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糖革命





荐语
你将获得



主讲人

精彩选段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读完本文约需7分钟
以下为《控糖革命》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大家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尹烨。今天给大家聊一本书,叫《控糖革命》。它会告诉你怎么吃糖才更健康。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突然就从集体营养不足变成了营养过剩。大家现在一听到糖都很害怕。糖本来是生命的能量之源,现在却变成了代谢性疾病的罪魁祸首。我们不用说多,就说糖尿病。讲这本书之前,请大家一起来猜一下,我们国家的糖尿病患病率是多少?5%?10%?还能更高吗?
确实更高。准确的数据在国际权威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2013年到2018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从10.9%提高到了12.4%。而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发病前的过渡阶段,是在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高血糖状态)患病率也在增高,2018年达到了38.1%。最要命的是,这个发病年龄还在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这还是2018年的数据,现在恐怕它可能已经更高了。
所以现在很多人都谈“糖”色变,关于糖的危害的各种言论也充斥着网络。有的人看到网上说糖分是导致衰老的元凶,所以为了保持年轻甚至颜值,都开始戒糖。但不吃糖就健康了吗?我们对糖有太多的困扰和误解了。如果您对关于糖的问题感兴趣,就请您听一听我今天解读的这本书,《控糖革命》。作者杰西·安佐斯佩是一名法国的生物化学家,也是营养学专家。这本书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不是简单地解答你关于糖的各种疑惑,告诉你应该怎样科学地吃糖、控糖。它还有一个非常刷新大家认知,而且大家听了会很开心的观点——调整一下进食的顺序,在合适的时候吃糖,就可以平抑血糖的波动,你的吸收变得更加可控,身材也可能变得更好。听上去很神奇吧。
这本书里还有一个更让大家意想不到的观点,那就是作者认为,血糖高低不仅仅只影响身材和体重,它还会表现在其他一些看似不相关的方面。比如说你的精气神,这也会受血糖水平的影响。有没有感觉早上起不来床?一到下午就犯困?你以为是你前一天晚上没睡好觉吗?有没有想过,这可能跟你的血糖水平相关呢?你错误的吃糖方式竟然会导致你精神萎靡?
除了这些新颖的观点,这本书最好的一点是,它会给出很多非常实用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建议,不是光吓唬你,关键是我该怎么办?这本书会帮助大家过上更健康的生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书中的内容。
为什么我们离不开糖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为什么生物包括人类都离不开糖呢?尽管我们一直在说戒糖、糖尿病,好像糖就是万恶之源。但真相是,人类是从工业革命以后,也就是我们有了现代化的食品工业以后,才有机会摄入大量的糖分。工业革命从1776年瓦特改良蒸汽机算起,也不过200多年的时间。在此之前,人类在几百万年的演化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缺糖的状态,饿得不行了。
自然界当中,你想拿到纯度较高的糖是非常难的,不是吗?蜂蜜,糖分很高,但你得承受蜜蜂可能会蜇你的风险;水果,我们吃的那些自然界的野果(不说人工培育改良后的)哪一个特别甜?自然界当中有多少食物的含糖量能抵得过一杯奶茶?其实很少的。
所以包括人类在内,绝大部分动物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都养成了嗜糖的本能,基因里喜欢吃糖。甚至大脑还为此形成了一套奖赏机制,让我们一吃糖就高兴,因为吃糖会分泌多巴胺。这其实是人类在过去缺糖的条件下所演化出来的一个特性。不光是人类需要糖,所有生物都需要糖。糖分解后会变成葡萄糖,葡萄糖是为动植物提供能量的基础物质,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它是生命之源。
葡萄糖其实进入到我们血液里之后就叫血糖。游离状态的葡萄糖很难储存,因为它几乎能溶解在周围的任何物质里面,存不下来。怎么办?植物用了一种特殊的办法,通过一种酶,把葡萄糖一段一段地接起来,聚合成淀粉,淀粉能存下来,植物就把淀粉当成它的备用粮。我们今天吃的很多主食,像大米、玉米、土豆、黄豆,这些为什么能让你充饥?就是因为它们含有比较多的淀粉。
除了可以把葡萄糖变成淀粉之外,植物还可以把一部分葡萄糖通过转化,变成另外一种糖,叫作果糖。果糖比葡萄糖更甜,我们吃水果的时候吃到的甜味,很多就是由果糖带来的。果糖算是最甜的一种单糖了,甜度大约是葡萄糖的2.3倍。
除了淀粉和果糖之外,植物还有第三种储存葡萄糖的方式,叫作蔗糖。蔗糖是怎么来的?一个葡萄糖,一个果糖,两个分子结合而成的。你可以把蔗糖想象成一个压缩包,里面一半是果糖,一半是葡萄糖。这种存储方式对于植物来说是更节约空间的。
但蔗糖这种存储方式最终却让人类捡了便宜。人类发现,一旦有了现代化机器以后,蔗糖实在是太好提取了。我们前面说了,葡萄糖几乎溶于任何物质,所以直接提取葡萄糖的成本太高了。但蔗糖却比较稳定,人们可以通过非常简单的物理方式就把它提出来。甘蔗当中的蔗糖含量可以高达15%到20%,只要把甘蔗切碎、研磨、稀释、脱水,就能做出蔗糖。大家现在吃的甜品、饼干、饮料当中都含有大量蔗糖。其实你想一想,黑奴贸易时代,很多非洲人被运到美洲,去干吗?种甘蔗,就是为了要获得蔗糖。
这就是关于糖过去的一段历史,我们简单科普了一下糖的几种形态和产物: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还有植物当中的纤维(植物当中很多成分都是纤维,它由葡萄糖形成,纤维能构建植物的茎、枝、叶),这三类东西合在一起,统称为碳水化合物。
把这些都聊明白了,我们再往下去讲怎么控糖,你就能更好地把后面的知识点都理解透彻。我们先说什么是做不到的,那就是戒糖。完全戒糖,既不可取也做不到,因为首先,人类需要能量,绝大部分能量都来自葡萄糖。其次,科技进步不可避免地改变了我们的饮食习惯。你想一想,人类学会用火以后才开始吃熟食,在这之前我们也是茹毛饮血,吃生的。而从史前时代,人类只能吃到应季的、富含纤维的,也没有那么甜的水果,到19世纪能吃到极少的蔗糖,再到今天,一个人一年消费40斤蔗糖,我们摄取糖分的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最后一点就是,控糖得讲方法,这不是一个光靠意志力就能成功的事情。对人类来讲,控糖的需求是最近200年才出现的,但是人类嗜糖的生理需求已经演化了至少200多万年。靠我们200年的意志力去对抗至少200万年的本能,肯定是难以做到的。在现代社会,我们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食物丰富度和糖分诱惑。所以我们今天讲的不是戒糖,而是要从本能的嗜糖转向有技巧的、科学的控糖。不能多吃,但要吃得聪明。这就是通过这本书我想阐述的意义。





