩子慢慢地长大就变好了,但是父母需要了解这个知识,适当地给予干预是一种有效的关爱。
那么焦虑原因是什么?首先是家族遗传,抑郁和焦虑可能是遗传的结果。第二个是处于焦虑状态的大脑机制,用一句话讲就是“杏仁核过度活跃”。咱们的书友肯定理解什么叫杏仁核(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和调节情绪,控制学习和记忆的脑部组织)。当一个人每天生活在高压之下的时候,他的头脑当中最活跃的不是前半部分的前额叶皮质(脑部的命令和控制中心,决策和自控等较高层次思考就在这里进行),而是后半部分的杏仁核。杏仁核过度活跃的原因是长期过大的生活压力。
焦虑作用的机制有三个特点。第一个是时缺时圆,状态一会儿好,一会儿不好,起起落落。第二个是倾向于把安全的环境解释为危险的环境。这件事本身没有那么严重,比如说出门坐飞机,但是焦虑的人会紧张,不敢去坐飞机。第三个是无法从经验中学习。我们觉得焦虑是因为不会,多做几次,慢慢就会好了。但是如果一个人已经进入了焦虑的状况,焦虑的症状只会让他更加焦虑,而不会让他越来越好,他这时候需要的是别人的帮助和干预。
在做心理帮助之前,一定要做一个简单的诊断,我们可以评估一下孩子的焦虑状况。书中有一个问卷,我简单地念一遍,如果你的孩子有这个状况,你就回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