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书
四大圣哲

四大圣哲

主讲人:樊登
4.9
2025.02.08上新

荐语

数千年的人类文明进程中,往圣先贤数不胜数,为何这四个人被称为“四大圣哲”?饮下毒酒的苏格拉底、放弃王子之位的佛陀、周游列国的孔子、复生的耶稣,《四大圣哲》将带你走近这些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灵魂。 德国哲学家、“轴心时代”提出者雅斯贝尔斯将带领我们从“人”的角度认识四哲,探索他们如何看待生命的意义,又是怎样击破虚无、困顿、生死、人性的枷锁。这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一把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它将引领你思考生命的本质,在纷繁复杂的当下,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坐标。

你将获得

名著名译,再现圣哲超凡入圣之路
剖析圣哲的智慧,抵达哲学之核心
直面人生终极问题,寻找自己的答案

作者简介

[德] 卡尔·雅斯贝尔斯
德国哲学家
精神病学家
曾提出“轴心时代”一说,认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突破时期,世界上主要的宗教和哲学都在这一阶段发展起来。

精彩选段

人的自我只能存在于那属于“真”与“善”的知识中,所以一个人若想真正成为自我,就须正视这些思考,并且心无旁骛地追随真理的指引。
..........
第7页
但是在佛陀看来,征服及统治世界,并非圆满无上的意志。圆满无上的意志应见诸个人征服自我,不做自身之奴隶,亦不做俗世之臣属。“能够征服我执我慢,才真正是无上喜悦。”
..........
第81页
人可以自作主宰的是他自己的心灵。处境的顺逆不足以作为判断一个人价值的标准。外在的逆境并非总是恶事——它也可能形成“试炼”。人不应该陷于失望的深渊,即使处在最艰难的情况下,也要保持希望。
..........
第149页
注:上述页码为句子在实体书中所在的页码。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共计251小时的精心打磨
王丽婷
责编
桑云婷
校对
邵慧平
审核
钱赵力
终审
张玥
审读
陈凤
设计指导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思维导图
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四大圣哲》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讲书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今天我们讲一本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名著,叫作《四大圣哲》。这本书的译者是著名的傅佩荣教授。傅佩荣教授翻译这本书下了很大的功夫。他说,如果有人问他,影响他最深的是哪一本书,他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四大圣哲》这本书。而且他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每翻译完一个圣哲相关的内容,他都要休息很长时间才能够从书的内容中走出来。这足以证明这四大圣哲对于傅佩荣教授的精神有多大的震撼和冲击。

哪四个人可以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的四大圣哲呢?大家可能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候选人,这本书选择的四个人是苏格拉底、佛陀、孔子和耶稣。

【哲学从哪儿开始产生的?】

那他是怎么展开追问的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苏格拉底问一个人:“什么是勇敢?”这个人回答说:“勇敢就是在战场上不要怕死,迎难而上。”苏格拉底接着问:“好,那么如果一个人看到自己的长官决策失误,他告诉长官不要这样做,这算不算勇敢?”这个人说:“这也算勇敢。”苏格拉底追问:“他没有迎难而上,为什么也算勇敢?”这个人回答:“那是因为违背长官的意志也可能会被杀,也要面临死亡的威胁,所以这也算是一种勇敢。”苏格拉底问:“那么你是说,只要是面对死亡的威胁还能够继续前行的,就算是勇敢吗?那我问你,如果一个人为了坚持真理而苟活,算不算勇敢?”

以上是我的演绎和解释。关于道德、勇敢、善良、奉献、虔诚等各种各样最基本的哲学概念,苏格拉底就是通过这样不断地追问、反复地盘问来深入探讨。有时候这会让对方愤怒。有的人会说:“我不跟你说了,你胡搅蛮缠!”但是通过这样的追问,人们往往最终能够找到一些真理的影子。所以他说,“这正是哲学之始”。

【为什么有的感受无法用语言表达?】

鲁迅先生说,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很多人觉得听不懂这句话,但实际上,这和佛陀在《金刚经》里多次陈述的“我什么都没有说”“我无一法可说”一样。为什么呢?一旦你要用语言把一个道理表述出来,那它就一定到了逻辑的层面,而逻辑的层面是无法理解超越的境界的。只有在语言没有参与的时候,你才能够体会到这种超越的境界。这就是有趣的地方。很多老师都希望通过语言来传递知识和境界,但实际上语言能够起到的作用有限,充其量就是个引子,最后学生能不能够感受到那个境界,就要看他自己的体悟。因为逻辑是没法表达超越的状态的。

【孔子一辈子都在追求的人生境界】

孔子把自己的所有智慧一以贯之,告诉曾子“吾道一以贯之”。所有人都在猜测,这个“一以贯之”中的“一”到底是什么。我认为,肯定不是曾子所说的忠恕,忠恕只是外在表象。对这个问题,很多人有不同的说法,我个人比较认同的说法是孔子强调“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他这个“一”就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始终努力去做最佳的调整,而不是每天怨天尤人。所以孔子说自己“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这是孔子对自我的评价。

我们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呢?为什么这四个人应该被大家知道呢?甚至这书里还有这么多含混不清、模糊的东西。作者说:“任何形象皆不可能绝对真确。最主要的是,塑造的原则是很容易提出来的,而到了具体实施层面永远无法做到十全十美。”大家觉得我们脑海中的孔子是孔子真实的样子吗?这绝对不可能。因为孔子跟我们隔着两千五百多年,经过了那么多人的诠释,我们只能够凭感觉去猜测。所以孔子只有一个,但是每个人心中所映射出来的孔子却有千千万万个。苏格拉底也一样,佛陀也一样,耶稣可能也一样。

这本书的意义在于,这四大圣哲能够让我们超越现实生活,去思考作为一个人可以思考的最终极的那些问题。“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解读文稿
喜欢这本书的人也在听
孔子传200000086

孔子传

不了解孔子,你会错过什么
播放量2710.20万
中国儒学三千年400017505

中国儒学三千年

俯瞰3000年儒学史,读懂中华文明之根
播放量1303.06万
古希腊文明的光芒400000994

古希腊文明的光芒

带你重新认识古希腊众神与哲人
播放量1201.93万
生活的哲学575

生活的哲学

在12位杰出哲学家的指引下,发现生活之本,遇见人生之美
播放量1685.88万
悉达多400033419

悉达多

诺奖得主赫尔曼·黑塞的心灵平静之书
播放量1113.10万
选择帆书的理由
关于帆书
帆书是一个提供书籍精华解读的平台。
优势
实力
10年讲书历史,6500万书友信赖
省时
45分钟听懂一本好书
专业
各领域权威人士担任讲书人
丰富
超800本好书,覆盖心灵成长、亲子家庭、人文历史、职场生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